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38:除夕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9章 其书上庐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庐山守军虽为孤军,可他们的顽强反击,也让日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为此,冈村宁次也是震怒不已。 调集重兵炮击庐山,加强空中轰炸,就单次出动飞机的数量,有时就高达六七架。 面对日军近乎常态的轰炸,庐山孤军的伤亡也是越来越大,甚至就连武器弹药等补给都成了问题。 寒冬三九,庐山上早就是寒风凛冽、雪花飞舞。 可坚守庐山的孤军,至今还有部分官兵没有配备冬装,依旧是穿着单衣薄裤坚守在阵地上。 伤亡和补给问题,成为了守军总指挥杨遇春,目前最为忧心的事情。 数日前,青帮替日军运送军火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山上。 这一天,杨遇春正在召集连以上的干部,商讨如何应对日军军火的问题,卫兵突然来报说抓山下抓了一名日谍。 日君假扮成山民刺探守军情况,本就算不上什么新鲜事。 按照惯例,只要身份确凿,就地枪杀,事后将情况汇报清楚即可。 如果不是那名卫兵补了一句,说那人有重要情报汇报,正在讨论重要事务的杨遇春,就要下达枪毙的命令了。 被抓的“日谍”,自然不是什么日谍,而是赶往路上找寻守军的林其书。 林其书此行的目的,自然是为九江城中的日军而来。 这一天,东方刚刚才吐鱼肚白,林其书就赶到了庐山脚下。 可此时,不但上山的各要道被日军封得死死的,就连山下的村庄也被日军屠戮一空。 无人带路的林其书,来到山脚下之后,只得捡着小道往山上瞎撞。 可自山上发现叛徒和日军前来劝降以后,杨遇春就加强了多条上山之路的守军。 除此之外,还布下了不少的暗哨。 结果他刚撞进山区没多久,就被当做日谍给逮了起来,任凭他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 要不是他说有重要情报告知杨遇春,估计哨兵当场就赏给了他一颗子弹。 不多时,五花大绑的林其书,就被押送到了司令部。 望着满堂的国军军官,林其书自然而然的将目光落向来上首的杨遇春。 “你就是杨总指挥?” “就是你说有重要情报相告?”杨遇春将身体靠向了椅背,并没有回答林其书的问题,而是直接反问道。 一听对方如此一问,林其书当即就确认了对方的身份,随即扭动两下上身,道:“这是不是?” 杨遇春抬了抬手,身后的卫兵将要上去解绳索之时,右首的一名却是立马起身制止了,提醒着道:“总指挥,小心有诈。” “无妨!”杨遇春笑了笑,“且听他说说看。” 说完,又是再次示意卫兵松绑。 等到卫兵松绑后,林其书活动几下,并未立即将关于日军军火的情报说出来,而是先说起了自己的身份。 “我从上海来的,你们暂时可以叫我老齐。” “至于我的真是身份,以你们目前的情况,应该没有办法查询。” “不过你们可以问问军统苏州站,他们应该能够给你们答案。” 军统两字一出,满堂的众将官就纷纷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不外乎,军统在军队里头名声并不算太好,甚至听到这二字,就颇为反感。 究其原因,恐怖的白色时期,军统为了肃清军队的异党分子,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导致人人自危。 特别像那些真正抗日的将领,对军统和中统尤为排斥。 现如今,这庐山俨然已成了危急存亡之地,这军统又来做什么? “哦?” 同样当年经历过某些特殊时期的杨遇春,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甚至脸上还明显的出现些许不快,说话也不免的有些生硬起来。 “不知道你来我这庐山又有何贵干了。” 林其书并没有在意,只是笑着说道:“想必杨总指挥,正在头疼九江这批新运送来的军火吧?” 杨遇春脸上的讶异之色一闪而过,极其平静的回道:“这个就不劳齐先生操心了。” 军人行事,自有军人的处事方法。 被对方出言拒绝,林其书丝毫不觉得意外。 何况,对方听闻九江之事时的异样神色,也是丝毫不落的落入到了他眼中,他就更能理解对方此时的想法。 于是,林其书直接出言问道:“难道杨总指挥就不想知道我来着庐山目的吗?” 见林其书如此一问,此时杨遇春倒有些相信他的身份了。 虽说他的身份,目前无法当场验证,可他还是说到几个关键点。 第一,他从上海来。 第二,他敢直言让他们去向军统求证。 当然,这两点也不能完全证明他身份的真实性,可也不能证明他的身份有问题。 综合这些因素,加上他刚刚表露出的一切,让杨遇春已经相信了几分。 