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谁说女儿不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章 大结局.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土地。 这边厢,屠珠越打越勇,她心中对戴芸娇的敬佩和对高秀娘的仇恨都化作了无尽的力量。她施展出明教的绝学,软剑在空中舞动出一道道绚丽的光影,让人眼花缭乱。 高秀娘也不甘示弱,她使出浑身解数,刑天斧如闪电般穿梭,与屠珠的软剑激烈碰撞。 就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天空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原来是一道惊天动地的闪电。 屠珠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只见她手中软剑猛地一甩,将高秀娘的刑天斧缠住,然后用力一拉。 高秀娘失去平衡,身体向前倾倒。话说回来,要不是她和戴芸娇一战伤了元气,也不至于如此挨打。 屠珠却很不客气的落井下石,趁机飞起一脚,不意外的就踢中了高秀娘的胸口。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战斗中,仁义道德大家都是不会在意的! 高秀娘口吐鲜血,向后飞去,啪嗒的掉在地上,算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屠珠夺过刑天斧,一时间,什么都顾不得了,回头大声喊道:“杀!” 明教教徒们士气大振,纷纷向永乐大军发起最后的冲锋。 永乐大军见高秀娘已败,眼见屠珠跟疯了似的,急忙撤退。 最终,屠珠带领明教教徒成功阻拦了永乐大军的去路,为江山门的顺利出海赢得了时间。 她站在战场上,望着江山门远去的方向,心中默默地对戴芸娇说:“戴芸娇,你我虽然立场不同,也素未谋面,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却让我敬佩不已!我今儿为你报了这大仇,算是还你一份崇高的久违的敬意,你就安息吧……” 原来屠珠对戴芸娇竟是如此的惺惺相惜,英雄重英雄! 南平城的这场战斗,成为了江湖中的一段传奇,而屠珠和高秀娘的这场决斗,也被人们传颂不绝。 …… 江山门众豪杰离开三明城,不日便到了泉州府,休整一下,择日出海。 这一休整,不想就又出事了。 出什么事? 有人暗杀陆相宜。 只是很不幸,他被刚到的周凌波逮住了。 原来江山门正在为日夜兼程的到了泉州府的铁真真、周凌波、吕素素、章若楠、上官绾绾、句典雅、周凌波、黄莹莹等人及朱允炆、耿炳文、黄子澄和齐泰一行接风洗尘时,那人居然觉得正是暗杀陆相宜的好机会。 殊不知祸兮福所倚,陆相宜历来都是救醒在身边的。 周凌波曾经喜欢过陆相宜,虽然后来成了这个书生的义妹,所以并不妨碍她全心全意的相护! 这人也是倒霉,潜伏江山门已有几个月了,要不是此次暗杀失败,估计一辈子都不会被发现他的危险存在,本是真是不小! 经过连夜审问,才知道他正是永乐皇帝派来的。 陆相宜苦笑道:“陆某不过是这世间一个微不足道的书生罢了。永乐皇帝现在居然要把我当主角来杀,还真是太看得起我! 周凌波比司徒秋月还上心,急吼吼道:“老实交代,皇帝为什么要派你暗杀我哥哥?” 这人失败了也不认怂,却依然实在的说了永乐皇帝的意图。 原来是这样的: 应天城内。 皇宫里。 某一日,永乐皇帝朱棣批阅奏折,累了就在御书房里安睡,谁知却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梦。 他恍惚间,置身于一片混沌迷雾之中,四周景象模糊难辨,唯有一座巍峨的高门立在不远处,上面高悬着“江山门”三个大字,字体古朴遒劲。 只是这三个字让顿时他觉得如芒在背,十分的不舒服。 朱棣心怀好奇与警惕,缓缓走近那扇门。当他伸手触碰到门的瞬间,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猛地将他吸入其中。 门内世界光怪陆离,云雾缭绕,似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 这就令他更不自在了。 不知道走了多久,就走到了一片虚无缥缈的空间里。 在这片神秘的空间里,朱棣突然看到一个身着素袍的身影,正伏在案前奋笔疾书。此人面容清癯,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笔下书写的是关乎天下命运的要事。他的心中顿时一惊,喝问道:“你是何人?在此何为?” 那书生抬起头来,目光平静地直视朱棣,毫无惧色,缓缓说道:“学生陆相宜,在此为江山门著书立传,记天下之兴衰,载历史之真相。” 朱棣闻言翻书,没看几叶,脸色就顿时大变,一股莫名的愤怒与恐惧从心中涌起:此人所著之书如此言之凿凿,若是任其真的流传于世,必定会成为反对势力的工具,动摇他的江山根基。 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统治、影响江山稳固的因素,他都绝不能放过。 想到此处,真是太可怕了,朱棣顿时怒目圆睁,拔剑指向陆相宜,厉声道:“朕的功过,岂容你随意臆测!你这是在图谋不轨,朕绝不容你!” 陆相宜却只是淡然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轻蔑,说道:“朱棣,历史自有其轨迹,真相不应被掩盖。学生所写之书,不过是为了记录时代的变迁,为后人留下真实的过往。你虽贵为天子,但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 朱棣被陆相宜的话彻底激怒,他不再犹豫,手中宝剑寒光一闪,直直刺向陆相宜。 