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侗族鼓楼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早上去看侗族竖屋,走下山回到镇上,去吃了鸭汤米粉,非常好吃! 吃完早餐,凌轩和陈婉,以及年长的哥哥们因为有采购任务,就先回客栈。 船夫带着我和萧遥剑,以及年纪较小的一群凌家子弟,一起在沅州城逛一逛。 我们先去看了鼓楼。 凡是侗寨,都有鼓楼! 侗寨鼓楼是侗族族人唱歌跳舞、赛芦笙和集事议事的地方。 明代沅州古城的侗寨鼓楼,只有一幢楼,楼的前面有一个很开阔的圆形广场,上边铺着整齐光滑的条石板。 鼓楼就在舞水河边,一边临水,另一边就是广场;侗族民居,它们以鼓楼为中心,向两边和后边扩散。 鼓楼就像是从舞水河升起的太阳,那些民居,就太阳四射的光芒。 我们来到鼓楼下,向上仰望,只见鼓楼共有七层,上边五层是八面,下边二层是四面;塔的宝和屋面是黑色的,而压在屋顶上的仔角梁和老角梁,以及檐檩和檐坊,都是白色的;这样黑白相间的颜色搭配,使整座鼓楼显得庄重大气。 白色的角梁在屋面的尽头,向上伸出弯弯的翘角,在丽日蓝天下,显得整齐漂亮,又非常特别。 鼓楼建在一个有五级台阶高的石台上,我们拾阶而上,走进鼓楼,看见檐柱之间的下方,有坐板凳,板凳下是雕花的楣子。 鼓楼的地面是铺砌整齐、打磨光滑的石板,正中有一圈火塘,现在天气还未寒冷,所以火塘没有点火。 刚好有一位侗族人在鼓楼,船夫跟他说了几句,他只答应带我们上鼓楼的二楼看看。 我们从楼梯上了二楼,在二楼的檐廊可以看到鼓楼内部错综复杂的梁柱。 那位侗族人对我们说:顶层阁楼摆放着一个红色的大鼓。 船夫问侗族人:鼓楼是不是没用一钉一铆? 侗族人说:鼓楼不用一钉一铆,工匠只在木头上开糟穿榫,利用斗拱支柱衔接互相借力,这样建出来的鼓楼,只要不失火,虽经风雨雪霜,也可百年不倒! 从鼓楼下来,我们在古城里逛。 船夫看见一家酒庄,就走了进去,酒庄里摆放着许多酒缸,我们就站在门口不进去。 听到船夫问店家说:有无枸酱? 店家听了,连说:有!有! 店家转身走进门店内屋,捧着一罐酒出来,店家一边把酒放在桌面上,一边对船夫说:看来今天遇到识酒之人! 船夫谦逊地笑了笑,示意店家给一小杯试饮。 店家打开酒罐盖,我们站在门口,都能闻着一股浓烈的酒香味。 萧遥剑看着船夫喝酒的高兴样子,就问我:什么叫枸酱? 我听到萧遥剑问我话,我的大脑立即飞快地运转起来,最后脑海中弹出“甘美之”三个字! 我对萧遥剑说:枸酱应该就是汉武帝口中所说的“甘美之”! 萧遥剑说:瑶瑶所指何事? 我说:当年汉武帝为攻打南越国,先让唐蒙出使南越了解情况。唐蒙到了南越,发现当地人很喜欢喝一种叫枸酱的美酒,唐蒙自中原来,知道这种酒是蜀地特产,而且在汉朝时,明令禁止这种酒出口,蜀地距离南越国很远,这些酒是经过什么渠道来到南越国的呢?唐蒙就问当地人,当地人告诉唐蒙说,这种酒是经由夜郎国运来。唐蒙回朝时,专门从南越取道夜郎,再由巴蜀回到长安,即现代的西安。 萧遥剑说:我知道汉武帝征讨南越,是向夜郎借了道,后来也是用这条道灭了夜郎国。但我不知道与这种酒有关系。 我说:对!正是枸酱这种酒,向汉朝使者暴露了攻打南越国的另一条道路。当年唐蒙专门从巴蜀之地带了枸酱献给汉武帝,并向汉武帝进言说,攻打南越国可取道巴蜀,汉武帝喝着枸酱,觉得美味非常,就举杯赞叹说,甘美之! 萧遥剑听了,就对我笑说:说得我都想喝一口! 船夫这时买了一罐枸酱,抱着这罐酒走出店门,听到萧遥剑的话,就说:今晚上吃饭时,就给一小口你试试! 其他年轻人纷纷说:我也要喝! 萧遥剑笑着对船夫说:一罐够喝么? 船夫哈哈笑说:不够酒就用小匙喝! 我们一群人就跟着船夫,一路嘻嘻哈哈地回到客栈。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