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1章 风起,刺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要是没有李主任提议,聂书记也不会想到把这个就得电视机从轧钢厂里卖给刘光奇。 当然不是说聂书记不看好他,而是聂书记大概也想要,只不过没想到他这一茬。 所以刘光奇最先应该感谢地就是李副厂长。 而且他和李副厂长也是最亲近的,有什么事情找到他,李副厂长也是二话没有直接帮忙了。 两个人也算得上是臭味相投。 一个把厨房里的刘兰弄上手了。 一个把秦淮如给弄上上手了,只不过,秦淮如野心比较大,最后自己离开了刘光奇。 然后有缠上了傻柱。 其实认真算起来,两个人的爱好差不多,都有着建安风骨。 再说了,要是没有李主任出头,聂书记打辅助,这电视机还真就不容易轮到刘光奇。 公家的厂子里,论资排辈特别的严重。 前面排着的比刘光奇资历老的还有着不少呢。 虽然刘光奇有着不少功劳,但是要是没有人牵头。 自然是不必多想了。 可是如今电视机到底是到了刘光奇的手上, 自然刘光奇要承了李副厂长的人情,当然聂书记的也不能忘了。 否则的话要是没有他们两个,别说电视机半价拿走,就是全价都不一定轮得到他。 此时看到王翠花伸手仔细的摸了摸旧电视机。 刘光奇就将后车座上绑着的电视机拿了下来,放到了王翠花的怀里。 “妈,你抱着吧,不用怕坏了,这东西皮实着呢。只要不摔了,砸了,它基本上是不会坏的,顶多里面的原件老化,不灵敏了而已。 如果,零部件什么的老化了,我就去找零件厂换一换照样好用。” 二大妈王翠花突然被刘光奇把旧电视机塞到了怀里。 给唬了一跳。 手忙脚乱的赶紧抱紧了电视机,死死地不撒手。 甚至旁边三大妈想要摸一下都不行。 生怕给弄坏了。 知道听到刘光奇说,这东西不怕坏,这才放松了一点,不过依然是紧紧地抱着电视机。 二大妈王翠花,一马当先,向着家里走去。 后头跟着院子里的大妈,小媳妇之类的,亦步亦趋,紧紧跟随。 这把刘光奇看的哑然失笑。 随后也跟着回了家。 回到家里的时候,刘光奇看到二大妈把电视机搬到了自己分配的那两间房子里了。 刘光奇赶忙又将电视搬回到自己父母的房子里。 “光奇,电视放到你自己那屋里就行了。” “我们两个都老了,也用不到这个新奇的玩意儿!” 刘光奇脸色一板。 “妈,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做年龄大了用不到这个新奇玩意儿。” “就把电视机放到你们两老的房间里,我作为儿子,要是想要看电视,难不成您二老还能不让我看了?” 王翠花连忙摇头道:“那怎么可能,你可是我们最喜欢的大儿子,我们怎么会不让你看呢?” “可是,这电视机是你买的,不放在你那屋,放我们这屋算是怎么回事?” 刘光奇这才笑着道:“妈,这话你可就说错了,咱们母子,还分什么你我啊?” “我作为儿子,买个电视机孝敬孝敬父母怎么了?” “谁还能说出什么错处来?” “所以,我决定了,这电视机就放到你们老两口的房间里,我要是想要看了,就来你们房间看不就行了么?” 王翠花还想要说什么,直接被刘光奇给打断了。 随后刘光奇推着王翠花进了屋里。 刘家屋子外边聚集的大妈们都是一脸羡慕的看着王翠花。 “他二大妈,你们家光奇也太孝顺了。” “就是啊,要是我儿子能你有你们家光奇的十分之一,我做梦都能够笑醒了。” “哎,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 甚至还有大妈,嘴里嘀咕着。 “难不成真得跟二大妈家学习一下?