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年轻气盛,急于求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对于妙常的嫉妒,忙于钻研医道的牡丹毫无察觉,也根本不知道那对金钗的存在。 直到这一天,武延基又过来了。 此时,已是秋高气爽,武延基照例带了不少的香烛灯油、米面等物,一股脑的送进了玉清观。 因为每次都是打着武夫人的名义捐助布施,牡丹也不好说什么,感恩之后悉数收下。 这一次,她照例请武延基小憩喝茶,因为她想打听一下天枢的事情。 眼看入了秋,天枢工程也进展了两三个月了,也不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况…… “殿下,听说神都之内,正在营建天枢,不知道进展如何?” “牡丹,你还关注这个?我倒是没太在意,听说是叔父负责的,回去我好好问问他。” “哦……不用问,我就是随口一提。” 牡丹赶紧拦下,她可不想徒生是非。 “来尝尝这茶,是我春日里从山上采来,自己烘制的。” 牡丹说着,帮武延基斟上了茶。 武延基看着牡丹冲泡出来的淡黄色茶水,灿然一笑,双手小心的端起来,细细的品着牡丹沏的茶。 他觉得用壶泡茶的牡丹实在是太特别了…… 其实时人盛行煎茶,讲究三沸,第三沸煮的才是茶。 而且,还要放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一起煮…… 不过,牡丹沏的茶,初尝清淡寡口,却回味甘甜,让人口齿留香,就像她本人一样,不声不响,却又沁人心扉…… 眼看一壶茶要喝完了,武延基知道牡丹怕是又要下逐客令了。 他可不想这么快就离开,只得绞尽脑汁想着话题。 牡丹一直淡淡的,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有刚才问到了天枢。 既然牡丹终于主动和他聊起这个话题,虽然他并不太清楚,也要接着聊下去。 想到这儿,武延基主动又提到了天枢。 “对了,说起天枢,前些日子我路过端门口,似乎看到了几个巨大的熔炉,正在锻造铜铁。听说天枢就要建在那里……” “是吗?建在了端门口?” 牡丹一听到天枢,顿时来了精神。 “嗯,整个道路都被工部占用了,我们路过哪儿都不让靠近。” 武延基说到这里,有些愤愤不平。 “听父亲说,新任的冬官侍郎年轻气盛,急功近利……” 牡丹听着,笑而不语,一时也不好说些什么。 “对了,牡丹,春日那次梁王西征凯旋,你不是也去了?听说冬官侍郎就是那个副将……” “嗯,我知道,他叫薛林远。” 既然武延基说到这里,牡丹也不好再隐瞒,反正她免不了还要向他打听林远的消息…… “你认识他?” 看着武延基单纯的眼睛,牡丹知道武承嗣什么都没给他说。 所以,牡丹也不好说的太明白,只得搪塞了过去。 “算是旧友吧,之前东宫修缮宫室,就是他负责的。” “哦,原来是这样。” 武延基虽然不知情,还是有些小小的醋意。 因为那个薛林远可是玉树临风,年少有为,比他风光多了,牡丹竟然认识他…… “对了,殿下,那天枢年前能完工吗?” “肯定不能。” “为什么?” “据我所知,工部一直缺工少料。你想,那么大一根铜柱子立起来,要耗费多少铜铁?如今,天下的铜铁都汇聚到洛阳了,听说还在到处征集……” “对了,我来的路上,还看到官兵们在民家搜寻农具呢……” “是强制征集?不是拿钱置换的吗?” "置换?整个洛阳城哪里还有铜铁让官府置换?农具都快被搜刮光了……从外地征调也需要时间,可是工部等不及啊!所以我说啊,那个薛林远太急于求成了,” 武延基说着,摇了摇头。 “再加上叔父也是个急性子,这两人凑在一块,全洛阳都快留不下一块铜铁了……” 牡丹听着,神色忧戚,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她想起了前些天发生的事情。 那日午后,山上有位樵夫不慎受伤,终于有人路过发现,赶紧寻来道观寻求帮助,牡丹和杨真人就赶去救助。 闲聊间,樵夫说自己在这山上已经等了大半天,才好容易遇到另一个樵夫。 杨真人也觉得奇怪。 因为到了深秋,樵夫们都要伐木、烧炭,为过冬提前准备。 往年这个时候,这山上的樵夫三三两两的十分常见,可是今年山上樵夫都很少…… 询问之下,她们这才知道,原来最近官兵强制征集铜铁,连樵夫们的斧头都被强征。 虽然多少也会给一些散碎银两,可是那是樵夫们吃饭的家伙,谁愿意就这么丢了? 更有甚者,遇到一些不讲理的官兵,一点银两也没有……搞的大家民怨沸腾,更是对所谓的天枢工程十分不满。 不过一根毫无用处的大铁柱子,就要把他们赖以为生的农具收走,以后谁来耕田,谁来伐木? 听着樵夫们满嘴的怨言,当时牡丹心中就觉得不妥。 林远是这个工程的主导官,这件事也不知道他知情不知情…… 当时她还抱着幻想,觉得或许只是个例,现在看来竟然是真的了。 牡丹不由的想起了周真人“吉凶难测”的那句话。 —— 看牡丹神色忧戚,武延基有些不忍,又忍不住开导起了牡丹。 “牡丹,你不用担心,这次回去我去叔父那里看看,有消息就过来告诉你。” “有劳殿下了。那薛林远是我故人,若有什么消息还望提前通报……” 牡丹知道武延基的心肠并不坏,也就嘱托了一句。 她也想让武延基知道自己心有所属,知难而退。 不过武延基泽正是一腔热情,哪里听得出牡丹话里的意思,欣然答应了下来。 “放心吧!那薛林远跟着叔父,肯定没事的。” 眼看一壶茶尽,两人又没话说了,牡丹准备送客,武延基赶紧又扯起了话题。 “对了,牡丹,上次我送你的卧具,你还喜欢吗?” 问起这个,武延基有些害羞,因为他觉得牡丹只要接受了东西,就是接纳了自己的心意。 “哦,挺好的。” 牡丹有些奇怪,不过是一床卧具,她不明白武延基这忽然的羞涩,因何而来…… “那就好,那对金钗是我特意托了太平公主,请她府上的老师傅打造的,据说手艺比宫里都好。” 牡丹诧异地听着,忍住没有发问。 金钗?什么金钗?武延基肯定是不会说谎的,牡丹似乎明白了什么…… “牡丹,虽然你现在还不能戴,不过应该快了,我看两位小公主身体越来越好了,等她们回宫,你也该还俗了……” 后来武延基又说的什么,牡丹完全没有听进去。 她在回忆上次的整件事情…… 看来武延基一定是把金钗混在了卧具里,而卧具是妙常分配的…… 她自始至终都没见过金钗的影子,肯定是妙常藏起来了…… 其实对于一对金钗,不管再高贵精美,牡丹也不稀罕,何况是武延基送的东西。 说实话,她在宫中待了几年,什么好东西见的太多了,何况她如今在道观,根本用不上那些东西。 平日里,若不戴道观,一根木簪足以。 但是,眼下,她必须找回这会金钗,因为她不能欠下武延基的这个人情。 在大唐待了这么久,牡丹很清楚,男女之间,金钗送人,就是揭发定情之意。 这对金钗,她是万万不能接受,一定要退回武延基的。 不过,她不想让武延基知道,道观里还有这种事情。 所以,牡丹当时并没有说破,只是敷衍了几句,也就送客离开了…… 送走了武延基,牡丹直接去了仓房找妙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