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9章 李孝恭反对,虞世南支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卧槽。 你可真敢说…… 群臣纷纷在心中嘀咕,反驳又找不到借口。 魏叔玉也没有说错。 天下都买不到粮食了,除了亡国还有哪条路可走?. 与此同时,李承乾面色不断变化…… 败了? 孤一回合没撑到,就败下阵来了? 啪。 突然,李承乾给了自己一巴掌。 孤是真蠢啊。 都说拉拢魏叔玉,不跟魏叔玉对喷。 怎么又犯贱站出来了呢? 群臣纷纷低头,当作没有看到。 总不能高喊太子疯了吧? “高明,你在做甚?” 李世民厉喝一声,面色极为阴沉。 堂堂太子在朝堂上莫名其妙的自扇耳光,这神仙操作也算前无古人了。 “父皇……” 李承乾心中一颤,结结巴巴的回应:“儿臣……儿臣是觉得魏叔玉说的有理。” 李承乾灵机一动。 喷不过就站到魏叔玉一边! 然后开始对魏叔玉疯狂使眼色,以求对方能帮自己一帮。 “那你自扇耳光是为何?”李世民依然质问。 “这……” 李承乾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陛下。” 就在这时,魏叔玉开口了。 太子认为自己说的有理,自然的帮一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了太子的支持,通过议案的机率会大上不少。 “太子认为臣说的有理,可能是在自我鞭策,以掌掴立志,绝不做一个昏聩的君主。” 随着魏叔玉的话音落下,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多云转晴。 “有心是好事,但你要记住自己是储君,今后不可在朝堂做这种事。” 李世民的语气明显平和了不少。 “谢父皇教诲。” 李承乾长舒了一口气。 还得是魏叔玉啊,一句话就扭转局势。化解了自己的窘境。 拉拢! 必须得拉拢! 李承乾朝魏叔玉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 “陛下。”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世民继位后,李孝恭已经被剥夺实权,晚年喜欢参加宴会,以歌舞美女为娱。 不过今日松赞干布臣服于大唐。 作为一名戎马半生的名将,他自然也想看一看这景象。 “河间郡王也有话说?” 李世民罕见的在朝堂上对一名臣子露出笑容。 李孝恭的识趣,换来的便是李世民的善待。 “陛下,臣以为商行天下此举不太妥当。” 李孝恭躬身,斟酌片刻后说出七个字…… “不利于皇朝统治!” 哗…… 疯了疯了。 你们真是一个比一个敢说啊。 这种话能在朝堂上说出来吗? 虽然李孝恭说的很隐晦,但能在朝中任职,谁还听不出其中的意思? 言外之意便是…… 百姓都是愚民,容易控制。 富裕之后百姓会开智,皇朝就不好控制了。 “河间郡王,你累了。” 李世民面目不愉的怒斥一句:“来人将河间郡王带回府邸。” 李君羡带兵进入太极殿,可李孝恭不肯走,谁又能带的走他? “陛下,为了大唐着想,哪怕背上遗臭万年的名号,臣也必须说!”李孝恭躬身,态度极为决绝。 他是皇族宗室,必须站在皇家的角度看待这项政策问题。 李世民一时间竟有点骑虎难下。 一方面,他希望百姓过得好。 一方面,正如李孝恭所说,担心百姓开智后影响皇权。 不由的,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魏叔玉。 “河间郡王。” 魏叔玉先是施了一礼,才平静的说道:“其实你这个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百姓不开智,易于皇朝统治。” “换个角度想,他们不是也更容易被人蛊惑造反?” 李孝恭一愣。 好似有点道理。 而魏叔玉还在继续诉说…… “打个比喻吧……” “如果有人撺掇着造反,百姓没有开智,傻乎乎的就去了。” “但换成一个开智的百姓,又有点小钱,我想他脑子坏了才会去造反吧?” 太极殿再次陷入诡异的寂静之中。 乍一听,好像真有那么点道理 “你这说辞不合情理。” 李孝恭断然回绝:“天底下怎么可能人人富有、人人都开智?” “那你的说辞也不合情理啊。” 魏叔玉笑着反驳:“不管怎么样百姓都要造反,开不开智又有什么区别?” “还是说你指望着不开智的百姓好对付一点?” 呃…… 李孝恭语塞。 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 可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商行天下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过的好……” “百姓过的好了,可以降低造反的机率。” “百姓是一个王朝的基石,只有把基石打造好了,这个王朝才能承受住狂风暴雨的侵袭!” 李孝恭无言以对,默默退回了位置。 群臣心里也纷纷嘀咕。 明明是所有人都反对的事情,怎么一到魏叔玉嘴里就变味了? “陛下。” 就在所有人不知所措之际,意外横生,一个老臣子站了出来。 虞世南! 而他,也是第一个支持魏叔玉之人! 只听他苍老也平稳的开始述说…… “老臣祖籍位于江南地区,对于行商是赞同的!” “神州大地时常有大战发生,但是纵观古今,南方的战争频率,是普遍低于北方的。” “虽然汉朝以前,南方贫瘠,可南方人凭借着商业手段,活的很滋润。” “尤其是到了隋朝年间,经济南移,江南逐渐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而在一次次战争之下,江南不仅没有没落趋势,反而愈发的繁荣!” “这其中离不开商人的努力!” “而现今的江南,着重致力于手工、农业、商业等,多项同时发展,其发展速度已是势不可挡。” “尤其是大兴水利后,现今在农业上的发展程度也已不低于北方。” “再配合江南商贾的售卖,现今的江南虽比不得长安繁华,但其富裕程度,已经远超其余各地!” “不是夸赞自己的老家……” “但事实就是,现今整个大唐的税收,仅江南就占据了四分之一!” “而且这个走势正在逐年增加,老臣以为,用不了十年,江南地区的税收,将会占据整个大唐的一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