返回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0章 好一个先礼后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思啊父皇!” 宋桓下意识地张口道。 只是这话说完,宋桓就多少有点后悔了。 跟宋德有关的误会还不知有没有彻底解除,眼下自己又如此疾声厉色,否决了梁帝的话。 这不是上赶着要让梁帝心里不高兴么? 若是换成其他皇子,此刻为了讨梁帝的欢心,必定会对梁帝所说的话百依百顺,根本就顾不了别的。 但,违心的事、违心的话,宋桓却做不出来、说不出口! 更何况梁帝又不是什么昏君,一番解释过后,他一定会明白自己的初衷。 梁帝正在气头上,没想到宋桓竟然会阻拦自己,不觉更加气恼。 “为何?!” 宋桓苦口婆心道:“如今四海太平,我大梁刚刚结束与北元的十年之战,又平定了梁州的马匪。” “可以说,这样的太平,是格外来之不易的。” “若是在此刻向安宁县发难,那岂不是再起战事?” “而且儿臣听说,安宁当地人虽占山为王,但并未迫害过往路人,只是自成体系而已。” “而且儿臣让丞相查过,当地百姓除了不愿修建茶马司外,其他一切都还算配合。” “每年的赋税、交粮等等,也从未断过。” “甚至当初,当地还有不少百姓选择参军,对抗北元!” “若只是因为茶马司的问题,就对其大动干戈,只怕并不是善举啊……” 梁帝冷哼:“善举?” “朕是大梁的皇帝,朕的职责,便是让大梁四海平定,一统九州!” “如今安定县拒不与朝廷合作,这和自立门户有什么区别?” “朕若是放任其不管,才叫真正的不作为!” 见梁帝情绪激动,宋桓赶忙解释道:“父皇,您误会儿臣的意思了!” “儿臣只是劝您别急在一时,并不是希望您放任不管的意思。” “有句话说得好,先礼后兵!” “安宁镇的问题,只是当地府衙派人去问了两次话。” “具体情况,您也未可知!” “若只是因为当地府衙的几句推托之言,您就征兵讨伐,未免太过草率。” “再说,眼下正值隆冬季节,雪灾、旱灾都花了不少银子。” “若是要向安宁镇出兵,少不了又是一大笔支出。” “到时候国库捉襟见肘,情况可就不妙了!” 听宋桓一番分析确实言之有理,梁帝也逐渐没了刚才的激动怒火。 “那照你说,这事应该怎么办?” 宋桓道:“儿臣先前和丞相大人讨论过此事,我们一致认为,向安宁县派出钦差大臣,是最好的选择。” “派出钦差,第一,有可能能够化解此次危机,免去一场战事。” “毕竟茶马互市是好事,但若为此兵戎相见,那就好事变坏事了。” “最关键的是,若是讨伐安宁县被夏国知道,难免会引起夏国人的非议。” “但,若是派了钦差,就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梁帝若有所思:“那第二呢?” 宋桓娓娓道:“若是安宁当地人拒不服从,竟连钦差的面子都不给,那父皇也就不必再给他们机会了。” “小小一个县城,还想翻天?” “直接拿下!” “若真是走到了这一步,派去的钦差,自然也就有了别的用途。” “那就是提前勘察安宁当地的情况,让咱们对战局有足够的了解!” “换言之,到了那个时候,钦差去的使命,就相当于是战场上的探子了。” 听完了宋桓的一番解释,梁帝已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好!” “好一个先礼后兵!” “老四啊老四,你果然从来不会让朕失望!” 宋桓谦虚低头:“为父皇排忧解难,是儿臣的职责所在!” “只是若当真要派遣钦差那这名钦差的人选,就格外重要了。” “此人不但要在朝堂上身居要职,以彰显父皇您对当地百姓、对茶马司的重视。” “而且,此人还必须要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能够向当地的百姓进行游说。” “当然,这一切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梁帝忍不住疑惑:“那你说,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宋桓坚定道:“最关键的是,此人还必须要有一颗刚正不阿、勇敢不退缩的心!” “并且,还要对当地百姓有着无尽的耐心,以及势必要促成此事的决心!” “只要有了这样的条件,即便是再难,他都一定可以办到!” 梁帝闻言,忍不住点了点头。 “老四啊,你说得很有道理。” “只是朕想知道,放眼整个大梁朝堂上,有这样的人么?” “朕绞尽脑汁,只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丞相程勋!” 听到梁帝的话,宋桓暗暗心惊。 坏了。 梁帝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在他心里,已经将程勋看成是头号备用人选了。 只是自己先前答应过素素,只要有自己在,就绝不会让程勋往安宁县跑这一趟的。 此去安宁,山高路远,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和变故呢?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答应过素素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 宋桓咳嗽了两声,张口道:“父皇说得没错,丞相大人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看書菈 “只是丞相大人可是我大梁群臣之首,派他去做这个钦差,未免是杀鸡用牛刀了!” “更何况丞相大人日理万机,每天要有他负责和协调的政务,数不胜数。” “他这一去,少则个把月。” “这样一来,多出来的政务,岂不是就无人处理了么?” 梁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你说的话,也确实不无道理。” “安宁县的事虽然不急在这一时,但年关将至,拖下去也不是好事。” “明日早朝上,朕会向朝臣宣布此事,看看有谁毛遂自荐,愿意去这一趟的。” “从这些毛遂自荐的人当中,挑出一个最为合适的人便是了!” 宋桓向梁帝拱手:“父皇英明!” 此事得到了初步的解决,梁帝心情大好,胃口也变好了不少。 看得出来,这两天梁帝心里压了块大石头,饭也没怎么好好吃。 今天晚上,怕是真的饿了! 望着面前大快朵颐的梁帝,宋桓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开怀大吃了起来。 这件事,应该就这么过去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