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6章 郭嘉设计赚汉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能不打仗自然最好,赵云笑着说道:“那好,你便听从奉孝的安排吧。” 张绣转向郭嘉,眼神坚定地一抱拳:“奉孝,你有什么安排,只管对我说来,我绝对全力配合!” “那好!” 郭嘉点点头,神情肃然地看着张绣。 “便请张将军从陈仓守军之中挑选出一千骑兵,作为南下的先锋! 若遇城池,张将军便上前叫开城门。 拿下汉中,张将军就是首功!” 赵云顿时双目一亮。 张绣是益州牧张济的侄儿,自己则为骁骑校尉,担任陈仓守将。 寻常人怎么也想不到,张绣竟然会舍弃一切,投奔夏国而去。 由张绣前去叫城,必然是一叫一个开! 听说不经一战就可以拿到首功,张绣脸上忍不住露出喜色。 他朝赵云抱拳道:“大王,我这就出去点兵!” 等到赵云点头应允,张绣就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赵云却想起,郭嘉早就对自己说过,昨晚那场酒宴他们全都不来。 不由得神色狐疑地看向郭嘉:“奉孝,你老实给我说,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着?” 郭嘉笑着朝赵云拱了拱手:“先前没有向大王坦白,实在是嘉之过错!” “哈哈哈~~”赵云心里高兴异常,大笑着拍了拍郭嘉的肩膀,“如果我连功过都搞不清楚,不就成了昏君了?” 郭嘉朝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大王,你可将那一千人直接编为一军,由张绣将军亲自统帅。如此一来,他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赵云沉吟片刻,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张绣初来,不但迫切想要立功,也迫切希望得到赵云的信任。 最大的信任,就是由其独领一军。 一千骑兵不多,不足以破坏夏军的升迁机制。 即使它们整体反了,也不会对夏国造成太大破坏。 所以,拿一千骑兵给张绣统帅,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赵云再度怀疑,郭嘉这家伙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因而,他刚才就让张绣去点选一千骑兵。 暗自抛开这些念头,赵云开口道: “张绣在汉朝的军职是骁骑校尉,那就将那支军队命名为骁骑旅。 骁骑旅为甲等独立骑兵旅,缺额以后补足。 为了提升战斗力,需要调一批正规军官过去。” 郭嘉聪明绝顶,马上知晓了赵云的全部意思。 将那一支骑军冠名“骁骑”,可以让张绣感受到赵云对他的极大尊重。 将骁骑旅编为甲等骑兵旅,则该旅满编后将有1600人左右。 还需要补充600人进去。 不出意外的话,这被补充进去的600人,绝对是对夏国非常忠诚的士兵。 在此之前,先调一批训导官进去,给那1000人洗洗脑。 郭嘉作为枢密副使,手中的权力非常大。 当即拿来玄武军军官花名册,在里面一番挑挑拣拣。 不一会儿,就调选出三十余人。 数目不多,很难引起张绣的重视。 赵云看到为首者的名字,就暗自吃了一惊。 吴兰。 第一期军校生中,此人综合排名前五。 加入玄武军两个多月,就被武安国提拔到了副总训导官的位置。 “奉孝,你想把吴兰弄去张绣军中?”赵云向郭嘉确认。 武安国就在旁边,一听就急了,慌忙说道:“不行,绝对不行。吴兰那小子是个好苗子,我都在向他学习呢!” “武将军别急!”郭嘉笑着摆了摆手,“我也是觉得吴兰厉害,这才让他暂时去张绣军中几个月。” “几个月?”武安国连连摇头,“最多一个月,不能再多了!” 赵云已然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张绣这支军队,乃是降军的一个模板,必须处理得漂漂亮亮。 军校高材生吴兰,已在玄武军中证实了能力。 将他借调到骁骑旅中,应该也可以很快做出成绩。 当骁骑旅的思想工作走上正轨,吴兰就可以功成身退,重返玄武军中。 “三个月吧!”赵云一捶定音。 想了想,又道:“吴兰的战术课也很不错,让他兼任骁骑旅的副将。” 夏国各军的副将,同样拥有指挥权和决策权。 只不过,当主将和副将处在同一场合之时,军队只听主将的命令。 这天傍晚。 赵云和张绣一起,率六千骑向南而去。 经过散关以后,队伍进入狭窄的山道之中。 这条道路,原是一条羊肠小道,秦时修整过,被人称为“陈仓道”。 陈仓道,是关陇地区进入汉中最好走的一条道路。 刘邦夺取关中,走的就是这条路。 因此,它又有“故道”之称。 但因北面出口有散关,往东又有陈仓城,这条道路很容易被人堵得死死的。 诸葛亮二次北伐,走的也是这条道路。 诸葛亮以巧计夺取了散关,最终还是被陈仓城阻挡住了。 张绣是陈仓守将,陈仓城和散关都归他管,陈仓道也由他监视。 张绣投降了夏国,使得夏国轻轻松松就占据了这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 用了两天半,六千人马方才出了陈仓道。 汉中的官道经久失修,大队人马根本无法高速奔行。 赵云不由得暗自庆幸。 庆幸自己有了郭嘉和戏志才。 正是他们两个,想方设法地策反了张绣。 又是他们两个,想出了让张绣入汉中诈取关城之计。 否则! 他的突袭之计,多半无法成功。 十月十一日下午。 风尘仆仆的一千人马,来到汉中郡郡治南郑城北门。 为首者乃是张绣,轻松地叫开了城门。 为免南郑守军怀疑,赵云与五千夏军骑兵在南郑城西北方五十里扎营。 张绣让副将吴兰率军进入城西的临时军营,自己则率十名亲兵前往太守府。 太守苏固热情相迎,顺便打听起张绣的来意。 “听说张将军率领着五六千精骑,可是益州某处发生了叛乱?” 这时候各地都少有道路,南郑乃是交通要冲,因而才成为汉中郡治。 从关陇地区南来,若要前往蜀地,必定路过汉中。 若是益州出现了大叛乱,张济搞不定,让张绣率张家私军前去相助,乃是十分合理的事。 张绣却摇摇头,递给苏固一卷文书。 苏固将其展开看了看,顿时神色微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