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海上雄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千六百五十七章 投降,我们投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戴松露出诡异的笑容。 唐学志没想到,这厮竟然如此“歹毒”。 但, 主意不错。 “只带五千人去,有把握吗?”唐学志不是问戴松,而是看向了周元福。 周元福赶紧摇了摇头:“恐怕不够,莫卧儿国内有百万精锐,德里城有二十万大军守卫,贸然前去,惊动驻军,很难进城。” 听他这么说,一旁的史可法也深吸一口气:“并肩皇,莫卧儿有堪比大明的人口,几千人怕很难将人救出,万万要三思啊!!” 史可法认为,唐学志不应该为了一个女人而兴兵。 他当然不知道,唐学志在莫卧儿有大的利益,更不知道,一旦纵容莫卧儿皇帝,将会有多少人遭受劫难。 随后, 唐学志摆了摆手:“史大人有所不知,派兵前往德里营救苏菲亚和奥郎则布,不仅关乎着西洋航线畅通,更关乎我大明在海外威望。” “莫卧儿境内,光是亚南港有十万子民,马德拉斯港也有六万多人,一旦妥协,莫卧儿人就会变本加厉。” “传扬出去,大明威严何在?那些跟大明做生意的西洋人,波斯人,又会怎么样看待大明。”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史可法猛然一愣,有些吃惊:“什么?我大明在莫卧儿有十几万子民?这,如果真是这样,那非得动手不可了。” “早知道,老臣就不会这么说了,并肩皇,臣刚才都话收回。” “干他~娘的!” 抿了抿嘴。 史可法深受竹影和戴松几个的影响,有时候也会说出一些粗鲁话。 大明的发展,实在太快。让他思维有些跟不上。 “并肩皇,我们还是先派人问问张令那边怎么样了吧。”竹影建议。 张令和秦翼明以及和硕特汗国部分兵马,共三万多人,攻打叶尔羌和布哈拉也一段时间了。 唐学志忙着跟跟杨吉尔和巴图尔晖决战,还没顾得上张令那边。 小玉兹和莫卧儿中间,隔着一个布哈啦和叶尔羌。 要不然得绕过准噶尔盆地,走克里雅古道,路上要花好几个月时间。 大雪快要封山了。 哪怕现在动身,也未必能赶在大雪封山之前通过那里。 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从梅口中得知,苏菲亚是在不久前被带离港口的。 如果张令及时拿下了布哈拉也许还能在半路上截住他们。 唐学志决定,李大山和唐云鹏领八兵马人,暂时留在小玉兹善后。 他亲率五万精锐,前往布哈拉,跟张令会合。 希瓦汗国还有三万大军,必要时,李大山有权调动希瓦汗国的兵马。 李大山留在小玉兹,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组建里海舰队。 他们要在这里造战船,操练水师。 目前,唐学志已经跟黑海的商船舰队取得了联络,商船舰队,都会有备用的蒸汽机部件。 也就是说,李大山他们只需要造出一个壳子,就有办法打造一支装备船队。 大中小,三个 玉兹营地,一共缴获战马二十多万,牛羊三百万。 除此外还缴获白银三百六十万两,黄金四万多两,物资不可计量。 光是金银的价格,就抵得上四百万两。 加上攻打准噶尔的缴获,唐学志光是这一仗,就获得了三十多万战马,牛羊五百万。 金银六百多万, 完全足够支付这场大战的开销了。 拿下小玉兹营地后,唐学志手上的汗血马增加到了一万多匹。 他打算投重金,在漠南和漠北打造汗血马培育基地。 “一万多匹汗血马,真是不可思议啊,如果能将这匹战马送回去,那我们大明的骑兵恐怕又能上一个台阶了。” 史可法看到一万匹这个数字,感慨万千。 唐学志深吸一口气:“当年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横扫漠北,靠的就是大宛马擅长长途奔袭的耐力。” “相信,过几年,你们就能看到成建制的汗血骑兵。” 作为汗血马的原产地,唐学志并没有将这些地方的汗血宝马全部洗劫,只是将属于杨吉尔等一些大首领手里的马匹拿走。 当地百姓手里,还有一部分汗血马,将会作为特有的品种保留下来。 唐学志打算用汗血马跟蒙古马杂交,培养出新的蒙古汗血马,改良现有的品种。 几百万头牛羊,也不方便全带回国。 明军没有抢夺当地百姓的私人财产。 二十多万战马和牛羊都是来自包括杨吉尔在内的一些部落首领的私产。 为了得到当地 百姓的支持,一部分牛羊奖赏给当地百姓,一部分分发给了那些作战勇猛的蒙古将士。 和硕特汗也得到了十多万牛羊。 他们还在当地百姓中招募亲大明的人来协助管理,以哈治哈比亲自出面要强的多。 毕竟消化这么大的地盘,需要时间。 二百万头牛羊分发下去,当地老百姓热血沸腾,纷纷高呼并肩皇万岁。 事实证明,百姓只要有能吃饱饭,能过上好日子,谁来统治他们都一样。 尤其是在这个民族主义还没崛起的古代,更是如此。 唐学志还派人挑选三十万头健壮的黄牛,分配送大明,支援大明贫瘠的偏远地区。 剩大约五十万牛羊和马群则由李大山组建的临时官署派人管理。 为了防范伏尔加河上游的毛熊船队,黑海方面的商队还派了一千多海员,火速赶往小玉兹,跟李大山会合。 休整三天后,唐学志和竹影、戴松率五万大军南下,史可法则暂时返回准噶尔,跟张小虎会合。 希南国王,得知唐学志要前往莫卧儿,主动请缨。 依旧让阿努沙带一万兵马协同。 和硕特汗也请求,一起进兵布哈拉,使得唐学志这一路兵马,人数超过了八万。 然而,就在唐学志带兵准备出发之际,斥候突然抓了十几个俘虏回来。 经审问后,得知他们他们是叶尔羌和布哈拉人,其中一个络腮胡的年轻人,自称是布哈啦汗的儿子。 “并肩皇,他们说愿意永 远效忠大明,从那两个人的话来看,不像是假的。” “哦,这倒有意思了。”唐学志皱了皱眉头。 “你们军中不是还有布哈啦和叶尔羌的降兵吗,让他们去辨认一下,不就可以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