陆相宜来不及躲避,被剑刺穿胸膛,鲜血喷涌而出,溅落在他未完成的书稿上。他的身体缓缓倒下,眼神中却依然带着那份对真理的执着和不屈。 朱棣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陆相宜,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空虚和不安。他环顾四周,发现原本云雾缭绕的江山门内变得一片死寂,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似乎也消失不见了。然而,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反而觉得一种更深的恐惧正从心底蔓延开来。 就在这时,朱棣猛地从梦中惊醒,他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眼中还残留着梦中的惊恐与愤怒。 他呆呆地坐在床上,回想着梦中的一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江山门”“陆相宜”这几个名字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忍不住的拍床道:“这个梦或许是上天给他的一个警示,朕必须采取行动,确保社稷的稳固,绝不能让任何潜在的威胁存在。” 在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之时,朱棣便传召锦衣卫,令他务必将与陆相宜有关的一切人和物都找出来,销毁所有可能存在的书稿,绝不允许任何不利于他统治的言论和记载流传于世。 朱棣又做梦了。 梦里还是那个阴魂不散的陆相宜。 陆相宜身着一袭素袍,手持书卷,面容冷峻,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让永乐皇帝极为不安的光芒。 那光芒,似是对皇权的不屑,又似是对朱明社稷的另一种图谋。 永乐皇帝怒目而视,大喝一声:“陆相宜,你竟敢在此兴风作浪,妄图坏我社稷的根基?” 陆相宜却只是冷冷一笑,那笑声在空旷的梦境中回荡,犹如寒夜的冷风,让人脊背发凉。“陛下,草民不过是一介书生,手中之笔,只为记录世间之事,何来坏你社稷之说?” 永乐皇帝哪里肯听,他抽出腰间佩剑,剑指陆相宜:“你所著之书,满是妖言惑众之语,分明是在煽动人心,意图颠覆我大明江山!今日,朕定要将你斩于剑下,让你这江山门再无著书立传之人,粉碎你们的图谋,朕方能高枕无忧!”说罢,他就向前冲去,剑身闪烁着寒光,划破了梦境中的迷雾。 陆相宜却并未躲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中露出一丝无奈与嘲讽。 就在剑即将刺中陆相宜的那一刻,永乐皇帝猛地从梦中惊醒,依然是大汗淋漓,他喘着粗气,眼神中还残留着梦中的愤怒与恐惧。 得知真相,大家都意外不已。 司徒秋月拍门道:“这个皇帝和朱元璋一个德行,都以为杀了我夫君,就无人再为天下为江山门著书立传,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就能让真相永远掩埋?就能断绝江山门东山再起的“图谋”,简直是可笑至极。” 陆相宜道:“杀了陆相宜,还有后来人!历史不是谁都能一手遮天,轻易扼杀的!” “报!”铁真真进来道:“主上,外边有大姐的家人求见。” 司徒秋月道:“大姐的家人?姓甚名谁?” 铁真真道:“他说他叫敬朝阳,北岳恒山下敬家庄来的。” 艾叶闻言惊喜起,连忙道:“快快有请!” 来人正是敬礼的父母,敬朝阳和尤咏慈。 二人在江山门众豪杰的引导下,见到了戴芸娇的棺材和灵位。敬朝阳和尤咏慈都是久经风浪的江湖豪杰,况且走这条路还是戴芸娇自己选择的,怨不得旁人!自然能接受亲人英勇离世。 敬礼悲戚道:“表姨可了不起啦,面对千军万马毫无惧色,死的时候都不肯倒下!” 敬家二老是最了解这个表妹为人的,听了女儿的描述后,都可以想象出那画面,不是悲壮,简直是太悲壮了! 尤咏慈摸摸女儿的小脑袋,对艾叶道:“这孩子没少给江山门添麻烦吧?” 艾叶道:“这孩子,不但没给江山门添麻烦,反而对本主恩重如山!二位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 李世一道:“这孩子我们都喜欢!” 敬朝阳忙道:“能得主上和江南大侠眷顾,是我家小丫头的福气!” 艾叶道:“江山门在中原待不下去了,明日就出发去东番,不知二位对敬礼是如何安排?” 尤咏慈:“女儿大了,她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真相则是,北岳恒山下的敬家庄,在前不久就被明教鸠占鹊巢,夫妻二人是无家可归,才想到投靠表妹和女儿,所以他们先前并知道戴芸娇会离世,只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有点措手不及而已。 敬朝阳道:“小礼给我们的家书,说,她在我家表妹主持下,已经和一个叫什么吕擎天的男子订婚了?他是何方神圣?怎么没看到人?” 李世一道:“吕擎天是主上的孩子,那可是一个好小伙!敬礼有眼光!他现在在岛上协助吕友山处理政事。你们夫妻二人随我们去了就知道了。” 尤咏慈道:“正有此意!” 艾叶道:“欢迎之至!” 当永乐大军追来时,江山门众豪杰已经扬帆出海了。 本以为永乐军无可奈何时,一阵炮弹突如其来,下雨似的泻在江山门的几艘大船周边,溅起滔天浪花。 这一场海战,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永乐军又没有火炮了。 造价太昂贵了,真不该这样浪费,只是气不过江山门,才用的! 此时此刻,海面上弥漫着硝烟,气息刺鼻,破碎的船板和杂物,还有豪杰的遗体随着海浪起伏飘荡。 