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2章 戏志才略施小计,为夏国揽二大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这……这这这……” 一向潇洒自得的徐干,这时候直接慌了神,眼神求助地看向陈琳。 却见陈琳满脸苦笑,轻轻朝他摇了摇头。 徐干顿时变了脸色。 想他长这么大,何曾吃过这种闷亏?! 他戳指指着戏志才,怒容满面地喝道:“志才!我们当你是好友,你却狠狠地算计我们,这是什么道理?” 戏志才不慌不忙,好整以暇地说道:“既然是好友,自当要把好东西拿出来分享。” 徐干眨了眨眼睛,一时张口结舌。 不是他拙于辩论。 而是戏志才的这一句话,根本就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作为名满洛阳的才子,徐干的脸皮一向厚得出奇。 经过陈琳的介绍,他结识了戏志才和郭嘉。 为了在戏志才这里理所当然地骗吃骗喝,他说出了戏志才刚刚所说的那句话。 他怎么也想不到。 戏志才竟在这里把那句话还了回来。 而且,拿出好东西的又是戏志才。 貌似? 他一直都在占便宜! 他个占便宜的,直接就站在道德洼地,有什么资格指责吃亏的人? 徐干心里郁闷得想要吐血,很想扑上去掐死戏志才。 “咳咳!” 陈琳轻咳两声,让憋得快要爆炸的徐干稍稍缓了一口气。 “志才,你既然挖了个坑给我们跳,肯定也准备了梯子,对不对?”陈琳满脸无奈地询问戏志才。 戏志才笑呵呵地说道:“这是自然!” 紧接着,他就把赵云面临的困难说了。 陈琳和徐干对视一眼,发现对方的脸上都满是苦意。 因为他们明白,戏志才想请他们拿点真东西出来。 这件事非常困难。 然而! 为了不砸招牌,他们就得全力以赴。 再说了! 两人在戏志才这里混吃混喝两三个月,对戏志才的能力和性格也有相当的了解。 戏志才看似挖坑坑了他们,却也是在提携他们。 按照他们对夏国的了解,夏国吏治清明,军力强大,百姓团结,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远远大于腐朽的大汉朝。 到了现在,夏国的一切已经步入正轨。 即使他们很有名望,也别想一来就在夏国当上高官。 虽然,两人都是洒脱人,官瘾都不算大。看書菈 但是,只要他们提出了有益建议,他们在夏国的立足之基就有了! 谁会拒绝未来的路更加宽阔呢? 总之,于公于私,他们都得好好干。 陈琳和徐干全都皱紧了眉头,仔细地思索起来。 由于思考得过于入神,徐晃进入书房,也没能惊动他们。 戏志才见状,朝徐晃暗示了一下,两人一起进入外面的院子里。 “大王要求,新编的那万余新兵,立即调往汉中驻守。”戏志才低声对徐晃道。 说话间,他取出赵云随信一起发来的调令。 徐晃双手接过调令,仔细检查一番,朝戏志才拱了拱手,肃然道:“没问题,我明天早上就出发!” 大军开拔,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 就比如,运输装备和宿营装备的车辆,必要的干粮,前出的哨探。 好在,夏国的军队管理制度十分先进,各方面都有专门的负责人。 大军主帅拿到调令,各方面就能统一行动起来。 一晚上的准备,应该可以把一切都准备好。 戏志才迟疑一下,低声叮嘱道: “公明! 汉中初定,切切不可行事古板,一昧怀仁! 若是坏人并不畏惧夏军,他们的胆子必将越来越大。 汉中之地,也就很难当稳下来。 大王是古来罕有的明君,却不是道德君子口中的仁君。 他提倡官府对自己人非常好,对敌人进行坚决的打击! 按照大王的要求,夏国官府中的任何人,必须永远站在大多数人一边。 你明白了么?” 这番话里,戏志才向徐晃提想了三件事。 第一件: 徐晃作为暂时驻守汉中的军事主帅,必须拿出魄力,严厉打击坏人。 这一点,是赵云的坚决要求。 第二件: 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 整个社会各阶层之中,数量最多的那群人,就是自己人。 反之,和这多数人作对的人,就是敌人。 第三件: 夏国的官员之中,如果有人站到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他同样是被打击对像。 这一条,戏志才说得有些含糊。 若是徐晃聪明,就能听得出来。 反之,如果徐晃听不出来,他未来的成就必将有限。 徐晃当然十分聪明。 他认真琢磨片刻,朝戏志才再度拱手,郑重道:“感谢副枢密使的提点!” 戏志才含笑点了点头,然后目送着徐晃大踏步离开。 暗地里,他再度感叹赵云的厉害。 徐晃这样的人才,不知赵云是如何打听到的。 都没有深谈过,就敢直接对其委以一军。 哪怕夏国的军队内部分权严重,主帅也很难造反。 但是,这种信重,真的是古今少有。 他转而又想起了其他人。 徐庶、张松、郭嘉、李通、武安国,以及他自己,以前全是无名之辈,出身也都十分糟糕,赵云却一眼就相中了他们,分别委以重任。 所以说! 赵云识人眼光,实在是非常妖孽。 当然,一些人被赵云提拔重用,最终却翻了车。 比如报纸上刚刚披露出那一批官员,其中竟然有夏国的创业元老向青。 报纸上,还提到了更早的情报负责人潭锐。 从能力上说,这些人都还不错。 但他们一朝得志,立即忘形弄权,实在是辜负了赵云的信任。 带着一些感叹,戏志才回到了书房。 却正好看到,徐干抬起头来,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戏志才明白,徐干大约是想到了某个办法,但那个办法并不能让徐干自己满意。 笑道:“不管办法好不好,且先说出来,我们一起议上一议。” 徐干一想也是,便道: “按照我对夏国的一知半解,夏军的战力很强,但夏国缺粮。 夏国有能力横扫关中之地。 但要想在短期内稳定关中,那基本不可能。 原因在于,夏国和天下世家豪强完全是势不两立的关系。 偏偏,关中的世家豪强多如牛毛。 受其控制的人,更是其数量的数十倍之多。 只要夏国无法把关中人全数杀光,就杜绝不了关中世家豪强们对夏国的仇恨。 所以,你们引贼宼入关,行借刀杀人之计,称得上高明。 至于你们那位大王,眼光也很厉害。 他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