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海上雄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千零三十八章 耕者有其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急。” 唐学志抬了抬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这四万三千亩土地,先全部收归直隶府,其他人先缓缓再说。” 五百多万两银子,加上从马洪-志府上查抄的一百多万两,仅仅在京城,已经得到了六百多万。 如果算上豫南和豫北的缴获,这一趟已经收获了两千万两银子。 他刚说完。 戴松已迫不及待的将另外一个账本递过来。 “嘿嘿,将军,您看看这个,都是从鞑-子手里抢来的战利品!” 战利品? 想起来了。 前段时间进城的时候,刘金子就汇报过,从鞑-子手里夺回了不少东西。 因为时间太紧,两万伤员没有安顿,缺医少药,唐学志没空搭理。只是让戴松暂时派人封存。 一直到最近稍微不那么紧张才让他们清点。 打开; 直接翻到最有一页。 一组耀眼的阿拉伯数字映入眼帘。 缴获金银珠宝,折合银子1345万。 我去! 连唐学志都感到吃惊,竹影和刘金子突袭京城,竟然截获济尔哈朗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 这么算下来,这一趟的收获暴涨到了三千四百万两。 哈哈…… 然后继续往下看。 粮草二十五万担。 解救女子三千五百多人。 “将军,女子已经全部送回家了,只是这粮食!”戴松询问。 大军从黄州赶来,消耗巨大,如今又有张三顺和王石头七万大军进驻通州。 算上新招募的两万人,总兵力超过十三万。 海峡岛的粮食还没运到,这二十多万担粮草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唐学志吩咐:“京城百姓经历了这场劫难,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二十五万担粮食,都交给孙传庭吧,按户籍人口全部分发下去。” 什么? 二十五万担粮食全部分掉? 乔元柱都快傻眼了,他当然看到了账本上的那串数字。 只是看不懂,根本不知道上面写着啥。 “将军,这,这可是二十五万担粮食啊,当下京城的粮价为六两银子一担,折合现银一百多万两呐!” 感觉呼吸都有些不顺畅了。 二十五万担粮食,足够全京城的人吃一个月。 唐学志笑道:“元柱,不用心疼这点粮食,百姓才是大明朝稳定的基石,你们没有想过为何李自成和张献忠越剿越多?”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生存的土壤,如果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谁愿意干那掉脑袋的事?” 一席话,令乔元柱茅塞顿开。 “小的明白了,小的这就去告诉孙大人!” 乔元柱心情欢快,压根没想到唐学志如此慷慨。 只是他刚刚转身,就被唐学志叫住了。 “元柱,等等!” 乔元柱猛地停下脚步,回来:“将军,您还有什么要交代小的吗?” 唐学志拍了拍他的肩膀:“分粮食也有学问,你还是去请孙大人来一趟吧!” “哎!”乔元柱连连点头,一溜烟似的朝孙传庭官厅跑去。 唐学志回到自己官厅不久,孙传庭和乔元柱二人就急匆匆的赶来了。 “将军,您真的要将粮食分给百姓?” 孙传庭进来就开始询问此事,显然乔元柱在路上就已经跟他说过。 “既然元柱都跟你说了,我们便讨论如何分配的问题。”唐学志点点头,随后将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一遍。 不仅是粮食要分下去,田地也要分下去。 四万多顷良田,加上皇庄的七八万顷,都已成为唐学志的囊中之物 不过他肯定不会将土地捏在自己手上。 大明之所以乱,最主要的矛盾上百姓吃不饱,没法养活自己。 一旦到了饿死人的境地,便有人会铤而走险。 “耕者有其田?”孙传庭神色一颤,眼睛猛地瞪圆:“将军,这,真的能做到吗?” 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有土地,没有土豪劣绅的兼并,大明将会重现盛世啊! 然而,现在全天下的土地都集中在皇亲国戚和权贵手里,真的能实现吗? 孙传庭很激动,也很迷茫,甚至不敢相信。 “传庭,你当初看到我的船队时,震惊过吗?”唐学志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孙传庭抬起头,重重点了点:“何止是震惊,当初我还以为自己眼睛看花了。” “那些自动力的蒸汽船,哪怕现在我都不敢想!” 他的话都出自内心。 “呵!孙大人,那你知道我们最初有多少人,多少船?”竹影上前一步,笑着说: “将军最初只有三个人,一条船都没有,后来我们打败了诸彩佬,击败了刘香和西洋人,船也越造越大。” “成祖皇帝派郑和下西洋,最多时有两万多人,我们下西洋也有两万多人,哪怕是现在也有两万儿郎在西洋,最大的战船,比你上回看到的还要大十倍!” “当初我们也不敢想,但将军都做到了。” 竹影话音未落,孙传庭瞳孔急剧收缩,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什,什么,最大的一艘船,比我看到的还要大十倍?这,这是真的?” 呼吸急促,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怎么可能? 乔元柱也猛地长大了嘴巴,足足能塞下一枚鸭蛋。 “这,这是真的吗?” 太可怕了。 简直壕无人性。 原本他以为在黄州看到的船队是唐将军最大的战船。 听竹影这么一说,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戴松笑道:“当然是真的,不过你们肯定没过都是由钢铁制成的战船。这些东西海峡岛都有,而且你们也很快就能看到了。” 嘶…… 孙传庭猛地吸了一口凉气,感觉三观都快被颠覆了。 老天爷啊! 唐学志到底是什么样的妖孽,为何每次遇到非常困难的问题,到了他手上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而且说出来的话,还那么有哲理。 不知不觉,孙传庭对唐学志有多了几分崇敬。 要分粮食和土地的消息在京城大街小巷传开了。 穷人,富人都在蠢蠢欲动。 京城的田地可不便宜,一亩旱田都能卖到十两银子,除了商贾巨富看不上这点东西,绝大多数人都盯着这块肥肉。 一些大户人家甚至动员家丁和没有土地的佃农来打起了土地的主意。 很快孙传庭就颁布了分田和分粮的规则。 家中十亩田产以下的人家,每一口人可以领到三斗米。 按照户籍人口分配。 消息传来,有人欢喜有人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