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医小农女自带空间振兴乡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为后娘屯立大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村长的双手颤抖:“孩子,这个图纸是谁画的?妙啊!” 萧千文、萧千文同时用手指了下自己的妹妹。 “我早该猜出来,是你这个古灵精怪!” 但转眼,村长又犯了难。 “想法虽好,可是在半山腰上挖井,啥时候才能挖到地下呢,别人打井都是选择地势低的地方,或者离水源近的地方呢!” 村长把图纸放在桌子上,有些惋惜。 “没事,伯伯还是要谢谢小千禧,有心了。” “村长伯伯,我画的不是井,是蓄水池!” 萧千禧的手往脑门上一拍,还以为村长看懂了呢。 村长重新拿起图纸,细细端详,确实图画中的井口不一样,不是普通的圆形,而是方形。 “蓄水池又是什么?” “我们可以在雪水流经山地的时候,挖一个梯形的池子,把雪水引到这里储存起来,需要水的时候再用。” “雪水断流之后不能像其他河流源源不断地流淌,这水不会干涸吗?”村长仔细询问。 “我们会按着尺寸做一个遮光的盖子,尽量减少阳光的蒸发。” “半山腰上的土质跟耕田还不一样,渗水快,存不了多久,这水还是会渗透下去的!” “村长伯伯,只要蓄水池能修建出来,我就有法子降低渗透,把水留下。” “但是,这个事情需要尽快敲定,要不然就赶不上这次雪化了。” 在正事上,萧千禧一向很严谨。 自从空间升级后,萧千禧已经在尝试制作防渗膜了,技术上不是问题。 “这不是一家的小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后娘屯的大事,要是能成,小千禧你可是为后娘屯立了大功啊!”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好啊!” “好啊!” “好啊!” 村长连说了三个好啊,笑声都传到了院子里。 “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做?”村长看向萧千禧。 村长心里都明白,萧家定了计策,又掌握着技术,人家明明自己就可以做的事,现在拿出来跟他讨论,显然就是想让大伙跟着受益。 等着全村集议的时候,他有义务多点一下村民,让他们念着萧家的好,别一天天的瞎眼红。 看看人萧家的觉悟,处处为屯里着想,有责任有担当! “村长伯伯,我是这样想的。” 萧千禧把在家里讨论的情况,又给村长讲了一遍。 然后两个人又交流了下细节。 “好,孩子们你们先回去,过了饭点我去召集大伙,到时候把这个好提议告诉他们!” 考虑到现在这个点,很多家里的男人还没有干活回来,妇人们又做不了主,村长就让几个孩子就先回家了。 到时候,听到敲锣声,再跟村长汇合。 回到家,正好吃饭。 林秀兰已经拌了稀溜的疙瘩汤,里面打了蛋花,还有翠绿的野菜点缀。 萧千禧、萧老太每人还得了一碗嫩滑的鸡蛋羹。 小子们跑了一天,每人塞了两个发面的大馒头。 也就属萧有福吃得少了,他吹着牛皮,说自己二十郎当时,碗口大的馒头能吃下十个。 “娘,爹说的是真的吗?”萧千武眼睛里全是崇拜。 “哎,单纯的二哥。”萧千禧低下头喝自己的鸡蛋羹了。 “有人的心思比你二哥还要单纯!”萧千文指了指客厅的方向。 萧千禧这才想起来,陆沉香还没有走呢,只不过他还在研究白天的穴位,顾不上吃饭。 林秀兰把饭菜给他端过去,他都视若无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还真是个医痴。 吃过饭,没过一会儿,敲锣声就响了起来。 村民们竖起耳朵,有的人端着碗到院子里张望,看到很多人从家里出来,把碗筷一撂,也随了大流儿。 因为大家知道,锣声一响,屯子里准有大事发生。 四面八方涌出来的人群,乌泱泱朝着村长的院子走去。 黄氏在院子里点亮一盏灯笼,跳动的橘光下,印衬着村长坚毅的眼神。 先来的村民找到下脚底,站在院里,后来的村民叠成几层,围在篱笆之外。 萧千文猫着腰拨动村民们的腿,带着弟弟妹妹穿行而过,来到了村长跟前。 人到的差不多了,村长清了清嗓子,笑容满面。 “今天把大伙儿聚起来呢,是有件好事要跟大家说一下!” 嘴快的村民立马追问:“村长,啥好事呀?” 一听有好事,村民们也议论纷纷。 “静一静,静一静,都先别太激动,听我说!” “临近春耕,大家伙最在意的事是啥?不就是半山腰上的浇地权吗?谁都怕轮到末尾,地里没有了收成。” 这个事情都快成为后娘屯里的老大难了,地多水少,为了争抢水源可没少起过争执,村民们纷纷点头。 “这不是一家之难,关系到的是咱们整个后娘屯!轮换浇水保证了浇水的公平性,但咱们现在还有一个法子可以弥补后期水源不足的问题!” 村长把手一叠,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了大家莫大的鼓舞。 要是真能解决浇地的问题,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村民们更加急不可耐,催促着村长快点讲。 “大伙的热情我感受到了,咱们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都知道春种秋收的道理,咱们想把流下来的雪水留下,就需要建造一个蓄水池。” “这是什么啥?” “我没听说过……”看書菈 “别看我,我也不知道!” 村长挥动着双手,让大家稍安勿躁,把萧千禧画地图纸拿了出来,给大家解释什么是蓄水池。 “有了它,就可以把水存下,就像你们家里的井,用的时候把水打出来就行了!” 村长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家恍然大悟。 “听上去,是个好法子!” “要真行,那岂不是不用背水了!”说起背水,村民们的脊梁骨竖起了汗毛,仿佛去年的血印子还历历在目。 “事是好事,但想享受成果,就得参与付出,咱们后娘屯要劲往一块使,集资修建,把这个蓄水池给建造出来!” 此话一出,院子里顿时鸦雀无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