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海上雄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千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到通州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各国使臣的瞩目下。 两千衣着鲜艳的禁军,护着皇帝的銮架缓缓开来。 朱镇一身金龙,精神萎靡,脸色略显苍白。 唐学志身着蟒服,坐于朱镇大位下方,锐利深邃的眸子,不自觉的给人压迫感,天生一副王者之相。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才是皇帝。 各国使臣以及早已在附近等候的官员,百姓,纷纷参拜。 “参见皇上!” “参见并肩王!” 许多百姓还是第一次见皇帝阵容,热血沸腾。 连同并肩王也看到了。 相比并肩王,朱镇在朝廷存在感比较低。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大明还有皇帝,只知并肩王。 朱镇勉强站起来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唐学志站在一旁,不敢离开太原,生怕他摔倒。 随后便是内庭的人颁布告示,当众宣读。 大体意思是表彰了并肩王政绩,国泰民安之类,并且说明了机车的动力装置。 听说这种车,不用人,不用马,光靠吃煤就能动,啥时间,各国使臣一片惊呼。 相比京城的百姓和官员们却只是图个新鲜,不过众人依然很期盼,很想看看所谓的火车是什么样。 毕竟相比蒸汽耕机和蒸汽铲,火车还是能给人带来很足的新鲜感。 火车,还能坐人? 就连精神不太好的朱镇都有些疑惑。 琉球使者毛轩踮着脚,翘首以望:“秦将军,您见过火车吗,着火点车还能坐人,那岂不会被烧伤了?” 毛轩是王舅毛风仪的孙子,毛凤仪死后,他当上了议政大臣,这是他第一次出使明国。 秦桐则是今归仁守将,多年前奉命前往琉球,唐学志控制琉球后,他也留在了哪里。 秦桐摇了摇头:“听说,海峡岛就有火车,不过我也不曾见过,今天咱正好一饱眼福。” 非常激动。 他留守今归仁多年,也曾回过海峡岛。 不过,那个时候海峡岛的铁路还没建成。 最近几年,因为琉球国大搞大搞开发,他的时间也少。 没想到,这次入京,竟然能有机会看到传说中的火车。 除了毛轩和秦桐,他们麾下的几个随从也都是瞪着眼睛,无比期盼。 另一边; 高丽使者李崇俊不时伸长脖子:“廖将军,火车到底长啥啊,真能坐人吗?” 眼底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此时,火车还没来,但他已经看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铁轨。 如此奇怪,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来京时,他已经见识了港口的战船和在耕地的蒸汽耕机,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 火车到底长什么样? 李崇俊口中的廖将军,正是驻平壤虎贲军大将,廖钦辉。 几个月前,他率领一万兵马,跟随廖钦辉越过鸭~绿江,攻打多尔衮,立下赫赫战功。 并肩王大婚,廖钦辉向高丽王建议,让李崇俊出使明国,参加并肩王婚礼。 “呵呵,李将军,不必着急,待会儿并肩王会请所有使者一同乘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廖钦辉看他急成这样,连忙解释。 怎料他只是随口一句话,又让李崇俊无比惊讶。 “廖将军,您是逗我开心吧,光是外邦使者的人都好几十人,还有明国的大臣,什么车能乘坐这么多人?” ( 一艘船也就乘坐百十人,你告诉我一辆车能坐上百,开什么玩笑。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廖钦辉也不做过多的解释。 一旁的占城使者婆沁,安南使者郑福也同样是满脸的期盼。 万众瞩目之中,一声嘹亮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 嘟…… 嘟嘟………… 沉闷的蒸汽呼吸声令人忐忑不安。 大地都在微微发颤。 呃? “徐将军,那是什么东西,快保护徐将军。”一个倭国大名身躯一颤,吓得连忙招呼一队武士过来护在徐良才身前。 这个大名不是别人,正是岛津家的家主,岛津光久。 武士们入京后,不能携带兵器,但他们还是纷纷涌过来护在徐良才身旁。 徐良才是朱雀军的旅指挥使,也是海峡岛驻九州的负责人。 岛津家族上次被唐学志打趴下后,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从此对徐良才和海峡岛的人毕恭毕敬。 他们这次来京,除了面见唐学志外,还有学习大明科技的意思。 不过,唐学志当然不会让他们得逞,能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东西。 “呵呵,岛津家主,不必惊慌,这就是火车。”徐良才常驻九州,却也经常返回海峡岛。 唐城到明城的火车,他乘坐了不下十次,看到岛津光久等人如此惊慌,差点没笑喷。 呃? “徐将军,这,这就是火车?”岛津光久睁大着两颗眼珠子,瞳孔中浮现难以置信的神情。 “噢,我的天照大神啊,这就是火车,太壮观了。” 心潮澎拜,热血沸腾。 火车拖着滚滚浓烟,越来越近,脚下大地颤抖的厉害,安南使者、占城使者一个个纷纷露出了不安之色。 一旁的陪同人员赶紧解释安抚。 别说是他们,就连孙传庭,张国维等人此刻也都处于无比震撼的状态。 “孙大人,这,这就是火车吗,我的天呐,并肩王的人到底怎么弄成这庞然大物的。”张国维眼珠子圆溜溜,额头青筋狂跳不止。 惊讶的面孔下,甚至还隐藏着一丝畏惧。 火车有五节车厢,加上车头,一共六节。 远远看去,犹如一条巨龙在树林中穿梭而来。 孙传庭内心何尝不带着一丝惊恐:“应,应该是了,真没想到,并肩王说的火车,竟然这么壮观,我们真的没看错吧?” 哪怕到现在,他还怀疑是不是眼睛看花了。 火车到制造车间,他也去看过,只知道用掉的铁料能堆积成一座小山。 压根没想到,这玩意儿竟然如此巨大。 朱镇倒是见过海峡岛的火车,相比大臣们的惊讶,他显得还算淡定。 火车停下后,每节车厢都有全副武装的士兵下来,打开大门。 “皇上,并肩王,车已入站,可以上车了。”竹影过来汇报。 朱镇微微颌首点头。 唐学志点点头,沉声道:“那就请各国使臣和诸位大臣上车吧。” 一节车厢,乘坐一百人。 使臣们有序上车,每节车厢都有士兵护卫。 朱镇被人搀扶着,登上第二节车厢,孙传庭和张国维也在唐学志和皇帝身后。 为了彰显朝廷的功绩,唐学志甚至还邀请了几十个百姓代表。 一阵爆竹声中,火车发出嘹亮的汽笛声。 各国使者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景色缓缓往后移动,激动无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