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0章: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时值正午,暖阳高挂。 室内三人煮水煎茶,室外孩子嬉戏玩闹,一时间气氛融洽,岁月静好。 不过,郭元振哪有心思品茶,他正斟酌着该如何开口。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此番他主动拜访裴府,来看郡主只是借口,最主要是想找裴伷先讨教一二。 这次他去敌营谈判,却无功而返;那敌方将领钦陵的态度十分强硬,竟是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这让裴伷先十分为难。 此番女帝派他出使西域,是因朝内有部分官员主张罢战和谈,以免穷兵黩武。. 加之封禅大典刚过,国库空虚,实在没有太多财力粮草支持边疆战事。 原本想着王将军带着十万大军能够速战速决,不想双方僵持不下,胜负难分…… 女帝此番派他来谈判,正是想要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惜,大战胜负未分之下,谁也没有和谈的诚意,那钦陵更是拒绝一切和谈,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只差把他扣押了…… 自己已是不惑之年,在川蜀之地的边远小镇熬过了整整二十年,如今好容易等来了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不甘心就这样无功而返。 隐隐的,他总觉得还有计可图。 不过,如今王、郭两位将军都在忙于打仗,已经杀红了眼,无暇顾及其他;那公孙都护也是新到任不久,对这里的情况并不太了解。 郭元振这才想到了裴伷先。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裴伷先在这里生活了数年,和不少部落关系交好,还在各方势力垂涎的商道上如鱼得水,想必对这里的各方情势十分了解。 而有和武牡丹的这层交情,想必裴府也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 一盏茶后,郭元振看着裴家兄妹,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西域连年战乱,难得裴府如此安宁,此后郡主当真是有福了。眼看元正将至,我也该回京复命了。” 牡丹和郭元振也算熟识,看他心事重重的样子,忍不住开口询问。 “不知郭将军此番出使和谈,可否顺利?” 牡丹此问,正和郭元振心意,他长叹一声,放下茶杯,朝着裴伷先躬身一礼,这才说明了来意。 “既然郡主问及和谈之事,实不相瞒,郭某今日冒昧来访,正是因为此事要请教裴公。” 一看郭将军这架势,裴伷先连忙回礼。 “不敢当,不敢当,裴某不过一介白衣,远离朝堂已久,如今谈的多是黄白养生之术,风花雪月之道,对于军国大事实在有心无力啊……” “裴公此言差异。世人都知裴门世代忠良,声名显赫,虽然遭逢变故,却初心不改。裴公这些年对边疆支援不断,为国为民,朝廷百官无不交口称赞……” “陛下对此也是心如明镜,此番才将郡主送了过来,使得你们兄妹团聚……” 郭元振这一番话,竟说的裴伷先热泪盈眶,一时间也热血沸腾了起来。 加之他又提到牡丹之事乃是陛下施恩,裴伷先也再无从拒绝。 “将军如此高看裴某,我也就不再多言,但有所需,定当尽力。” “裴公既有此话,我也就开门见山了。此番前去和谈,那大将军钦陵态度十分强硬,郭某竟是无功而返。” 听闻此言,牡丹和兄长对视了一眼。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个赌是裴伷先赢了。 “这也难怪,如今两军交战情势不明,成败尚未可知。那钦陵更是吐蕃第一名将,战力强悍的常胜将军,他怎会轻易罢兵。” “如此说来,竟是别无他法了?” 郭元振满眼期待的看着裴伷先。 他总觉得,裴家兄妹对于自己此番和谈失败,似乎了然于胸,那么也定然有些缘由。 “郭将军,治顽疾须用缓药,急则必崩。吐蕃之患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可解,须深谋奇策,缓缓图之。” “敢问裴公,如何个深谋奇策,缓缓图之?” “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国。这就说来话长了……” “愿闻其详。” —— 牡丹对战事没有什么研究,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煎茶聆听,也算给自己长些见识。 裴伷先见郭元振真心求教,也有心指点一二。 “郭将军,你可知那钦陵是何许人也? “吐蕃宰相,常胜将军,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没错,不过,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其二是?” “其二就是,这钦陵还是藏王的心腹大患。” 郭元振一听,顿时明白了什么,急切的给裴伷先敬上一杯茶。 “还请裴公细细讲来。” 裴伷先抿了一口茶,开始给这位郭参军分析情势。。 “那吐蕃王朝官制粗疏,一向采取独相制,仅设大论一人,兼掌兵权,使得尾大不掉。” “大伦?” 牡丹好奇的问了一句。 “也就是宰相。论钦陵,也就是宰相钦陵,正是如今吐蕃的实际掌权者……” “他出身江北权门噶尔氏,利用独相制和两任藏王的年幼的机会,成为空前绝后的专国势家。一时间,王朝上下只知钦陵,不知藏王。” “树大招风,一家独大容易四处树敌,更容易被王族忌惮。这是多少名将功臣留下的教训,吐蕃也不例外。” “随着藏王年岁的增长,他不满论钦陵对王权的垄断,试图收回噶尔家族的权力……” 郭元振正听得入神,裴伷先忽然停顿下来,看着她。 “郭将军,你可知此番战端因何而起?” “惭愧,郭某不知。” “此番钦陵之所以再次挑起战端,不过是为了转移视线,保全自身……” “哦,此话怎讲?” “如今吐蕃王朝形势剧变,年前藏王发难,王权复兴,噶尔氏已经在中央失势。那钦陵感觉到了危机,开始在外拥兵自保。” “要知道,他们噶尔氏素来以军功固权,如今他也急于建功立威,寻求生机,这才又挑起了战端……” “原来如此。难怪他丝毫没有和谈的意愿。” “那是自然。这是他噶尔氏唯一的生机和出路,必定会全力一战,给自己谋求后路。” “所以,这钦陵只会死战到底,不可能和谈了?” “非也。钦陵此战并无母国支持,后继无力,早晚都会低头的。” 裴伷先端起茶一饮而尽。 “要知道,有人主战,自然就有人主和。吐蕃连年开战,民穷财尽,部民苦不堪言,举国厌战,愈发使得矛盾重重,朝堂上下无不对钦陵的专权嗜战深恶痛绝。” 说到这里,裴伷先开了个玩笑。 “所以说啊,郭将军,那钦陵的日子其实一点都不比你好过。” 郭元振勉强笑了一下,不过心里一点都不轻松,因为他虽然找到了问题,却还没有找到答案。 “眼前困局如何破解,还望裴公明示。” “要我说,天下汹汹,兵连祸结,速战速决只能有利于敌人。我军的对策就是一个字拖,拖死他!只要拖以时日,敌必生变!”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等到他朝局生变?” “不,所谓攻守异术,除了拖延战术,还需用上一计,加速进程。” “何计?” “三十六计之第三计……” “借刀杀人?” “不错,如今敌已明,友未定,引敌杀敌,不自出力。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此处,郭元振这才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看来我这和谈之路还长着呢……” “将军果然一点就透。没错,你的求和还要继续,只是要换个对象,直接去找藏王。接以激化君臣矛盾,加速他们内乱……” “哦,我也明白了,可这不应该是离间计吗?” 牡丹在一旁插了一句。 “离间也好,借刀杀人也罢,总之这一趟我没有白来。” 郭元振兴奋的站了起来,对着裴家兄妹躬身一礼。 “来日方长,咱们后会有期!” 不待裴家兄妹挽留,郭元振转身就走。 他要快些赶回洛阳,好好筹谋他的离间大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