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襄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3章 贾琏的野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贾母和王熙凤离开了,迎春被单独留在了房内,陪着她的还有探春。 “多谢了!”迎春撑着想要起身致谢。 “你快歇着,不要乱动!”探春连忙上前。 二人一阵沉默,房间内气氛很尴尬。 “二姐姐,没想到你……竟有如此际遇!” 说这话时,探春既有感慨,但眼眶深处还有羡慕。 抛开礼制不谈,迎春能献身于意中人,而且还能有个好结果,在探春看来已是极其完美。 “可别说了……丢死人了!”迎春低下了头。 这确实是丑事,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让她无法坦然面对这件事。 短暂沉默之后,探春问道:“襄王那边,就没给你个说法?” 在探春看来,襄王是少有的英雄豪杰,即使一时兴起做了出格的事,也该会给迎春一个交代才是。 “当夜他……他说过,会给我个结果!” “哪知没两天,他就奉旨离京了!” 说到这里,迎春也是哀怨无比,这件事让她心态很不好,最开始的一個月伤心欲绝。 “那就还好!”探春点了点头。 表面上看襄王府内宅是王妃说了算,但探春知道关键问题的最终决定权,必然还得看朱景洪的意思。 只要朱景洪不抗拒迎春入府,那么这件事就不会出岔子。 当然,也可能是朱景洪在骗迎春,但探春认为这种可能极小。 毕竟对朱景洪这等人物来说,委实没有必要对迎春撒谎,当场说不负责贾家也拿他没办法。 这边两姐妹低声聊着,而贾母带着王熙凤出去,也正思索着如何处置此事。 最终议定的结果是,先把情况报给元春,依着她的意思再来决断。 旁人去传话贾母不放心,所以她派了王熙凤去东宫。 如果可以的她,贾母甚至想自己去,可她一则年纪大了些,二则她离开太过扎眼。 半个时辰后,元春被被侍女提醒,借口从宁寿宫退了出来,在宁寿宫的外见到了王熙凤。 “有何要紧事?” 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之后,王熙凤说道:“太子妃娘娘,府里出了件大事,迎春二妹妹……” 听到后面,元春瞪大了眼睛,反复确认无误后,她才相信了这件事。 “你们做得极好,这件事务必压住,把迎春要保护起来!” “是!” “回去吧,此事尔等不可擅动,一切等我指示!” “是!” 王熙凤退走后,元春也没进宁寿宫去,而是命人去请太子过来。 几分钟后,一身孝服的朱景源走了过来,神色之间既有疲倦又带有疑惑。 “叫我何事?” “迎春她……” 元春无所顾忌,把情况告知了太子,后者听闻后同样惊愕无比。 “隐瞒五个多月不被发现,这未免……” 见太子关注点在此,元春说道:“此事或可利用!” “如何利用?”朱景源反问。 “奸淫少女,此事若是传开,老十三他……” 元春的意思很明显,然而太子摇头道:“这点儿小事,只怕扳不倒老十三!” 这确实是小事,甚至只要皇家愿意,都可以是没发生的事,连迎春这个人都能抹去。 元春慢悠悠说道:“照原先的办法,依靠奏本弹章,当然扳不倒老十三!” “你想如何?”太子反问。 “老十三崛起,靠的是什么?” 见太子面露思索,元春也不等他答话,便接着说道:“他靠的是军功,靠的是军中支持,军中支持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让太子越发跟不上趟,他不明白元春意指何处。 “军中威望说穿了,就是得到了勋贵们的支持!” 看着一脸懵的太子,元春接着说道:“迎春……便是正经勋贵之女!” 朱景源等了一会儿,见元春没再接着往下说,遂问道:“所以……跟这次的事有何关系?” 太子心思浅元春知道,可他反应如此之慢,还是让元春很失望,乃至生出了一缕轻视之意。 “迎春是勋贵之女,而老十三肆意奸污勋臣之女,这样的人……会让勋贵们怎么想?” “今日是迎春,明日会不会是他们自己的妻女?” 听元春解释到这一步,朱景源总算明白其打算。 “你的意思是,咱们把这件事捅出去?可若是扳不倒老十三,引他发难可就遭了!” 元春答道:“这些脏活儿,咱们何必亲自沾染!” “那该如何处置?” 元春平静答道:“不是还有睿王府嘛!” 这个时候她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出计划道:“这件事咱们尽力遮掩,然后暗中设法让睿王府得知,陈芷唯恐天下不乱,让她捅出来正合适!” “届时东宫明着帮老十三辩解,暗中引导舆论令勋贵离心,如此于咱们有利无害!” 听起来很有可行性,但太子还是有些犹豫,每到做重要决定的时,他总会暴露优柔寡断的性格。 “若真如此,你那二妹妹可就……” 这种事如果公之于众,迎春肯定不会有活路。 正如前面所说,迎春肯定会被抹去,且皇帝定会下令不许议论此事。 愣了几秒,元春心中虽有不忍,亦开口道:“这是她的命,只怪她不该碰上此事!” 元春很清楚,“守嫡”之事若东宫败了,到时死的人会更多。 所以东宫必须赢,为了获胜而产生的代价,也是无可避免的事。 可以说,在做了几年太子妃后,元春也逐渐转变成政治机器,这其实是合格的皇家媳妇。 “殿下,此事你……” 没等元春把话说完,太子便道:”再容我考虑考虑……” “时不我待,今太上皇崩逝,若传出老十三淫乱之事,必将……” “我说了,要再考虑考虑!”朱景源陡然提高声音。 他在外面和和气气,但在东宫内宅却有绝对威权,此刻发怒元春也得避其锋芒,连忙低下头行礼告罪。 然而元春外表谦卑,心中对太子则越发失望,她只恨自己不能来做决断。 太子转身离开了,元春慢慢直起了腰,看着远去的太子叹了口气。 然后她便进了宁寿门,再度进到了正殿之内,老老实实的跪到了神位前。 在殿内跪着的多为内命妇,以及诸亲王郡王之妃和公主,外加一些年少的皇孙们。 皇后因身体不适,早上来跪了半个时辰,就被皇帝下旨让她回去了。 所以正殿之内,理论上地位最高的元春,然后便是两位贵妃和皇妃们,再然后才是这些王妃公主。 但实际上,宁寿宫真正地位高的人,除了元春便是两位亲王正妃。 因为地位够高,宝钗和元春一样,可以自己找理由去歇歇,而不用跟旁人一样一直跪。 但实际上,从早上到现在宝钗只休息了两次,比起元春和陈芷要少了许多。 这一对比,就更显示出襄王府的孝心,似乎是要高于东宫和睿王府。 看向返回的元春,宝钗出言问道:“嫂子眉间不愉,莫非遇着了什么事?” “唉……不瞒伱说,跪了一上午了,我这腿实在酸痛得很,终究是比不上你年轻!” “嫂子芳华正茂,何须……” 看着这两人闲聊起来,一旁落单的陈芷心中不忿,但还是很好忍住了情绪。 朱老六你个王八蛋,第四道催还旨意都出京五天了,你特么爬也该爬回来了……陈芷心中破口大骂。 之前老六赖在凤阳,皇帝当然知道他什么心思,于是就接连下旨催他回京。 大概十天前,这厮就进了河南地界,正常来说四五天也就到京了,可这厮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本来磨蹭也没啥,可因为磨蹭没见到太上皇最后一面,这对朱景渊的声望无疑会有冲击,陈芷正是为这件事烦心。 此刻见元春与宝钗相谈甚密,她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给太上皇发丧举哀,对朝廷对京城都有极大影响,但所谓的影响其实也不是很大。 百姓要糊口还得干活儿,官员该当值还得做事,只不过多个个带孝守灵的差事。 转眼几天时间过去,迎春已被贾母安排出府,竟让其贴身丫头司棋相随。 这件事做得非常隐蔽,贾家上下只知迎春是去静修祈福,完全不知她是被送到了哪儿去。 当然,因迎春存在感不太高,也没几个人真关心这件事。 贾家上下,依然在为太上皇举哀,但大体上已经恢复了正常。 这日贾琏回到屋里,便径直找到了王熙凤,问道:“好端端的……二妹妹为何被送出府去?” 贾琏如今挂着五品散阶官,可因为军中实在无人提拔,所以只能在家里帮忙打杂。 作为荣国府对外的门面,贾琏对家里事务都说得上话,如今迎春被送走他自是要过问。 “不是说了,要为太上皇祈福!” “祈福府里也可以,何必非得送二妹妹去外面!”贾琏越发不解。 “外面清净,才好修行!”