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我的发明有万倍增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电池制造成功,开始增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花费一晚上时间,在许芷晴的帮助下,叶风完成了对所有材料的测试。 回到军刀研究室,他又马不停蹄的写了电池零部件的申请。 还是和之前一样,早上提交,傍晚材料就送了过来。 不过这一次,叶风没再去实验室。 所有材料齐备的情况下,工作就只剩下组装。 将所有材料放到工作台上,叶风开始手搓电池。 按照电磁步枪和激光刀的电池舱型号,他要做是1号电池。 就是老式手电筒中放的那种足有三指粗的圆形筒状电池。 直径34.2;高度61.5。 这种电池的能量容量是2000毫安,不论生活还是军工都多有用到。 但这电量要用来支撑电磁步枪和激光刀显然是不够的。 叶风要做的,是将能量放大几十上百倍,再用系统去增幅强化。 电池最重要的电芯部分,常规的小型电池,中间就只有一根铅棒,能量小的可怜。 叶风用的,是通过系统知识做出来的完全固话的电解液。 这是动力电池中才有的材料。 如同现在发展势头正盛的电动汽车,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做正负极,中间再加入电解液。 如此制造出的电池,能量容量能达到150kh,能量密度方面,则有惊人的360h/kg。 这是和常规小型电池的毫安完全不同的计算方式。 但只需要知道,二者之间的电池容量不可同日而语就是了。 叶风要做的,就是用小型电池的体积,做出动力电池才有的能量密度和容量,甚至,超越这个数值。 稳定心神,叶风拿起部件,投入到了制作中。 电池的制造原理并不难,甚至连高中生都知道,但要真正将这东西做出来,涉及到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叶风在脑海中知识的加持下,将一个个部件按照顺序放置,调制。 正极、负极、隔膜、垫片、电流阻断装置…… 一件件不同的部件组合安装,从最开始的电芯,一点点成型。 过程中,叶风的眼睛一眨不眨,生怕哪个环节出错。 不断的组装中,电池一点点成型。 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三个小时过去,装上银白色的金属外壳,最后扣好正极帽,电池终于制作成型。 “呼!” 电池做完,叶风长出了一口气。 这玩意儿要做出来着实是个技术活,过程中稍微有哪个步骤出错,就得重新来。 好在,他一次搞定了全部。 将电池握在手中,这就是一节刚好能握住的柱状物。 搞定了这部分,叶风马上又开始制作起专门用于这一节电池的充电装置。 电池都做好了,充电装置自然也是简单。 花费一个小时,就做出一个简易装置。 将电池放在上面,插上插座,装置上绿色的指示灯亮起。 显示已经开始充电 叶风要确认电池可以使用没有错误才能进行增幅强化。 充电的过程中,叶风闲着没事,就拿出手机玩了起来。 打开逼乎,一个显眼的问题就出现在首页。 《京都材料研究院宣布开发出能让机床精度到达0.0014的算法,这对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按照推送机制第一个跳出来,就说明热度不低。 果然,下面的评论早已达到上千条。 叶风顺手点开,第一个回答跳出来。 “意味着国际上各个技术大厂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被打破了,意味着我国的机床也能迈入尖端行列,更意味着,以后国内的需求方再也不用去国外厂商面前低声下气!” 第一条回答比较简短,但是说的透彻,点赞也最多。 “谢邀,圈内人想匿了,说一下我初见这台机器时的震撼吧,有幸那天去了研究院,刚好遇上了叶风,也就是这台机器……” 第二条一上来就是以知情人的口吻叙述那天发生的事情。 叶风脑子稍微转动就猜出来了,当天在场的除了学院内的人外,外人就利龙来的几个技术人员,想必就是其中之一。 叶风大概看了下,内容无非就是对0.0014这个概念的科普,以及对叶风的吹嘘。 再往下,其他评论也不外如是。 这些都是机床相关行业内的人的交流,虽说专业知识占了大多数,但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吹嘘。 不少人还在抒发着对他的敬佩之情。 看着这些,叶风也是心中暗爽。 不得不说,圈内人的吹捧还是让人很有成就感的。 当然现在只是吹捧,过段时间恐怕就不止了。 因为电池一旦制造出来,造成的影响恐怕就不止于这种小圈子了。 到时候对各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将会是颠覆性的。 试想一下,一节巴掌大的电池,就能释放出堪比动力电池的电能,到时候真正达到动力电池体积的,电能又该有多强? 造出来不说别的,光是电动汽车行业,恐怕就会出现地震。 一台充电以后续航能力是百倍于其他电池的车,对车主的吸引力有多大就不必说了。 更何况,现代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少不了电。 眼下唯一还不确定的,是用新材料造出来的电池,容量到底有多少。 正思索着,滴滴滴的声音响起。 电池的电充满了。 收起手机,叶风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他从后面翻出各种工具,对电池进行测试。 指示灯亮起,说明电池在继续运转。 随后又从两边接入电极,测试电量。 当看到测电仪器上出现的数字时,叶风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79kh。 小小一节1号电池,拥有整整179千瓦时的容量。 堪比动力电池。 能量密度需要专业仪器来测试,暂时没有仪器,但叶风敢肯定,也一定是和动力电池不相上下的。 抛却动力电池上百公斤的重量,电量还能与之匹敌。 而这,还只是使用了材料,没有经过强化的。 叶风心有所想,已经对电池有了个大概的心理预期。 “录入。” 不再迟疑,叶风当即下达指令。 下一秒,面前工作台上蓝光亮起,将电池包裹。 不多时,叶风的脑海中响起提示: 【录入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