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运竞斗:我每抽必中历史名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叶琳娜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手中的套娃骰盅一层一层打开,最后出现的,是一个皇冠图案的骰面。 “由于【普鲁士国】俾斯麦的特性,可自动选派盟国的名将上场, 我方有一员名将被激活了。” 隆美尔一愣: “什么?我【铁血宰相】的特性,关你们【毛熊国人】什么事?!” 叶琳娜嘲笑说: “亏你还是【普鲁士国】名将艾尔温,隆美尔的孙子, 连历史都不好好学的吗? 不知道在你们普鲁士王国时代,我们两国是同盟状态,还共同瓜分了波兰、合作了对抗拿破仑的战争?” “哼,这么说,你也能蹭口汤喝? 不过,又能怎么样呢? 别忘你们【毛熊国】这轮可是还挨着惩罚的,【竞斗】中禁止男性名将出场。” 叶琳娜修长的眉毛倒竖如刀: “禁止男性又怎么样,不还有女性么? 小看我们毛熊国的女人?那可是很危险的。” 反驳完毕,叶琳娜当即宣告她出战的副将: “【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 武力:67, 智力:91, 统率:92, 魅力:90, 生平简介: 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也是该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在其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版图向南、向西大幅扩张,瓜分得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区,对奥斯曼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与克里米亚地区; 但在阻止蒙古旧部土尔扈特人东归华国的作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叶卡捷琳娜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当时的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第一强国,迄今仍是大多数【毛熊国】人心目中与【彼得大帝】齐名的英主,以及与华国【武则天】齐名的女皇。” 一位身材丰腴,仪表雍容大方的女皇手持权杖立于叶琳娜身前, 背后护卫着一排威风帅气的将军和大臣。 “听说普鲁士人竟然欺辱我国?本女皇第一个不答应!” 原本死气沉沉的【毛熊国】舆论瞬间回复生机: “是叶卡捷琳娜大帝!” “沙俄之光!【叶卡捷琳娜宫】的雄主!” “女皇既出,敌国跪拜!” 华国专家团成员:“谁是【武则天】?我们华国怎么可能也有女皇?” “【叶卡捷琳娜大帝】特性——【牌手】; 特性背景: 有日叶卡捷琳娜大帝看见侍从们正在宫中打牌,立刻命令其中一人起身,然后自己坐了下来接手继续打。 特性效果: 当对手在场名将数量大于2人时,随机踢走一人。 受【俾斯麦】增幅后效果为: 当对手在场名将数量大于两人时,随机踢走一人,己方阵营抽取一人上场。” 这下【普鲁士国】国民炸了: “怎么搞的?怎么还帮对面阵营加人了?!” “加人就算了,还要给对手增幅,倒霉~” “穿刺公增幅后是随机穿死两人,这女皇增幅后是踢走一人再抽一人,怎么感觉我们还亏了。” “隆美尔行不行啊?” “【普鲁士】原住民这么弱鸡吗?还不如换我这种偷渡进来的难民上。” “【叶卡捷琳娜大帝】特性【牌手】效果生效, 当前普鲁士国场上名将数为:3 【红胡子巴巴罗萨】、【俾斯麦】、【穿刺公弗拉德三世】 将从三人中抽出一人踢走。” 【华国】和【毛熊国】两国观众议论纷纷: “挺强啊这特性。” “这增幅如果是踢走两人就好了 “最好选到踢走红胡子,直接获胜。” “踢走穿刺公也可以,这样对方就没有能直接进攻到我们主将的特性了。” “最不济就是选到俾斯麦,他的特性已经使用完毕,就算踢走他,效果也不会再收回。” “这毛妹的运气肯定没有姜子凡好吧?不要乱来啊!” ….. 果然,说什么来什么,叶卡捷琳娜大帝从手中三张扑克牌中抽出一张, 牌面图案正是【铁血宰相俾斯麦】。 隆美尔第一时间大笑: “哈哈! 蠢女人,你踢,随便踢, 只要穿刺公还在,就不怕刺不死你们丫的!” 弹幕评论也满是失望: “不得劲儿呀,咋抽了个不好使地~” “还以为可以直接赢了,白激动一场。” “楼上别这样,起码我方人数多了一个,穿刺公杀死我方主将的几率也下降了。” 叶琳娜脸带歉意地看向姜子凡: “抱歉,我们国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还是无法翻盘, 接下来还剩下孤注一掷的一抽,只得拜托姜先生了。” “孤注一掷?我觉得这是子凡神擅长的范畴。” “坐等姜子凡神抽。” “我提前毫无波澜~” …... 隆美尔不耐烦地向系统发飙道: “系统你还在等什么?! 赶紧让我的【弗拉德三世】特性弄死对方啊, 我国稳赢的局!” 系统不悦地说了句: “【叶卡捷琳娜大帝】增幅特性尚未使用完毕, 请【华国】和【毛熊国】一方多抽取一员名将上场。” 姜子凡拿起青铜骰盅,: 之前【普鲁士】和【毛熊】两国的一顿操作,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因为, 一个必胜的组合,早已在他脑中备好。 随后抽将结果揭晓—— 【客死他乡寇准】. 武力:63, 智力:90, 统率:81, 魅力:91, 生平简介: 北宋初名相,与包拯是同代之人,华国史上刚强正直、不畏权贵的谏官, 但也因为人太过正直,得罪了不少奸臣佞臣,晚年因被歹人诬告流放岭南,在今天的广东雷州去世, 传说寇准去世当日东京城阴雨连绵,宋代民志《翰苑名谈》记载—— "寇准卒,有人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阎罗处政"。" 此后东京百姓多在家门口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字样。 特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