不过,至于他说道到底是不是真的,且听他说说看。 假若说都跟自己所了解的有很大出入,到时候再做打算也不是不可。 “哦?愿洗耳恭听。” “不知道杨总指挥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林其书为了安全起见,要求跟杨遇春单独谈。 此言一出,又是立马引起一片斥责之声。 有人怕他使诈的,也有人怕他对杨遇春不利的。 不过杨遇春对此丝毫不理会,只是抬手让人解散了会议,然后将开会时坐在左右首位置的两人留了下来。 “这一位是第三团团长邓子超。” “这位是第十一团团长胡家位。” 并不等到林其书询问,杨遇春就主动介绍起了两人。 林其书客气的和两人打过招呼,才将话题放到了日军军火这件事上。 “杨总指挥,既然如此的话,那我就直说吧,替日军往九江运送军火这件事,算起来的话我也是其中的策划人之一。” 这话一出,顿时就让三人惊住了。 “齐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邓子超问道。 “有些涉及到隐蔽战线的事情,也事关我方情报人员的安全,我现在不方便向三位透露更多具体的内容。”林其书当即解释道。 “我只能告诉三位的是,这件事情是经过精心谋划的,你们完全可以相信我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如何摧毁这批军火的事情而来。” 杨遇春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涉及军统隐秘的,我们也不便多问。不过关于日军军火的事情,还请齐先生详细解答一下。” “知无不言!” “好!你们到底是如何计划的,我们有该做些什么?”杨遇春问道。 “加大对周边日军的袭击力度,将驻守在九江的日军吸引过来,至于如何袭击日军军火的事情,这个我会另外做安排。”林其书道。 “总指挥,目前我们战士的伤亡已经非常大,如果鬼子再调集重兵来庐山,我担心…”胡家位忧心忡忡得说道。 “确实。这入冬一来,我们缺粮缺弹药补给,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压力就太大了。”邓子超也是附和道。 “杨总指挥、邓团长、胡团长。”林其书望向了三人,神色凝重的道,“我知道这几个月来,为了抗击日本鬼子的铁蹄,庐山将士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大家。” “可是如果这批军火不想办法摧毁的话,一旦投入到战场上,将会有更多的同胞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而且为了这次谋划,军统上海站已经牺牲不少兄弟。” “我希望三位慎重考虑一下。” 杨遇春背手一言不发的走到了会议正中那面墙上的地图前,将目光落在庐山区域。 地图上标识着敌我双方攻击态势,特别是庐山外围的红色箭头尤为醒目。 “总指挥。”邓子超走上去喊了一声。 杨遇春伸出手指着庐山,缓慢的往下移动着,最后在南昌的位置停了下来。 “日军此举是想要攻破我南昌城,绝对不能让日本人的计划得逞。” “总指挥你的意思是?”邓子超问道。 “把九江的日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都钉在庐山脚下。”杨遇春坚定的道,“只有我们拖的越久,我军在南昌的部署才能越稳固。” “杨总指挥大义,令人钦佩,我在这里先谢过了。”林其书听到杨遇春掷地有声的话语,甚为激动的道。 “齐先生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同样让人佩服不已。”杨遇春极为客气回应着,然后又接着道,“白天日军对庐山周围都比较严,齐先生还是在山上休息一下,趁夜再安排你下山吧。” “好。那就有劳了。” 等到卫兵将林其书待下去之后,杨遇春赶紧将胡家位也招来过来。 等到两人靠拢后,这才低声道:“你们两人赶紧安排一下,立马派人下山去查探一下日军码头上的情况。” “总指挥你这是?” 两人有些不解。 “这个齐先生的来路,我们现在根本来不及查证,所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还有,你们安排两人盯住他。” 杨遇春嘱咐着两人道。 “那他要是出去,我们要不要拦住他。” “只要他不下山,他去那里都不要拦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记住,千万不要让他发现了。” 胡家位和邓子超赶紧领命而去。 而杨遇春则是继续又将目光落在地图上。 那地图上的红色箭头,好似一根根利刺,直直的插在江西的咽喉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