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平李小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6章 举报黄德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安置好了苏大午等人后,唐平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下一步! 究竟是砰砰成盒,还是于无路处走出一条路来? 回到家里,面对全家人担忧的目光,唐平那一刻心碎了。 就连小白都感觉到了家里的不对劲,缩在窝里露出两只眼睛,小心翼翼地望着唐平。 唉,早知道这样的话,他就不该这么早搞生意! 凭着丝网印刷技术,哪怕干个体户也能让全家人吃香的喝辣的,干嘛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文学 唐平赶紧换上一副轻松摸样:“你们别担心,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件事完全和我没关系,就是公安误会了!” 唐怀山长出了一口气:“真的嘛?公安不会来抓你吧?老爷子都说让你快点走啊!” 唐平很是无奈地白了一眼老吴头,尽添乱! 他可是再三关照老吴头,千万别让家里人担心。 没想到他还是说出来了! 老吴头却一脸坦然地摊摊手:“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我怎么能瞒着不说?我还是那句话,赶紧走!” “我去调查了,完全就是一场误会,真的和我没关系!” 至少有大午厂的财务可以证明,他的钱是给潘长江做研究经费的。 潘长河仅仅是机缘巧合下,去代领了一下经费而已! 听完唐平的解释后,唐家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原来只是一场误会! 只有老吴头依然皱着眉头,不看好唐平的命运。 什么叫误会? 上面想收拾你的时候只需要一个理由,哪管是不是误会? 就算是误会,他们也有一百个办法,让误会成为事实! 吃完饭后,老吴头将唐平喊进了书房,两个人单独聊了起来。 老吴头的意见依然是快点走:“你小子也太天真了吧?政治上的事情,哪来的误会?难道你还看不出来,这是上下都想要你死吗?” 唐平当然看得出来! 这是周家和沈家,还有肖大海一起参与的打击报复,想要置自己于死地! 但是仅仅这个事情的话,唐平根本不害怕! “想动我没那么简单,至少这点事还动不了我!云城这潭水还不够浑,我再帮他搅浑点!” 老吴头无奈地摇了摇头:“唉,我还指望你给我养老送终!算了,我给省里老朋友写封信,死马当活马医吧!” 老吴头以前资助过地下党,还救过游击队的急。 毫不夸张的说,要不是老吴头暗中/出钱出粮,云城那支游击队早就饿死在了大山里。 还有几个地下党员被捕,也是老吴头拿出了金条给他们做担保,保住了他们的命。 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省里担任要职。 之前老吴头回来的时候专门在省城停留,也是为了和他们见一面。 老吴头一直不愿意使用这些人情,也不想让老朋友为难。 现在为了唐平这个干孙子,他不得不用了! 唐平立刻送上了资料:“老爷子,打击贪污在他们的责任之内吧?黄德广哪来的两百万入股,肯定是挪用公款!” 不仅仅是黄德广挪用公款,还有常山这些人助纣为虐,对他挪用公款的行为视而不见。 这么大的事情要是查起来,绝对会引起云城官场的地震! 老吴头连连叫好:“浑水摸鱼,这一手挺高明,我这就给他们写信!” 要是没有老吴头的关系,唐平原计划等判决下来就去举报黄德广。 但是此时此刻的云城,对于他的举报肯定能拖就拖。 说不定潘长河被枪毙了,唐平被抓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老吴头的信刚发到省城,官司的判决书已经下来了。 不出所料,判决结果是唐平败诉! 汪大华仅仅是代持股份,没有权利转让股份,所以转让股份无效! 唐平一下子乐了,立刻拿着判决书跑遍了所有能举报的地方。 包括判决他输的法院,也送上了一份举报材料! 这下子黄德广惨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所有人心里都有同样的疑问,黄德广哪来的两百万入股? 这年代的两百万可是一笔天文数字,他个人怎么拿的出来? 同时唐平晚上出动大午厂的人,全城到处张贴大字报揭露此事。.. 一夜之间,全云城老百姓都在讨论两百万的事情。 比起唐平的大恶人,这个大贪污犯更让老百姓眼红。 他们恨不得冲到汽水厂抓住黄德广,押着来个游街示众! 但是在官方压制下,云城的报纸和新闻全都保持了沉默。 只是黄德广被传唤去了有关部门,要求他接受调查。 解释不清楚这两百万的来历,他就等着坐牢吧! 让唐平奇怪的是,事情爆发了三天,云城对外还没有一个交代。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云城打算包庇这家伙,不打算处理他了? 换成普通老百姓,去追问这件事肯定连大门都进不去。 唐平也懒得去自找难看,等着老吴头的关系发力。 直到第四天,老吴头的关系从省城打来了电话,详细了解此事的细节经过。 很快一纸公函从省城下来,要求云城尽快调查后回复省里。 这下子云城官场又引发了一场地震! 肖大海那叫一个头疼啊,招来常山一顿臭骂:“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敢瞒着不报,你到底想干什么?” 还吊着膀子的常山,心虚地解释起来:“一个愿意借,一个有抵押,严格来说也不算违规吧?这也是改革啊!” 改你麻痹! 要不是当这个大领导,肖大海肯定指着常山鼻子大骂。 这也叫改革? 这叫钻改革空子,窃取国有资产! 这件事要是闹大了,他们云城从上都下都会抹的干干净净! 事已至此,肖大海也没有办法,只能如实上报此事。 省里收到之后也傻了眼,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此事。 苟日的,这也能叫改革吗? 这分明就是打着改革的旗号,套取国家的钱给私人赚钱! 偏偏法律又没规定不能这样做,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省里也只能将这件事汇报到了中蓝海,请求提供政策指导。 最起码要给这件事定性,到底算不算改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