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与凰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章 是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宫女们就地捡了扫帚等物什,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 那个叫月娘的宫女则反身抄起一旁的灯架,目光阴冷地看着李昭,说:“抱歉,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拼一把。” “你们难道觉得,我背后这把刀……是花架子?”李昭无奈一笑,转腕抬刀,回道:“若你们非要跟我动手,那我只能用你们的人头来做回答了。” 月娘一愣。 没等她反应过来,眼前便白光一闪,转瞬间,李昭就已经将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当—— 发簪落地。 与发簪一起的,还有半截青丝。 “你们就算一起上,也不是我的对手。”李昭斜眸看了眼殿门口那几个愣在当场的宫女,继续说道:“所以我可以高抬贵手,给你们一次反悔的机会,同时给你们指一条明路。” 明路? 月娘眼睛变得通红,隐隐有泪。 “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她颤声问。明明刚才她还想要杀人跑路,这会儿居然反教人家来救自己了。 李昭笑了笑,说:“与人为善,一向是我做人的准则。你们几个刚才虽然想杀了我,可总归是想要报名,我可以不计较。” 飒—— 刀锋旋转。 收刀入鞘后,李昭走到惠妃的尸体前,踮脚将其放了下来。 白布盖头。 生前享尽荣华的惠妃,死后却还得李昭这个陌生人来为她收殓,着实是有些唏嘘。 “陛下对惠妃娘娘心里是有感情的。”李昭冲着惠妃的遗体行了一礼后,起身对月娘说道:“但不够多,尤其是在五皇子殿下如今已经带兵入盛都时,所以几位若想要全身而退,不如将惠妃娘娘与五皇子殿下的书信找出来给我。” 有感情,也仅仅是有而已。 天子心思深如海。 可凡事皆有预兆,天子禁足了各宫娘娘便是引子,想要砍下她们的手指去刺激皇子们也意味着天子没想留她们的命。 天子之所以改变主意,当然不会是因为觉得李昭有意思,而是李昭说中了他的心思。然而改变归改变,天子已经将各宫娘娘看作是弃子是肯定的。 李昭能给这些可怜宫女提供的生路,便是踩在已经死了的惠妃娘娘的尸体上,利用皇帝的清剿后宫的心思,求得几分饶恕。 “好,好……”月娘哆嗦着,赶忙拔腿往内殿走,嘴里道:“栀晓,春见,赶紧分头去找,娘娘平日喜欢在月兰阁里练字的,咱们仔细些搜,定能搜到!” 趁着宫女们搜查的功夫,李昭在正殿里也找了找。 到底是出身王家,惠妃是个很爱读书写字的人,侧殿内更是有一整面墙来做藏书阁,什么样的珍品典籍都赫然在列。 “娘子……” 月娘着急忙慌地捧着一沓信笺过来,说: “您看看,这些可是?” 宫女们都是不识字的,只能将藏得私密些的、写了字的信带过来,让李昭来辨认一下。 李昭接了过来。 一些是王家寄给惠妃的,一些是惠妃姐妹之间的,剩下一些…… 倒的确是五皇子写给惠妃的。 但却没有什么要紧的情报,不过是家长里短的问候罢了。 “是没有吗?”月娘看李昭没有什么表情,有些着急,低声问:“那可怎么是好,殿内写了字的信都在这儿了,若没有,那我们不是死定了?” 李昭摇头,说:“倒也不必太着急,既然是与五皇子往来的书信,那肯定是会藏得十分私密,你们可以再好好找找。” 宫女们一听,急得直哭。 “不过,事情也并没有那么糟糕。”李昭抬眸看她们,冷静地说道:“惠妃的字很好模仿,若你们愿意保守秘密,我倒是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 什么? 众宫女的神色十分慌张。 模仿妃子笔迹,伪造信件,那可是全家都要掉脑袋的大罪! 可…… 她们本就已经是穷途末路。 “娘子,我们别无选择了,若您能帮忙,还请一定帮忙,我们可以把我们攒下来的家当都赠与你。”月娘深呼吸了一口气,下定决心后,扭头去看其他宫女,说道:“栀晓……你们听好了,这个秘密咱们都得守住,否则,等到东窗事发时,咱们就不只是自个儿生死存亡的事了。” 其他人当然也明白,纷纷点头。 李昭点让她们取笔墨纸砚过来。 光模仿信件还不够,纸得做旧,墨要带尘,否则以天子的目力,恐怕一眼就能看出信是新、近伪造的。 在李昭思考的这段时间里,月娘又带着宫女们去搜了一圈。 这一回,她们搜到了一封只有两行字的信。 “可是?”月娘小心翼翼地问。 李昭低眸看着那两行字,眉头紧锁。 是诗。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什么意思? 密文? “又不是吗?” 月娘失望地叹了口气,伸手想要拿过信封,却叫李昭按住了手。 “是,也不是。”李昭说:“这东西应该的确是五皇子寄给惠妃的信,但这是两句诗,取自前朝诗人李义山的成名作……” “李义山?”月娘重复了一句,瞪大眼睛,说道:“那是娘娘最爱的诗人,娘娘有一整本的真迹,据说也是世间唯一一本,娘娘每日睡前都要翻阅一遍。” 李昭大喜,赶忙让月娘带自己去找。 《义山集》 价值万金的原稿被惠妃随手的扔在了床头。 “就是这本。”月娘将义山集捧了过来。 李昭点头,接过书,没一会儿就找到了那一页。 果然…… 关窍便在这一页。 惠妃的字迹娟秀灵动。 她在诗的右侧提笔写了两个词: 枯荷殿,秋霜池。 “我对盛都不怎么熟悉,月娘,你可知道枯荷殿和秋霜池是什么地方吗?”李昭偏头问道。 月娘连连点头,回答:“枯荷殿其实不是宫殿,是城东十里地外的一处土地庙,至于秋霜池……那是兰竹湖的古称。” 秋阴不散霜飞晚…… 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雨夜? 李昭咀嚼着这两句诗,总觉得这里面暗示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