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2章 一念千山,一别永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看着即将被拆毁的明堂,李白喟然长叹。 万邦来朝,繁盛不歇,洛阳的牡丹年年都会开,东都的明堂却再也才看不到了——就像那一年在碎叶城里牵他手的牡丹姐姐,再也找不到了…… 想到这里,李白不由潸然泪下。 一念千山,一别永远——自从碎叶一别,当年的懵懂孩童,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而他无数次的追寻,无数次的寻找,从长安到洛阳,从却从未找到过牡丹姐姐的踪迹…… 说来李白对洛阳的最初印象,就是源自幼年时牡丹姐姐的描述——东都的七天建筑,洛阳的满城天香,都曾让他无比神往…… 现在盛极一时的天枢、明堂都不在了,但牡丹姐姐在他心里种下的那粒种子却早已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如今他已名满天下,冠盖京华,可牡丹姐姐再也看不到了…… —— 离了明堂,惆怅满腹的李白,不知不觉来到北市。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金樽蕃酿、胡姬侍酒——不管是迎风招展的鲜亮酒旗,高鼻大眼的婀娜胡姬,还是扑鼻的酒香,激昂的胡乐,都让李白精神为之一振,惆怅一扫而光…… 这酒肆里有文人墨客,达人显贵,也有渔夫樵翁,贩夫走卒,他们或推杯换盏,或借酒浇愁,酩酊醉态里尽是人生百态。 而它也成了李白在这红尘俗世的流连之地。 或许是遗传了父亲的酒量,李白更是嗜酒如命,日日离不开它。 享乐有它,欢聚有它,送行有它,离别有它——高兴了,猜拳行令,不醉不归;伤悲了,借酒消愁,天旋地北。或仗剑天涯,或举杯邀月,豪迈恣意间,物我两忘,神游天外,一篇篇绝世佳作也挥毫而就…… 不过,今日的李白不想舞文弄墨,只想一醉方休。 胡人豪爽,胡酒醇烈,如花的胡姬更善于劝酒助兴,今日的李白很快就醉了。 弦管锵锵,舞姿曼妙,看着胡姬娇媚的笑靥,醉意朦胧的李白像是回到了碎叶城的时光——碎叶城里,有日日醉酒的严父,有温柔敦良的慈母,还有一位灿若明月的牡丹姐姐…… 因为年幼,李白对碎叶镇的记忆,除了牡丹姐姐的容颜,就只有一些模糊的片段。 或是自家布庄的人来人往,或是千金医馆里的幽幽药香,或是牡丹姐姐馨香温软的怀抱,或者医馆门前盛开着的那几株牡丹…… 时日久远,岁月蹉跎,就连牡丹姐姐的容颜都已经模糊不清,朦胧成了一轮皎洁的明月。 但也正因如此,思念为之拉长,那些模糊的记忆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加工,在他的醉意里反复发酵,愈发带着一抹绮丽的色彩…… 不过,不管记忆如何模糊,有一日的情形李白却永世不忘——就是他三岁生辰那一日。 那一日,牡丹姐姐和三郎哥哥带他一起逛着碎叶城,因为街道人杂,他骑在了三郎哥哥的头上看杂耍百戏; 那一日,牡丹姐姐忽然一反常态,告诫他用心诗书,勿玩物丧志,还说她会在洛阳等他; 那一日,困乏的他沉沉睡去,醒来之后再不见牡丹姐姐的身影,床头只有她给留下的文房四宝; 那一日,年仅三岁的他初尝了离别的滋味,从此生命里总有惆怅如影随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