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垃圾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六章 表彰大会(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常哥,你说,厂里会不会奖励放子一套房子啊。” 秦建军兴高采烈地看着老常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农村上来的孩子来说,在城里有自己的房子,那就算真正在城里扎了根了。 虽然是厂里分的房子,但也比租住在四合院里要强。 毕竟,那一间屋子,要是一个人住还行,真要在城里结婚生子,一家人住哪还是个问题。 要是有了自己的房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秦建军看来,李放如今这么优秀,肯定是娶城里姑娘的,到时候生好几个孩子,都是城里户口。 以后没准还能把他的母亲和弟弟妹妹接到城里来,这么一大家子人,当然不能继续住那个小屋了。 老常听着秦建军的话,摇摇头,说道:“放子功劳虽不小,但建军,咱厂房子可不是那么好分的。” “这两年名额少,多少人都盼着呢。就是好多厂领导还惦记着弄一套呢。” “难呐!” “那些人家里孩子都大了,想结婚,没间房子哪成啊。” “你现在孩子还没出生,自然不用想这么远。” “放子还年轻,也没结婚打算,这分配房子,估计够呛。” 老常觉得秦建军的话有些异想天开,因此耐心地解释道。 听了老常的话,秦建军嘿嘿一笑,顿觉有些道理。 “常哥,还是你懂的多。” “看来,这在城里有套房子真难啊。” “我还寻思着,在厂里好好干,争取给爹娘和媳妇儿孩子都接过来呢。” “估计是够呛了。” 说着,秦建军挠了挠头,语气有些气馁。 老常也不愿意打击年轻人的自信心,只能安慰道:“厂里没准也在打算建新房子,到时候名额多了,总能轮到你。” 话虽如此,但老常知道,像秦建军这种新来的工人,要是没立过大功,在领导面前排上号,恐怕轮到他得猴年马月了。 按资排辈,从来都是传统。 这时,台上演讲的人换成了裴林,他长得不如李放英俊,但也算是个硬朗的小伙子,长得很符合这年代人的审美。 只见他演讲前,先是站得笔直,而后敬了个军礼。 这下,不仅台下观众高兴地为他鼓掌,连台上领导都鼓起掌来。 毕竟,这年头拥戴子弟兵、爱护军队是主流,大家都以军人为荣。 刚才还紧张的裴林,站到了演讲台上,一下子就好多了,似乎变了个人一样。 虽然不比李放刚才的从容不迫,但也吐字清晰,虽时不时有口误,但他声音洪量,情绪激昂。 一场演讲下来,台下众人情绪更为高涨。 比起李放刚才沉稳的演讲,领导们似乎对于裴林这个激情四射的演讲更感兴趣。 其实,上台前,李放和裴林早就互看了稿子。 李放虽然知道裴林的稿子和演讲风格更迎合这个年代的审美。 但李放心知肚明,真让他学这一套,一会儿半会儿还真学不会。 裴林演讲结束后,轧钢厂副厂长李怀德站起身来。 又是一番总结讲话后,当听到李怀德说出厂里要对被表彰者进行奖励时,台下观众就知道重头戏来了。 “李放同志,作为我厂保卫科副科长,积极保护我厂财产,尽职尽责维护治安,奖励缝纫机票一张、手表票一张,以及一百元。” 此话一出,底下众人纷纷瞪大了眼睛,露出艳羡的表情。 尤其是年轻人,这年代,毛巾、镜子、水壶,是农村人还有城市普通百姓结婚的三大件。 而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有条件家的人结婚的三大件。 等以后到了七十年代,这三样才慢慢普及到普通人家。 这一下子,李放这三大件就齐了。 还有一百元钱,那可是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在座大多数人两三个月的工资。 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厂领导这大手笔,让大家对李放是又羡慕又嫉妒,恨不得取而代之。 如果说,刚才的“走过场”式的演讲,让大家对李放充满艳羡。 但比起这实实在在的东西,更让大家嫉妒的眼红。 李放也没想到厂里这回这么大方,工业券这东西,比起粮票,更珍贵。 虽然他已经有了手表,但谁还嫌东西多呢。 至于缝纫机票,他大可以置办一台,拿回家给母亲用。 这下子,他娘也不用天天忙着给秦小河用针线缝补衣裳了。 轧钢厂这次的奖励,还挺符合他的需要的。 而裴林的奖励,和李放基本差不多,就是少了张缝纫机票,但多了二十斤猪肉奖励。 毕竟他受了伤,怎么说也是需要补营养的伤员,这年头儿的厂里的奖励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 不过,裴林有些郁闷,因为他之前苦苦攒的手表票,竟然这么容易就又得了一张。 而宋大国和沈小正,虽然没有上台演讲报告,但厂里也没忘了他们。 简单表扬过后,一人奖励了五十斤粮票和二十块钱。 这下,皆大欢喜。 台下的工人们更有斗志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表彰的是不是自己。 尤其是保卫科的人,恨不得自己现在就出去抓特务立功。 不过,李放也知道,这回是他们追回的财产达到了一定数额,这才有如此厚重的奖励。 至于抓特务,那是另外的。 保卫财产,才是他们保卫科的主要工作。 不过,李放猜测,自己的奖励这么丰厚,很可能是李怀德给自己的特殊照顾。 毕竟他是后勤处的处长,这些事情一向是他负责。 他想偏向谁,那是很容易的事情。 看来,跟老李混,还是有好处的。 ...... 二更,晚了些,大家见谅。 感谢大家的支持!! 喜欢四合院:垃圾王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垃圾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