江山门幸存的众豪杰赶紧的上了另一艘。 突然,一枚炮弹呼啸而来,精准地击中了艾叶的主船,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艾江山的棺材落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几乎在同一时刻,戴芸娇的棺材也因战船的剧烈摇晃而不慎落水。 众豪杰被这出乎意料的变故惊呆了,但很快他们便反应了过来,纷纷展开营救行动。 秦安书赶忙跳海打捞,不想一个巨浪袭来,她和艾江山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会水的豪杰包括司徒秋月和十一朵花顾不得危险,纷纷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奋力向着戴芸娇棺材落水的方向游去。 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地拍打着他们的身体,仿佛要将他们卷入无尽的深渊,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戴芸娇的棺材被成功打捞上了另一艘船。 只是秦安书和艾江山终究是没能救得回来。 艾叶站在船头,她的双眼紧紧地盯着艾江山棺材落水的地方,心急如焚,嘴里不停地呼喊着:“父亲、母亲……” 然而,回应她的只有海浪的咆哮声和海风的呼啸声。 康敬芸也是一样的着急,苦于不会水,否则早下海和十一朵花她们一起打捞了。 继续打捞,约莫一个时辰后,各义士的尸体都被众豪杰一一接上船了,就艾江山和秦安书却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任何踪迹可寻。 就在这时,又传来一个噩耗。 那是另一艘船上的路不平也被大海吞噬了。 原来路英雄和路不平父子在听闻艾江山的棺材落水后,毫不犹豫地驾驶着小船,驶向大海深处,试图寻找并打捞。 他们仗着武功高绝,与汹涌的海浪顽强搏斗,但大海无情,一个巨大的浪头袭来,小船瞬间被打翻,路不平不幸被那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路英雄则被郑英施展绝顶轻功救回。 康敬芸看着悲痛欲绝的艾叶,心中满是担忧。 李世一等人也担忧不已。 康敬芸拉住艾叶的手臂,轻声安慰道:“主上,我们现在必须以大局为重。逝者已矣,我们还要为活着的人着想,为了大家,你一定要振作起来。” “好!”艾叶是个干大事的人!她闻言深吸一口气,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抬头就看见周围的众人眼中的关切和期待,自己作为一国之主,现在的首要责任不是悲伤,而是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众人这才放心的再次扬帆出海! 艾叶转身面向大海,默默地为父母和路不平祈祷。然后,她转过身来,对着众人说道:“我的父母都不在了,回到东番岛上,江山门就重新开始。” 海风依旧在吹,海浪依旧在拍打着船舷,但此时的众人心中却多了一份坚定和勇气。 他们都知道,江山门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来新的希望。 在澎湖群岛休整一晚,一日一夜后,东番岛已遥遥在望。 吕友山早带领文武在码头上,迎接众豪杰平安回归江山门总部。 当战船渐渐靠近码头,艾叶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这片土地,现在就是江山门新的据点,也是他们重新开始的地方了。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守护这里,为了逝去的亲人,也为了活着的每一个人。 众人踏上了东番岛,带着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一步步沉重而坚定的向前走去。 看到艾叶安然无恙的回到自己身边,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只是不见儿子,得知儿子还在山河社稷图中,难免担心,难免遗憾!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 东番岛全貌: 鸡笼,明初时,是指岛北方的统称。可能是现今基隆港的前身,位于基隆港口和平岛(社寮岛)上的原住民鸡笼社附近。 北港,岛西部沿海的一个重要区域。(大致在今云林县南部的北港镇到嘉义县北部六脚乡一带,与现在的北港镇略有出入。) 魍港,汉族人在台湾岛最早开辟的聚落之一。 大员“台员”“台窝湾”,指的是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 东番岛上各地虽然有名,却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所以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城镇。 自从吕友山带领江山门义士赶走海盗,倭寇之后,便先在岛的西面修建了一座城高墙厚的望归城。 城内府衙便是江山门的行政处。府衙看着虽然简陋,眼下发号施令却也足够,要想发展壮大,只有等待来日方长了! 望归城一面面向大陆福建,一面面向整个岛屿辐射,吕友山已广修官道,然后各地驻军,以统管整个海岛。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二二四年四月八日 二二四年十月十日星期四夜里11:40:30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