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杀气腾腾,剑指东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殿之上,暗流涌动。 虽然武则天对牡丹之事并不想深究,但立功心切的来俊臣却丝毫不觉。 这些天,他积极筹谋,费尽心力,为的就是此刻的表现。 而来俊臣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为陛下排除异己、威慑朝臣,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来俊臣太懂武则天的疑心,因为谁忠谁奸并没在脸上,为了不使一人漏网,宁可错杀千人。 而这样的硬活,只有他能做,因为他有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本领。 这些年,他专门以诛杀大臣为功绩,为武则天的称帝之路竭心尽力。 可以说,杀的大臣越多,办的案子越快,他的官职也就升的越高。 只是如今,离女皇称帝已经过去四年,朝堂逐渐安定,四海臣民归心,他已经很久没有办过一件震动朝野的案子了…… 昔日那些李唐旧臣早就被他杀戮殆尽,即使还残留几人,也都不在高位,平日里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并没有多少搞头…… 随着这场杀戮接近尾声,来俊臣感受到了一种危机,自己或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尤其是六道使一案之后,朝堂上下对酷吏怨声载道,陛下也就听从民意,处理了一批酷吏…… 也许是来俊臣用起来得心应手,武则天并没有对他下手,还将他升为御史中丞,加以重用。 来俊臣知道,作为替陛下杀人的尖刀,朝堂过于安稳,他就没有价值了…… 所以,他必须制造出一些动静出来,而且是大动静。 惩治一些无关紧要的官员,根本显不出案件的分量。 他要干一件大事,一件轰动朝堂的大事,让陛下再度发现他的能力…… 而陛下如今最在乎的,无非是太子之位,无非是群臣归心。 她忌讳那些大臣和皇嗣结交,更怕他们反武复唐。 所以,这次大案的主角,必须得是皇嗣武旦。 对于皇嗣,他曾经出手一次,眼看就要得手,却因为一名乐工的剖腹明志,让他无功而返…… 这一次,自己再也不能失手了。 正好这几年武承嗣对太子之位如痴如迷,费尽心思,一直伺机打击东宫…… 随着裴伷先的出现,林远之案的契机,两人是时候再度合作一把了。.. 尤其是知道那东宫少傅武牡丹,竟然是裴炎之女,来俊臣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这真是,天赐良机。 要知道,对于武则天来说,谋反可是她的逆鳞,谁触谁死。 不管是前太子李贤,还是前宰相裴炎,还是前驸马薛绍,只要牵扯到谋反二字,几乎都是必死无疑。 如果坐实皇嗣谋反,不但自己立了大功,还送了魏王武承嗣一个大大的人情…… 毕竟武旦倒台之后,这太子之位肯定非武承嗣莫属了…… 所以,来俊臣为了武牡丹一案,早就在证词证据上做了充足的准备。 对他而言,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本就是专长,何况这一次,东宫和裴家兄妹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一些死无对证的地方入手,半真半假,添油加醋,正是栽赃嫁祸的关键所在。 —— 所以,即使武则天并不主动追问,来俊臣还是再次呈上了案卷。 上官婉儿接过去,展开在御前,不过武则天紧皱眉头,显然并不想去看。 看陛下今日似乎心情不佳,武承嗣也谨慎了一些。 他一时之间也不敢一口咬定东宫皇嗣就是幕后主使,而是一步步演绎推进,把疑点全部指向东宫。 “陛下,微臣彻查牡丹之案,发现三大疑点。” “三大疑点?你且讲来听听。” “第一,自从十年前,武牡丹……也就是裴姝月入了薛宅之后,薛宅的生活就有了明显改善,甚至还请起了丫头。“ “微臣找到了当年的一名丫头,据她招供,那几年时常有神秘的宫人去送衣物钱财,似乎就为了供养这名幼女。而这供养之人究竟是谁?承嗣那里已经有了答案。” 来俊臣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继续滔滔不绝。 太平公主只是冷笑一声,继续看来俊臣表演。 “第二,四年前,裴姝月和薛崇轩被抓入狱,当时薛绍已死,薛氏全族获罪,太平公主又卧病在床,裴伷先也远在西域,是谁偷天换日,把他们从牢中救出?又假死送入宫中?还能在天堂地基里逃出生天?” “微臣原本想要提审当年狱吏,可他竟然和那怀明和尚一样踪迹全无,可见事情必有蹊跷。” 这一次,武则天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坐直了身子,示意来俊臣继续说下去。 “第三,武牡丹进宫之后,一直和东宫十分亲近。据我所查,当初以饲养鹦鹉为名,主动接近临淄王李隆基,后来还为刘窦二妃之事奔波周旋……” 听来俊臣提到刘窦二妃,武则天神色微动,她看了看武旦,武旦依旧面无表情。 来俊臣敏锐的发现了武则天的神色变化,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快要达到了,于是一鼓作气,继续进言。 “后来武牡丹就做了东宫少傅,一直和东宫诸位郡王相处融,胜似亲人……而据臣所知,武牡丹如今所在道观,主持杨真人正是当年裴姝月的师父……” “竟有如此之巧?” 武则天有些诧异。 “陛下,更为巧合的是,那杨真人和驻守明堂的周真人私交甚厚,而当年金童玉女从地基逃脱,明堂正是藏身之所,周真人极力维护二人,这一点,吉公和薛公刚才的话皆可作证。” 武则天沉默了,要知道,周真人是亲唐老臣,这一点众人都很清楚,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武承嗣这一番言论,虽然没有点明,但字字杀气腾腾,招招剑指东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