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痴皇帝更疯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4章 下南洋走西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 老赵在鲁国看到了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心里特别欣慰。 这里到处都是中原的气息,可能气候不一样以外其它的都一样。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鲁国的海洋贸易十分繁忙,中原各省的商船下南洋必经这里,所以就造就了这里的繁华。 在吕宋岛呆了一个月多后,老赵继续南下来到裕王赵昱的封地——裕国。 裕国位于菲佣南部的棉兰老岛,现在它叫“裕岛”,王宫位于南部海湾内的裕城。 裕城也是裕国最大的城市,人口在十五万左右。相比鲁国,裕国的发展稍微要差一些。不过,裕王赵昱不甘示弱他向老赵同志说了他的发展计划。不出十年,至少裕国的经济必须要反超鲁国。 裕王赵昱排行二十四,时年刚好也是二十四岁,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但老赵看到他的雄心壮志还是十分满意的。 接着,他又来到了明王赵昙的封地——大明岛,也就是明国。 只不过此时赵昙现在年纪尚小还未到就藩的年纪,所以明国暂时是地方官员在管理。 赵昙排行二十五,是老赵的小儿子。 小儿子虽然不在这里,但老赵同志还是对明国视察了一番。 大明岛位于裕国西南方向,岛屿像一只八爪鱼一样伸出了四条长长的腿,治所大明城位于东北方向的沿海地区。 老赵对明国的发展做了相关的指示,他要求在明王赵昙就藩前改变这里的落后局面。 视察完了明国,老赵来到了南洲岛——梁国的地盘。 梁国是皇六子梁王赵定武的封地,这是南洋各藩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它位于大洋洲的东北方向。 南洲岛还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全岛面积约78.6万平方公里。可见,梁国的地盘还是很大的。 在农业上,梁国除了大力发展中原带过来的农作物以外,同时还发展本土的经济作物,有咖啡、可可、椰干、棕榈油、茶和橡胶等等。 另外,梁国的造船业、海洋贸易、海洋捕捞、矿产业同样很发达。 而且,老赵还知道这里的底下储藏了石油、天然气,还有全世界最大的精矿铜产地。 随后,老赵同志继续南下。 大洋洲范围就是燕国、晋国、齐国的封地。 燕国是燕王赵定元的封地,位于大洋洲东部,国都为东州港城;晋国是晋王赵旻的封地,位于大洋洲西部,国都为位于西南方向的大西城(澳大利亚铂斯)。大洋洲大陆从中间破开一分为二,变成两个超级大的藩国。 相对于燕国和晋国,齐国的面积就显得很小了。它位于大洋洲东南方位的新岛(新西兰),地理位置孤悬海外,显得有些偏远。 老赵同志不辞辛苦环着大洋洲游了一圈,好在沿海一带有宋人的生活的地方,补给这一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逛完了大洋洲,接着他又来到马六甲海峡的海波城。 海波城在南洋是仅次于海南城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十万的规模,而且它还是南洋都护府的政治中心。 南洋都护府的存在,使南洋各国基本都已经臣服于大宋帝国成为属国。所以,整个南洋都已经成为了大宋帝国的势力范围。 华夏文化在这里很吃香,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相当吸引人,所以汉化是一个趋势。未来,大宋帝国会进一步开发和管理这里,直至纳入中央直接管辖为止。 穿过马六甲海峡,老赵来到中南元帅府的地界——南天城。 六十九岁的文天祥听说老赵的舰队马上就要靠港了他激动极了。 “大小官员立即随老夫前往军港迎接太上皇!!” 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到老赵了,文天祥实在是太激动了。 他身着庄重的朝服,照了照镜子,人虽老但还是神采奕奕,随即他风尘仆仆的赶往军港...... 在人们的目光中,第二舰队缓缓驶入南天门军港。 “太上皇!!” “太上皇!!” 远远的,文天祥便开始喊了起来。 老赵同志一下船一眼便看出了文天祥,也听到了他的呼唤。 “文帅!!” “太上皇!!” 文天祥率先抱拳行礼:“老臣拜见太上皇!