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运竞斗:我每抽必中历史名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 【东风快递】大宋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钓鱼城内, 姜子凡站在一片田野旁,环视四周,都是青青的禾苗,长势喜人, 在他的身边,是一名气质儒雅的学者, 丹凤眼,灶王肚,眼神看向哪里,哪里就仿佛被智慧照亮: “天选者,我刚刚算出了全城一年的粮米产量、渔获产量、器械产量、矿石存量,以及这些物资预计的库存流转率, 分别是……” 姜子凡听到这些数字有点头大: “等等,沈先生只需要告诉我,我们足够支撑多久?” “如果按照我所定制的方案优化的话,最低也能坚持30年。” “沈先生的计算确定准确?” “我沈某以我毕生所学起誓,误差绝不超过千分之一!” “这谁啊?牛皮吹成这样。” “我是不信,800年前的人有这样的算术能力?” “计算他懂算术,不可能其他生产环节他也能算清楚吧,隔行如隔山。” 系统播报华国出场名人: “【沈括】 武力:54, 智力:94, 统率:50,。 魅力:69, 生平简介: 浙江杭州人,宋朝神童、官员、科学家,官至知州、经略安抚使,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 无论数学、地理、化学、冶炼、天文、经济、军事、律历、音乐、书画、医药、都有深厚造诣, 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包罗万象,集古代科学成就之大成,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脚盆国数学家三上义夫对沈括极为崇拜: ‘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华国出了这样一个,我们脚盆国的数学家没有一个比得上沈括。" 后人为纪念沈括,甚至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特性:【科学全才】。 ”看書菈 华国大礼堂内,万人专家团无不惊叹: “天啊,我见过《梦溪笔谈》这本书,简直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石油】这个词就是他首先命名的。” “沈括究竟是人还是穿越者?” “全专业精通,这就是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吗"?” “中国达芬奇?呸呸…..达芬奇是罗马国的沈括。” “脚盆国数学家比不过我们华国数学家不是再正常不过吗?” “脚盆属民们,要交给我们国家的5%资源抽成上交了没?” “本次【试炼秘境】最后一员名人名将到齐,请华国参赛者善用并争取通关副本, 系统将在最后对每名名将的使用效果进行评分,并且产生奖励浮动。” 姜子凡看着附近一个个堆满的仓库,不禁欣喜: “钓鱼城的设计者们真是天才,有这么一座封闭式自循环要塞, 蒙古人想困死大家只能是痴人说梦, 史实上的钓鱼城要不是遇上罕见的连续三年大旱,能守到元朝灭亡都不是不可能, 而且自己还找来了科学大神沈括坐镇管理, 我现在简直就像在玩现实版的经营游戏《文明》系列。” “天选者!敌人有状况!” 忽然,姜子凡看见王坚骑着马急向自己奔来: “蒙古人在城北城墙外,搭起了一座瞭望台。” “瞭望台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搭就搭呗。“ “可是,这座的瞭望台和一般的相比太高了, 只要登上去,我们整座城内的一草一木,都被他们看光了。” 姜子凡和沈括对视一眼,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走!我们马上去看看。” 钓鱼城北城, 果然如王坚所说, 一座比城墙还高出五六米的瞭望台,隔着几百米远远矗立着。 沈括一见到就皱眉: “以这个高度刚刚好, 他们现在应该能对我们的城防、各处要点和兵力调动了如指掌。” 巨型瞭望台带来的强大压迫感,就像在羊圈的外面,放了一只比栏杆还高的巨狼,随时准备跳进来饱餐一顿。 “系统播报: 由于蒙军的窥视, 钓鱼城守军士气-40, 当前士气值:50。” “可恶,怎么士气又降了?” “蒙军好bt,有这么偷窥的吗?太不尊重人隐私了。” “哪里有粮仓,哪里有军械工坊,哪里有澡堂,全都被他们看精光了。” “???楼上关注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别慌,看看姜子凡接下来用什么方法破解。” 姜子凡决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应对: “王坚将军,把投石机拉过来,轰了这鸟玩意儿! 王坚一愣: “可是天选者,我们的投石机哪有这么远的射程, 算上落差的影响,能打个三百米顶了天了, 不顶用不顶用~” 姜子凡笑着拍了拍沈括的肩膀: “哈哈,王将军刚才那话说得,我们沈大家第一个不爱听了,是不是?” 启用沈括的特性—— 【科学全才】, 发动后所在部队的科学水平往后提高50年。” 沈括会意,立刻伏案疾书,又在工坊里忙活了大半天天, 终于在次日入夜时, 一台巨大无比的器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是后世所使用的一种攻城新锐—— 【巨型抛石机】, 可发射150斤重的石弹,据说由西域人发明的,后世称它【回回炮】; 特点是不用人力拉炮索,而是在梢端绑一块巨大的石块,在炮架上安装铁钩,钩住炮杆, 放炮时,只要把钩拉开,石块立即下坠,将炮梢压下,同时百十斤重的石弹猛然抛出; 既节省了人力,又增强了威力巨大,是古代投石机使用史上的一次一项重大改革,出现在元代。 王坚、辛弃疾等将领目瞪口呆: “回回炮?大是够大,可是真的顶用么?” 姜子凡狡黠一笑: “一发不顶用,多来几发呗,反正回回炮可以在我方城墙背面发射,别人打不着, 又或者,我们再给它加点料?” 说完吩咐工匠们在投掷的大石弹上包上了火绒。 “这是…..要发射火弹?” 王坚号旗挥动, 随着一声声震天的巨响,一颗颗火红的彗星划开黑夜,向蒙军瞭望台飞去。 辛弃疾忍不住咏词一首,形容这壮观的景色: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姜子凡接上下半句: “东风快递大宋版,它今晚,送温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