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运竞斗:我每抽必中历史名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0章 太公垂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来了么,我们的好邻居~” “你们既然到这,就别想出去了的说。” 【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兄妹钻入河中,隐匿身形,整个空间里樱花乱舞,靡靡之声自水底不绝于耳。 【污秽生神】的连携特性显然已在生效,只见恶臭的河面上冒出他们生的第一个儿子,全身无骨,是一个水蛭般的怪胎,巨大的背上,拱起一个个肉瘤, 肉瘤炸开后,钻出了数量惊人的神子—— 大事忍男神,石土毗古神,石巢比卖神,大户日别神,天之吹男神,大屋毗古神,风木津别之忍男神,海神大名津见神,水户神速秋津日子神,速秋津比卖神, 另有一个个泡泡浮上河面,竟是【伊邪纳岐】身上搓出的皮屑,变成了八十祸津日神、大祸津日神等十一神。 脚盆国观众: “这可是我们的创世神哦,翻身把歌唱的机会来了吗?” “虽然论神祗我们打不过华国老大,不过神对人应该能赢吧?”看書菈 “雅蠛蝶,我不能接受自己是这种丑八怪的后代……” 数十人头在发出桀桀的笑声,让人既恶心又毛骨悚然,其中有一些女神在向姜子牙不停招着手: “来呀,华夏的老头,我们一起生一座海岛好不好~” 姜子凡失笑: “你们知道你们口中的‘老头"是什么分量么?大不敬!” 【伊邪那美】读取敌将信息,大惊失色: “【武庙之首姜子牙】, 武力:?, 智力:100, 统率:100, 魅力:100, (约前1128年~前1016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炎帝神农氏54世孙,尊称【太公望】,周武王尊之为【尚父】。 河南许昌人(一说山东日照莒县),商末周初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西周开国元勋,【武庙十哲】之首,华夏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 姜子牙少时家境败落,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酒,无碍终学得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之道样样精通, 武王即位后,拜姜子牙为国师,【牧野之战】中立下首功,被封为齐国之侯,都于营丘,成为齐国始祖; 姜太公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周王,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所作《六韬》传世,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姜子牙垂钓之地修建太公庙, 唐肃宗时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尊为【百家宗师】; 明代《封神演义》小说流行之后,作为主角的姜子牙更为民间广奉为神; 特性:数量过多,暂不一一列举。” 大嘤观众:“武庙十哲之首?我先跪为敬。” 罗马雅典国观众:“这居然是人不是神?” 脚盆国观众:“倒霉悲催的,这是有史以来最豪华的一篇简介了吧,怎么被我们碰上了……” 唯有伊邪纳岐在鼓励妹妹道: “怎么说都是个人类而已,不可能过得了我们这关……” 话音还未落,姜子牙在那根鱼竿上挂上无饵直钩,盘坐于河边, 地面边缘忽有兵气纷至沓来。 “叮~ 姜子牙第一特性【太公钓鱼】发动: 特性背景: 昔姜子牙年近七十,满头白发,仍怀才不遇; 听闻西岐有大贤,便在渭水之滨直钩垂钓,不为钓鱼,只钓王侯, 【西伯侯】姬昌见之,领群臣厚礼恭请姜子牙出山,成【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佳话; 特性效果: 召来西周开国英杰。” 姜子凡目视一尊巨大的国宝【武王征商簋】从天而降,将那株樱树生生瓦塌,悦道: “恭迎文武双王、周公旦!” 一彪大军凤出西岐: “【周文王姬昌】, 武力:73, 智力:97, 统率:90, 魅力:100, 殷商时为西伯,亦称伯昌,陕西省岐山人;周武王之父,周朝奠基者; 姬昌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广罗人才,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曾因崇侯虎向商纣王进谗言被囚,被迫食子, 在任五十年间,积善累德,教化推于南国, 晚年东进翦商,先后攻灭黎、邗、崇等国,为武王灭商打下基础, 后卒于咸阳,享年97岁,孔子赞其为【三代之英】。武则天称帝时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特性:【周易】。” “【周武王姬发】, 武力:93, 智力:90, 统率:96, 魅力:95, 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能战善战, 周文王崩逝后,姬发继位,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 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拜姜子牙为帅,讨伐暴君纣王,以5万破70万如破竹,是为【牧野之战】, 战后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开791年国祚,礼乐天下; 由于过度辛劳,姬发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因儿子姬诵年纪尚幼,便把辅政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了叔旦,不久驾崩; 特性:【武王封貔貅】。” “【周公旦】, 武力:86, 智力:99, 统率:92, 魅力:95, 姬姓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西周开国元勋,鲁国始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 封于曲阜,留朝执政;武王薨逝后,因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周公率师东征,平定叛乱, 周公执政明德慎罚,以礼治国,主持营建【洛邑】,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他的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后世历朝历代皆奉其为人臣典范; 特性:【周公之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