太上皇圣躬安!” 他心中很感慨,曾经意气风发的赵官家如今已经成了太上皇,真是岁月不饶人。 众人也连忙行礼:“臣等拜见太上皇,太上皇圣躬安!!!” “朕安!大家免礼免礼!” “谢太上皇!!!” “太上皇,老夫想你啊!老夫就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您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啊!”文天祥激动的心久久不能释怀。 “哈哈,朕也很想你,很挂念守护大宋南疆的将士们啊!尔等为国家长年守护一方安宁,你们辛苦了啊!” “太上皇您这是哪的话,这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嘛。而且现在将士们都在这里成了家,这里啊就是我们的家乡了,呵呵呵......当初第一批来这里的将士们啊,他们都已经当了爷爷咯!” “哦~”赵官家很惊喜:“一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将士们的问题,特别是终身大事。再过些年,朕想这里的人口一定能够满足建设需求、发展需求,那就不再需要朝廷组织大批大批的移民过来啦!” “老臣明白!有老臣在,请太上皇放心就是!” “嗯,那就好!” “太上皇,那咱们进城吧?” “好,进城。朕要好好领略一下文帅经营下的南疆!” “哈哈,太上皇见笑了。” 老赵抬头一看,城门上的“南天门”三个大字赫然醒目:“南天门!这名字实至名归,实至名归啊!” 文天祥呵呵一笑:“南天门不仅是中南半岛的南天门,还是帝国的南天门!” “对,中南有文帅在,朕放心得很!” “谢太上皇信任!” ...... 老赵同志来了以后,中南各省各国的军政长官、国王纷纷赶来前来觐见。 不过,这些地方大员也都老了。但他们在这里待了半辈子也舍不得离开这里了,表示卸任以后将世代在此生活、守护南疆。 老赵同志很感动,这些人为这个国家实在是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在中南待了一个多月后,老赵同志又启程前往大西洋的汉国。 汉国是皇九子汉王赵昌的封地,也是一个岛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南角上的一座大型岛屿。 此时,已经是建极五年三月。不知不觉,老赵已经出来四年了! 这四年以来他不是在船上就是在海上,总之就没有停过。 除此以外,老赵同志也没有闲着,他根据自己所有的知识写了很多书。这是他留给子孙后代的魁宝,涉及到方方面面。 建极五年五月初十,老赵同志来到了汉国。 来到这里待了一些时日后,已经七十岁的他突然发现他已经走不动了,感觉累了。 “朕本想去里海看一看,走一走,可是现在实在是走不动了。朕想去的地方还有很多,黑海、漠北,还有美洲。可是啊朕现在是真的老啦!” 面对岁月的蹉跎,一代帝王老赵同志无尽感慨。 “爹爹,您福寿齐天您呐还不老!” “昌儿啊你就不要说这些违心的话啦,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朕好。自古以来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最终不都是要化为一堆黄土的嘛。朕不会像秦始皇那样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所谓长生之道,有你们这些好儿子啊朕很放心,朕一切顺应天意也顺其自然呀!” “爹爹!!”赵昌忍不住眼眶湿润,他知道老赵说这样的话他自己内心也是不好受的。 “自立啊,改明儿我们就出发返回帝都吧。” “是!臣遵旨!” “爹爹,您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应该多待些时日才是啊!” “不了不了,朕仿佛心中有很多事一样,待不了几天了。” “爹爹,您看看您这些孙儿们,您这一走或许就是......” 赵昌不敢也不忍再往下说,他不说在场的人也都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是永别!! “皇爷爷您不要走好不好?” 说话的这个小少年是赵昌长子赵靖安。 赵昌的六儿子赵靖宁娇里娇气的说道:“是啊皇爷爷您不要走嘛?” 老赵同志呵呵一笑:“皇爷爷呀也舍不得你们哦,你们放心皇爷爷啊一定会再回来的。” 其实,他心中的无奈只有自己最清楚:这帝王啊有时候也管不了自己的家人。 建极五年六月三十日,老赵启程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