要不人家刘光奇怎么就这么能耐,这么孝顺呢?” “我觉得是得学一学,咱们自己家的孩子,气都能气饱了。” “可不是么,我看咱们是得学一学。” 此时有脑子清醒的,赶紧劝道:“还是别学了,咱们可不是二大妈家,没人家那种能耐。 再说了,人家刘光奇从小到大就没把刘海忠打过,一直都是人家夫妻俩手心里的宝贝。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三大妈附和道:“嗯,小李说的对,咱们可是没有人家老刘的能耐,人家老刘没当车间主任之前,就是七级锻工,一个月八十多块钱。 现在当了车间主任,一个月百来块,人家不差钱。” 就在他们议论纷纷的档口。 刘光奇已经把电视机按在了的老刘家两口的客厅里了。 “快看,刘光奇把电视机给安装好了。” 一个眼睛特别尖得的妇女看到了这一幕,赶紧呼喊了一声。 众人听到以后,赶紧将视线通过开着的窗户,还有门扉,向着老刘家两口屋子的客厅看了过去。 南锣鼓巷住着的大多是附近红星轧钢厂的工人阶级。 干部大多是分的楼房。 极少有人回想刘光奇一样用楼房换四合院大杂院的房子。 而工人阶级没人脉,没实力,更加没有经济能力去买电视机这个才出现几年的新奇物件。 所以每个人都是好奇满满的。 刘光奇家的旧电视机大概是整个南锣鼓巷的第一台。 如今还只是在院子里引起一番波动。, 等到今天晚上工人们都下班以后,大概整个南锣鼓巷就要震动了。 毕竟没有几家有电视机可看。 每一台电视机都会引起老百姓们的热议。 所以,老刘家老两口的家里就变得很是热闹了。 王翠花看着家里门前,窗前围着的院子里的邻居们,满脸的骄傲。 一副你们家的孩子有我们家光奇孝顺吗? 不过邻居们也没盯着二大妈看,反而是瞪大了双眼看向了电视机。 第一代的电视机比较小巧玲珑, 所以邻居们都看向了电视机。 一个个的都新奇不已。 都想着以后,晚上没事情的时候,就找个什么理由来老刘家蹭一蹭电视看看。 这不比看电影要划算多了,还不用花钱买票。 不过这年月电视机也没有几个台。 早上八点开始,晚上九点或者十点,最多十一点钟就没有台了。 再加上礼拜二还停台一天。 因此一大早上打开电视机也没有台,可能连画面都没有,竟是些雪花。 等到刘光奇调好了电视台以后。 还围在刘家门前,窗前的邻居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呼! “哎呦,出人了?” “这电视机还真出人了,你说他们在那么小的电视机里是怎么说话的?” “去去去,瞎扯淡,你怎么不问问,他们都那么大的人了,是怎么钻进电视机里面的呢?” “哈哈哈......” 一番打趣直接引爆了氛围,所有人都是在哈哈大笑。 二大妈王翠花也不在绷着自身的姿态了,跟着呵呵笑了起来。 刘光奇跟着二大妈看了一会六十年代的电视节目。 看了个新奇,这才起身出门骑上自行车,向着红星轧钢厂而去。 刘光奇虽然走了,可是家里王翠花还在,自然电视机也不会关闭了。 再说他们家还不至于怕要这几个电费钱。 于是那些大妈小媳妇,还有一些小孩子们就进了刘家打算蹭一蹭电视看看。 而二大妈王翠花到是没有撵走他们。 专门在电视前面留下了一小块地方,然后到了他们家后面的那个院子里叫来了郑老太太和郑娟。 当然也没有忘记叫来了娄晓娥,其实二大妈人老成精,早就发现刘光奇和娄晓娥之间的端倪了,不过终究是自己的儿子占了便宜,那就悄悄的吧。 娄晓娥作为娄青山的女儿,也算是娇养着长大的,虽然国内电视机五八年才出产。 可是作为富贵人家的小姐,不缺钱,当然早就看过电视了。 甚至他们家之前还有着一台电视机。 不过最近风头不对,就都给捐出去了。 不过既然王翠花作为刘光奇的母亲,都已经来到家里邀请她去看电视了。 娄晓娥自然是欣然前往了,她也不可能去拒绝王翠花的好意的。 ........ 