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镇抚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皇政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要不是看在他们天皇的面子上他早就甩脸色了。 听到唐剑秋的回答,德川家光微微一愣,似乎正在斟酌言论得当与否。 意识到自己失言,德川家光这才改口,“唐使所言极是,是本将失言了,还望不要介怀。” “无妨。” 有些事情的确不好言说,一干人等路过那充斥着樱花乡的绝美意境,走在繁华热闹的顾村街道上,却见到迎亲的队伍。 新娘着洁白和服(白无垢),上面绣着精致的樱花图案,头戴繁复头饰,端庄而典雅。 只见她手持团扇遮面,微微低垂眼睑,而新郎官则穿着黑色的和服,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腰带,尽显精神抖擞。 他们身后的人排列成两列,尽显快愉,那新娘抬秃眉一笑,露出如墨般的黑齿,与煞白的脸形成对比。 太鼓声、笛声与交织在一起,或有人吹着唢呐,为整个婚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只是这乐曲不管怎么听都像是办丧事的。 “这是……” 唐剑秋皱眉,对于这异乡风俗实在是不明不白。 “大人,他们这是在办喜事。” 身后的华玉娘可以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回话,避免让别人听了去。 “什么!” 唐剑秋大惊,起初他还以为这是有人办白事,可不知怎的又感觉不像是,又不好直接去问。 虽说各国各有千秋,可像这般怪异的婚俗当真是少见。 在他们大明,婚服多半为红,再不济以红配绿的方式贵嫁,可似他们这般以黑白为主的当真是少有。 “罢,这是他国的婚事,本副使不予评价,但不知朝中今日变化如何。” 想来也是忍不住叹息,说来已经过了几月,那远在大明之中的家中妻母又是否安好? 但愿阖家欢乐,平安相遂; 唐剑秋一行人身形渐远,不多时就一猖狂商贩叫嚣着贩卖孩童。 “各位都停下来看看,瞧瞧这黑小子多结识!只要2个小判即可买回去当奴隶。” 男人口里一边嚷嚷着一边用力鞭打着黑小子,表情略显狰狞,那恶鬼般的面容更是让人嫌恶。 唐剑秋看到有人正在卖黑人孩子,瞬间皱紧了眉头。 虽然不知道对方说了些什么,却也能从中猜个几分。 “他刚刚在说什么?” 为了确定,唐剑秋不得不问起了擅长倭语的华玉娘,华玉娘朱唇凑至唐剑秋耳边低语。 “2个小判就能定一个孩子的生死?华先生,我且问你,2个小判相当于多少银子?” 华玉娘无比恭敬的回话:“回大人,1个小判相当于一两银子,加起来一共二两。” “贵使可是见过黑孩子?” “不曾,可他不是个孩子吗?” 唐剑秋言之凿凿,这孩童的相貌至多不超过十岁,可如今却沦为了这样的下场,实在可惜。 那孩童正不断啜泣,似是不甘认命,又想活命,只得抽噎。 “他的确是个小子,但现在是商品。” 这残酷的现实给了唐剑秋当头一棒。 在他们那,下人的确可以买卖,可这种明确贩卖的行为是会被诛九族的! 何况还是外国孩子,如今到了他们这却成了合理交易。 “贵使还请往这边走。” 德川家光用倭国礼数招待,一时之间唐剑秋神色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复杂。 本想置之不理,可那恶毒的商贩却拿起长鞭不断抽打,也好让商品的哭声吸引更多看客的注意。 唐剑秋窝火,采用习武之人的步履向商贩奔去,随即一声爆喝。 “住手!” 听到唐剑秋的声音,商贩手上的鞭子微微顿住,却不知唐剑秋方才喊了什么。 德川家光追了上去,不禁询问了起来: “贵使这是……” 华玉娘用流利的倭语与德川家光对话,“还请将军不必见怪,大人不过是想出手相助罢了。” 既然唐剑秋去意已决,德川家光也不好阻拦。 “这位大人不像是我们倭人,你是哪里来的?” 这位商贩并不精通华夏语,赶来的华玉娘见状连忙补了一句,唐剑秋这才会意,并让华玉娘用倭语回敬。 “从大明远道而来。” 商贩恍然大悟,认真的打量起了唐剑秋。 “原来是大明人,你要买这个孩子吗?” 华玉娘再一次转述,唐剑秋瞪大眼睛,一股无名怒火自唐剑秋眼底来回翻滚浓烈。 怒气冲冲的唐剑秋直接将二两银子丢在地上,商贩大喜过望,心满意足的将散落的银子拾起,这充满铜臭的邪笑让他感到无比恶心。 “他现在是你的了。” 商贩解开黑孩子的绳索后就将他推搡到了一边,黑孩子只管低着个头。 “孩子,你自由了。” 面前这个骨瘦嶙峋的孩子,虽然因为语言不通不便讲话,却能感觉到面前的男子没有恶意。 “barkadazua,kutafigida。” 唐剑秋一脸糊涂,“他说什么?” “他说谢谢,回家。”华玉娘欠身回话道。 或许是因为初次见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为好,那黑孩子也算是鼓足了勇气。 戚诈国见了不禁提上一句:“大人,这孩子即便还了自由身,可毕竟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又该如何生存?还请大人帮人帮到底。” 戚诈国言之有理,唐剑秋深表赞同。 “那就送他回去。” 看着怯生生的孩子,唐剑秋生出了别样的情绪。 他认为,这孩子面黄肌瘦,当务之急应该先饱餐一顿。 唐剑秋在戚诈国耳边吩咐了几句,戚诈国谦卑躬身,随即吩咐照办。 戚诈国向身后的下属招手,那黑孩子便跟着他们去了,只留下唐剑秋,华玉娘和德川家光及少部分水师。 见唐剑秋这般,德川家光不禁感慨一句。 “我实在不懂你们明人。” “我也不懂你们倭人。” 丢下这话,二人便往深处走去。 而作为正使的崔呈秀秉承圣意,不得不压 崔呈秀作为船队统帅,更作为五虎之首,一眼便看出来了深入骨子里的野心,不过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但愿政仁天皇别整出什么幺蛾子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