王熙凤只能如此解释。 “你们寻了那处地方?”贾琏又问道。 王熙凤本来在看账本,听到这接二连三的追问,遂抬起头说道:“你问这么多作甚,以往没见你如此关心这妹妹!” 端起茶杯,贾琏答道:“今日我问了几个管事,他们都不知二妹妹去了何处,我想着反常……这才多问!” “此事你就别多问了,反正也妨碍你寻欢作乐!” “可不敢乱说,如今国丧期间,谁敢乱来!”贾琏极为谨慎道。 “看不出来,你还懂规矩了!” 这一世的贾琏,因其候补过龙禁卫,因其到西北前线效过力,经历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 其中最让他警醒的便是,所谓的国公之后狗屁不是,在真正的军中实力派面前,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他这废柴。 那些领着实职的子爵伯爵,若非顾忌东宫几分面子,甚至都不会正眼瞧他。 神色郑重,贾琏说道:“这两年我变化如何,你总该知道一二!” 王熙凤倒也没再反驳,她确实感受到了贾琏的转变,近一两年他俩都没怎么闹别扭。 唯一可惜的是,王熙凤到现在还没生下孩子,因太劳累此前怀了两次都没能保住。 “二妹妹究竟怎么回事?”贾琏又问道。 “不是说了,清修祈福去了!” “送她的人是你安排,咱们夫妻你还要瞒着我?”贾琏语气严肃问道。 “今日你怎么了?好端端的说这些话!” 贾琏没理会这话,再度逼问道:“这件事绝不简单,有事你赶紧告诉我,否则我实难安心!” 而从王熙凤的神色变化,他也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 见王熙凤还不说话,贾琏直接站起身,怒气冲冲道:“若是你我夫妻离心,那往后再别说什么情谊了!” 眼看他真生气了,王熙凤也是焦急得很,脱口而出道:“老祖宗不让说!” “连我也不能说?”贾琏越发气愤。 随即贾琏一甩袖子就要离开,王熙凤连忙起身拉住了他。 “你别急嘛!” “我告诉你还不行!” 听到这话,贾琏脸上稍微好看了些,然后便被王熙凤拉回去坐下了。 随即王熙凤走到门口,冲外面吩咐道:“你们都出去,我跟二爷有话要说!” 几个小丫头不敢怠慢,于是便退到了屋子外面去。 “附耳过来,我告诉你便是!” 贾琏也不迟疑,当即便贴了过去,然后王熙凤便把情况告知了他。 “竟有此事!” 惊讶之后,贾琏遂看向王熙凤,问道:“当天你就告知了太子妃?” “嗯!” “这都已经三天了,太子妃还没有回复?” “没有!”王熙凤应道。 “一个字都没有?”贾琏又问道。 “没有!” “这就怪了,总该有个说法才是!”贾琏疑惑道。 “跟襄王府说过没有?”贾琏又问道。 “襄王殿下不在,跟谁说去!”王熙凤讥笑道。 “襄王殿下不在,王妃总在!” 王熙凤连忙劝道:“此事重大,太子妃还未回话,咱们可不可能擅做主张!” 贾琏说道:“既然重大,如何收场,也该有个说法,一直拖着算怎么回事?” 王熙凤无所谓道:“天塌了有高个顶着,左右有太子妃决断,咱们操心这些作甚!” 贾琏说道:“天塌了……可未必压不着咱们!” “你这话什么意思?” 有些事贾琏看得明白,比如在军中东宫靠不住这一点。 而经过近两年局势发展,他已隐隐约约觉得,东宫未必就能接得了大位,所以他一直为家族前途忧虑。 后来朝中斗争激烈,襄王屡经大浪而不倒,加之其在军中威望极高,也让贾琏对未来某些事有了判断。 不知从何时起,他就开始懊恼着,自家为何不能贴上襄王府。 而眼下,迎春的这件事,让贾琏看到了希望。 怀孕之事,不管是你情我愿还是用强,反正迎春怀上了朱景洪的孩子,在贾琏看来便可借此与朱景洪搭上关系。 若迎春在襄王府有了名分,那他作为朱景洪的“大舅哥”,在军中也就能抬起头了。 作为勋贵子弟,已经觉醒的贾琏,自然想继承祖宗基业,干出一番事业来。 于是乎,贾琏便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告诉了王熙凤。 哪知王熙凤听完,却是被吓得花容失色。 “你这是背叛东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