等到刘光奇骑着自行车回到轧钢厂的时候,工人们还都在吃饭。 不过有些吃的快的工人都已经吃完饭出来了。 刚好刘光天和刘海忠就是吃的快的。 刘光奇刚把自行车停好,向着办公楼走去的时候,就碰到了刘海忠带着刘光天出完饭出来。 刘光天看到刘光奇,一脸的兴奋莫名,仿佛是乐高了一样。 “哥,你真买了电视机了?” 看着刘光天满脸兴奋的样子,刘光奇神色古怪,只不过是买了一个电视机而已,而且还是轧钢厂退下来的旧电视机,至于这么兴奋么? “光天啊,不过就是个电视机而已,别太激动了。”. 刘光天道:“哥,我能不激动么?那可是电视机啊,很可能是咱们南锣鼓巷的第一台,咱们就等于是南锣鼓巷第一家拥有电视机的人家。” “说出去多气派啊?别人都得羡慕死咱们了?” 看着刘光奇还是不太以为意的样子。 刘光天赶忙说道:“哥,你要是不信的话,你问咱爸,你看看咱爸激动不?” 说着就把话头递给了刘海忠。 刘海忠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光奇啊,你买回家的电视机好像确实是咱们南锣鼓巷的第一台电视机,无论什么,第一总是了不得的,那是一个荣誉。“” 刘光奇看着刘海忠道:“我说爸,就是厂里淘汰下来的旧电视机而已,我说您至于么? 怎么还跟光天这个大小伙子一样激动呢?” “什么叫至于么?当然至于了。” “咱们厂里的干部里面都有很多人家都没有电视机呢,你却从厂里买下来了电视机,这代表了什么,那是证明了你有能力,有人脉,我作为你你爹,还不行我高兴高兴了。” “行行行行,您能怎么高兴,就怎么高兴,我都没意见。” 刘光奇大概是忘记了,这时候人们见个电视机那可是跟见了宝贝一样, 跟后世可是极大的不同,后世不说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吧,那也是九成人家都具备的。 下午,在厂里划水了一下午。 到了时间就按点下班,下班之前还是跟王建设他们仔细的嘱托一遍,一定要盯死了曲奇和李有田他们,时刻的在后面催促着他们。 但是也不要让他们发现了。 ........ 晚上,刘光奇回到家里以后。 家里的电视机还开着呢。 许大茂,娄晓娥,郑娟,郑老太太,郑光明,还有院子里几家的孩子都在屋子里。 虽然开了一下午,而且电视机也挺吸引二大妈王翠花的。 不过王翠花还是按时按点的做好了晚饭。 一点都没有耽误家里人吃完饭。 他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是端着晚饭坐在了椅子上边吃边看电视。 许大茂还特意带了一只肥硕的成年老母鸡,来到了刘家。 看到刘光奇回来了, 许大茂放下碗筷跟着打了一个招呼。 结果看了还没一会儿,突然就黑屏了,家里的点灯也是不亮了。 这时候二大妈一拍额头,道:“哎呀,我忘记了,今天街道通知了,晚上要停电来着,我都给忘记了。” 得了,这下好了,都看不成了。 六十年代的时候,电费贵,当然供电也不太稳定,因为利用效率低。 停电了以后,大家就都散开了,各回各家去了。 ........ 外边刮得风越来越大了, 路上的行人们也是紧了紧穿着的衣服。 如今快要靠近六五年的年底了。 四九城有些学校都已经停课了, 刘光奇上班的路上也能看到一些带着红袖箍的小兵。 个顶个的气势高昂。 实则在刘光奇看来,都是些乌合之众。 不过谁让他们高举大棒呢? 刘光奇忍不住叹了口气。 “真是多事之秋啊。” 不过也没什么事情,自己家里那可是红的发紫。 自己是部队军官转业回到四九城的。 自己家的成分也是贫农。 老爹和二弟还都是轧钢厂的工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