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7章 一桩大冤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因为经常在外露宿,赵云便让人给他打制了一柄切肉短刀。 这柄短刀十分朴素,但在刀脊两面都刻着文字。 左侧是【御用】二字,右侧是【赵子龙】三字。 赵云将其抽出,将上面的文字分别展示给这个女人看,问道:“认得上面的字吗?那是我!” 女人那陡然瞪大的眼睛说明,赵云做对了。 “扑通!” 这女人猛然跪下。 “大王,我冤啊!” 这女人哭诉起来。 赵云柔声道:“地上凉,起来说吧。” 这女人一连向赵云磕了三个头,这才站起身来。 “你在田里干什么?” “挖田鼠,挖蛇。” “挖来吃吗?” “拿去卖。” “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以前有我的丈夫,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现在呢?” “丈夫被官府抓去做苦役了,女儿被官府强行收进了福利院。” “你家犯了什么事吗?” “不!我家没有犯事,是有人,有人想要强行侮辱我,我丈夫把那人打断了腿。官府不罚坏人,却罚我们!” 女人说到这里,情绪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显得有些崩溃,泣不成声。 赵云朝一旁的春香道:“你来问她,好生问清楚。” 春香点点头,过来把女人搀住。 赵云又向肖林示意一下,随即继续向前。 肖林安派拉索和春香一起,留在原地与那女人说话。 当赵云继续向前走了半里路左右,春香小跑着追了上来,向赵云汇报了询问结果。 那个女人名叫丽沙,家境优渥,长相美丽。 上月某日。 一个货郎来到丽沙家里,发现家里仅有丽沙和两个一岁的双胞胎,当即将丽沙扑倒,准备施暴。 危急时刻! 丽沙的丈夫马都里返回,当场打断了货郎的腿。 并伙同邻居将其送进官府。 却没想到。 隔日,巡察司派人进入丽沙家里,把马都里抓走了。 丽沙要求巡察司的人给个说法,对方说马都里故意伤人,情节恶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百姓有异议,可以向督察院申诉。 丽沙经常听报纸,也是懂得这一点的。 她就马上赶往督察院,进行了申诉。 一天以后,督察院给了丽沙结果。 马都里故意伤人,情节恶劣,处五年苦役,罚没全部家产。 对于这样的判罚,丽沙根本无法接受。 好在! 马都里在枹罕城中有个好友,那人名叫沙恩,是官方认定的开明商人。 丽沙就去找沙恩帮忙。 沙恩无能为力,就去求助大商人岂可修。 岂可修是个热心人,很快就动用关系搞清了真相。 原来。 被伤之人周雄,与父亲周黑娃原是职业乞丐。 夏国建立以后,周氏父子都成了靠山村的有地农户。 十月份以来,内阁大臣张松号召全国百姓吃苦耐劳,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周黑娃积极响应号召,没日没夜地苦干,当场累死在工地上。 张松得知这件事情,写了一篇文章颂扬周黑娃,文章被刊登在报纸上。 在张松的暗示下,靠山村为周黑娃立了“苦干碑”。 立碑这件事,同样被刊登在报纸上。 再之后,报纸还采访了周雄,把他也树立成了劳模。 也就是说! 周雄是内阁大臣张松树立起来的劳模,身上不能沾染坏名声。 既然如此,打断了周雄腿的马都里,就必须成为坏人。 事情非常荒谬,却偏偏成了事实。 考虑到张松在夏国的地位,以及入冬以来出现的三十几个全国劳模,岂可修果断地打了退堂鼓。 丽沙不甘心,直接去王宫门前哭诉。 结果! 巡察司马上带走了她,关了她两天禁闭。 等她出来,发现一对双胞胎女儿已被带走,被送进了福利院。 沙恩告诉丽沙,这是官府在警告她。 如果再敢上访,她的一对女儿就会有危险。 丽沙终于害怕了,从此不再上访。 而且。 她的事情在民间传得很广。 很多人都以为,她的敌人就是张松。 为免得罪内阁大佬,没有人敢雇佣她。 为了谋生,丽沙只能在野外抓些野味去卖。 肖林注意到,赵云在听了一半之时,眼中就闪过一道危险的光芒。 这代表着,赵云已经怒极。 事实上。 不只是赵云,旁边听了这个故事的人,全都生出非常愤怒的情绪。 他们都是武人,脑子里没有那么多蝇营狗苟。 在他们看来,在这件事上,夏国官府的表现简直称得上昏庸。 上到内阁,下到督察院,刑部巡察司,简直都在乱来。 众人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赵云,期待着他能拨乱反正。 而赵云要的,却不是拨乱反正这么简单。 因此。 听了这个故事,他暂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表面上看,这件事或有误会。 有人担心张松的名誉受损,或者内阁的某个政策受到挫折,于是就颠倒黑白地判了这个案子。 但是! 赵云却联想起了出发前听到的那些话。 罗秀儿说:国内的气氛有点不对。 海棠说:百姓们现在不怕好官,怕罪官。 丁梦云说:内阁为了推行一些政策,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张松要求国人忍受委屈,为大家舍小家。 把两边的事情关联起来,就能发现一个关键人物:张松。 张松明显是在推行愚民思想,恶民思想。 信了张松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苦死累死,死后最多得一块碑。 看透了张松的人,则会大力鼓吹张松的思想,自己却跟在后面大捞特捞,成为一个个恶棍。 赵云能够看透这一点,并不是他有多么聪明。 而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之中,什么事都发生过。 赵云当然不可能支持张松的行为。 道理很简单。 执行张松的这一套,最终就会出现一个阶级固化、人吃人的国家。 而赵云却想让全国百姓共同富裕。 为了这一点,他亲自督促,接连出台了相关政策。 九月底,出台了个人财产有上限的律法。 十月份,确定了九族在五代以内,只能有两代人为官或参军的律法。 十一月,再次强调功勋制度,将个人荣誉置于人生最求的最顶点。 十二月,夏国的官员陆续公布个人财产,并接受经调司的检验。 张松所做的这一套,简直就是在开倒车。 赵云感到很奇怪。 张松不是一个很蠢的人。 作为内阁阁臣,他不可能不清楚赵云的心思。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开倒车呢? ~~~ 感谢【小光的奇思妙想】的打赏! 才看到,更得不及时,抱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