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0章:狄公解梦,振翅高飞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定下了和亲人选,武则天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东北那边不断传来捷报,在突厥的助力下,嚣张已久的契丹叛军,终于快被剿灭了。 看来,吐蕃、突厥两大劲敌,以后都有望消停一段时日了。 边疆稳定,四海升平,这是眼下武则天最期待的局面。 毕竟,年岁不饶人,这些年操劳下来,武则天也很累了,只想安稳一些时日。 看着孩子们蹴鞠跳跃,不知疲倦,自己却连走路都有些累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太子之位了。 不过,国储这件事实在太过棘手,还是再缓一缓吧…… 这一晚,武则天做了个奇怪的梦——醒来莫名不安,只觉得心中惊惧。 之前,她会梦到王皇后、萧淑妃,会梦到太宗、高宗,也会梦到宏儿、贤儿,甚至还有那些被她杀掉的文武大臣…… 可纵使他们鲜血淋淋,披头散发的复仇索命,武则天也不为所动。 毕竟,昔日的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没有昔日鲜血铺就,何来今时江山锦绣。 可这一次,她竟然梦到了一只鹦鹉,而且是双翅折断的鹦鹉。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难道是白日里对三郎的那只鹦鹉印象太深? 可梦里的这只鹦鹉并不衰老,它毛色光鲜,颇有气势,只是双翅都折断了,怎么也飞不起来…… 从梦中醒来,武则天心神恍惚——这个梦究竟是何意? 那只困在笼中的鹦鹉,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助,怎么这么契合自己的心境呢? 年岁越大,越迷信天意神旨,武则天有些坐不住了。 “婉儿,去把国老叫来。” 在武则天眼里,狄仁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或许能给她释疑解梦。 当然,若说占卜解梦,山人术士更为擅长,不过武则天如今想听的不是那些玄言幻语,而是真真切切的利国之言。 如今,除了狄仁杰,没有人在她面前讲真话了。 就算备受恩宠的五郎和六郎,也只是看起来赏心悦目,平日里开心解闷,真正的国之栋梁,还是狄仁杰这些老臣。 虽然很多时候,他们的话不是那么的中听,可武则天心里清楚,他们才是国之柱石。 太宗有魏征,还好,她有狄仁杰。 —— 很快,狄仁杰来了。 听闻陛下为了梦中断翅的鹦鹉忧心不已,狄仁杰立马明白了武帝的心思。 眼下,陛下最纠结的,无非就是太子之位了。 因为陛下的疑心,关于这个话题,狄仁杰很少主动提及,但他的立场不言自明。 这些年的相处下来,他太了解陛下的脾气。 有些劝谏,要讲究时机。 借着陛下这个梦境,狄仁杰决定劝谏一番。 “陛下,鹉者,武也,既是陛下之姓,也是武周帝业。而这两翅,正是陛下的二子——庐陵王和相王。” “哦?那为何是折断之翼?” “如今这二人,一个幽禁东宫,一个贬黜房龄,不正如折断之翼吗?不过陛下无须忧心,只需起用二子,鹦鹉就可振翅高飞。” “起用旦儿和显儿?可这双翅,为何不是魏王和梁王呢?他们二人才是我武周后人……” “陛下,若双翅为这二王,鹦鹉还能振翅高飞吗?” 狄仁杰的话,让武则天哑口无言。 确实,如果以武承嗣和武三思为她的左膀右臂,怕是这鹦鹉再也飞不起来了。 别的不说,承嗣这身体,怕是没几天熬的了。 看陛下沉默不语,狄仁杰知道,自己的这句话戳到了陛下的痛处。 他趁机接着劝谏。 “陛下如今春秋已高,虽然身康体健,但国储之事还是及早确立为好。毕竟,太子乃国之根本,如今民心不稳,边疆动乱,或许也与此有关。” “又是太子之事……” 武则天一听就有些烦躁,忍不住堵了回去。 “国老年事已高,立储之事乃朕的家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陛下受命于天,富有四海,这天下都是您的,国事都是家事,家事也都是国事。老臣身为宰相,自然要为您分担一二。” “分担?你们不就是想让朕立子为嗣吗?” 武则天的语气虽然幽怨,却也有些无奈。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已经让她生气不起来了。 面对狄仁杰这个和她年岁差不多的忠直老臣,她也不想再藏着自己的心事,干脆都摊开了来讲。 “朕知道,你们都盼着朕还政李唐,盼着朕立子为嗣,可是朕不甘心,为什么朕就不能立侄为嗣,让我武周帝业千秋万代呢?” “陛下,您英明一世,怎的在这个问题上就看不透彻?陛下既然说这是家事,那对一个家而言,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不待武则天回答,狄仁杰接着劝谏。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若立侄,老臣还未听说过,侄子成了天子,祭祀姑姑于庙者的……” “哎……” 再度听到这番言论,武则天长叹一声。 这番话似曾相识,之前在嵩山的时候,周真人就曾这样说过,当时她还不以为然。 时过境迁,此时再听起来,竟然心有戚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