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9章:恋恋不舍,睹物思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显回京以后,武旦开始称病不再上朝,同时一再上书,请辞皇嗣一位,要将储君之位还给自己的兄长。 古人素来讲究三辞三让,武则天自然不会轻易应允。 这一夜,武旦再次伏案写奏表的时候,三郎轻轻的来到了父亲身边。 如今的三郎已经成长了英姿勃发的少年郎,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 大哥李成器已然成婚别住,二哥身体不好,人又贪玩,倒是身为老三的他,主动担起了为父分忧的胆子。 此时,李三郎静静的看着父亲,几度欲言又止。 这几日,皇伯李显的归来,闹的宫里传言纷纷,宫人们说什么的都有,三郎也有些困惑。 其实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皇伯。 但他知道,这位皇伯是除了太平姑姑以外,他们李唐皇族唯一的亲人了。 所以,对于他们的归来,三郎心里还是高兴的。 但同时,他也有些莫名的担忧。 如今宫人们都在传,东宫太子之位非皇伯莫属,那么皇伯回来了,父亲该如何自处? 父亲已经连续好几日称病不上朝了,似乎又回到了以前那种归隐躲避的状态,三郎不由的为父亲担心起来。 从小在宫里耳濡目染,看多了卸磨杀驴,看多了命如草芥,三郎为父亲感到深深的忧虑…… 不过,看父亲这几日心情尚好,或许事情也没有他想的那般糟糕。 “父亲,皇伯伯回来了,我们是不是要搬出东宫了?” “是啊,应该快了。” “那我们搬去哪里?”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搬出宫去。” 三郎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敢相信的追问了一句。 “出宫?我们真的可以出宫?” “怎么,终于可以出宫了,你不高兴吗?” 武旦说着停下笔,笑着看向了三郎。 “我……高兴,太高兴了!” 看到父亲发自肺腑的笑容,三郎也高兴的跳了起来。 他终于自由了,他终于可以出宫了! “三郎,这几日你和隆范、隆业一起把宫里的乐器,都整理一下,将来一起搬出宫去。我怕那些宫人们毛手毛脚的弄不明白……” “遵命。” 李三郎高高兴兴的辞别了父亲,转头跑了出去…… —— 看着三郎欢快的背影,李旦心头涌出一股欣慰,原有的一丝失落也一扫而光。 这些年来,因为自己这个皇嗣身份,孩子们也跟着受了不少苦,从小担惊受怕,更是从来没有出宫过…… 和自由自在的薛崇简相比,三郎确实受委屈了。 想到这里,武旦的请辞书写的更来劲了。 对他而言,这些年的委曲求全、战战兢兢已经受够了,自己的孩子们再也不要受这皇权的束缚和捆绑了…… 如今兄长归来,接替他入主东宫,对自己而言未尝不是幸事。 反正皇兄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李重润还曾被立为皇太孙——复兴李唐的重任,就交给他们一家了。 他要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走出这东宫,好好享受一下自由了。 —— 李三郎辞了父亲,并没有去找弟弟们,而是回到春华宫,恋恋不舍的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从小到大,李三郎被拘禁东宫十余年,他做梦都想飞出皇宫,去看看外面的山水。 所以,对这个生活了十多年的东宫,三郎原本是没有什么留恋的——唯有这里,唯有春华宫,是他唯一不舍的地方。 这里有太多温暖的、快乐的回忆,让他时而记起,从来不曾忘记。 之前,东厢房是自己母亲住的地方,那里有母亲温暖的回忆,后来他自己住了进去;后来,西厢房是牡丹姐姐住的地方,至今还在等她回来…… 三郎径直来到了西厢房,打量着这里的每一个物件。 这里陈设未动,每日里都有人打扫,还是那间厢房,还是那座暖床,还有牡丹姐姐之前看过的一些书,留下的一些衣服,都是原封保存着。 林远默默的看着,走到了妆台前,这里放着姐姐的铜镜。 为了防尘,上面盖了一方绸布。 睹物思人,李隆基忍不住轻轻的打开了绸布。 恍惚间似乎看到铜镜中映出一张明媚如花的笑脸——这张笑脸,是他晦暗童年里唯一的光,生命里最绚丽的彩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