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男配只想干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男配只想做栋梁之才8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话一出,就无人反对了。 他们游牧人民,每年冬季都十分难熬。 作为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不仅要过冬,还得躲开大部落的抢劫。 没错,他们这些人,不仅抢轩国,哪怕同是游牧部落,也会抢。 小首领带着一部分部落的壮汉就上路了,路上也得走二十来天呢。 此时,互市是打开第一天。 轩国百姓们左等右等,也没等到蒙古部落。 眼看都要傍晚了,终于,一大批人马在不远处,拉着牛马羊,终于来了。ap. 大将军此时也放心了,他也害怕互市开不起来。 “你们盐怎么卖” “你们这布匹怎么卖” “用牛羊换行不行,或者马” “可以可以” 第一笔生意成交了,牧民们满意了,比他们二道贩子的价格便宜了很多,一匹马可以多买至少一小半的东西。 百姓也满意了,又可以卖钱了。 而马匹由大将军统一收购,这可是好马,不仅可以配种,打仗更是一把好手呢。 这一批牧民的成功交易,也安了其他牧民的心。口口相传,牧民们都远道而来。 一整个冬天,来来往往的牧民和轩国百姓都建立了友好关系。 今年,也是唯一一次蒙古部落没有来到内陆烧杀抢掠,大家能换到吃的穿的,为什么还要去抢呢,牧民最多不就是牛马羊嘛。 这一喜讯也传到了老皇帝那。 “拿下去给各位大臣看看吧” “喳” 大臣们将奏折传阅,之前同意开互市的那批人,头都抬的老高。 而那批反对开互市的官员,低着头不说话。 “怎么样啊,众卿家?!说说你们的看法?” 老皇帝也挺蔫坏儿,故意询问大臣们,尤其是那些反对的大臣。 “圣上英明,臣没有看法” “啧,就他会拍马屁” 其中一个大臣努努嘴巴,不屑的跟另一个大臣说着。 “哦?是吗?朕现在英明了?现在没问题了?” “臣惶恐” “行了,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吧”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来是无事可奏了。 老皇帝背着手悠哉悠哉的下了早朝,在御花园中散散心。 后宫的妃子们闻风而来,老皇帝一会碰见一个妃子吟诗作对,一会碰见一个妃子跳舞。 也是皇帝现在心情好没计较,不然啊,就这些行为,可以称得上是窥视帝踪了。 老皇帝眼不见心不烦,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对女色非常浅了。 老皇帝走到皇后宫中,陪着皇后用了午膳,小憩了一会,就要继续批阅奏折。 当皇帝哪里好,没有自由不说,还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老皇帝摸摸自己的老腰,叹了一口气。 大太监一看就明白了,赶紧上前给老皇帝揉着腰,希望缓解一下腰病。 “你这老货,还真是有眼力劲” “嘿嘿,圣上,奴才都伺候您几十年了” “哎,也是,时间过得太快了,朕都老了” “圣上可是万岁” “哎,这怎么可能呢” “圣上可不兴说,老奴可要一直陪着圣上的” “知道知道,知道你忠诚,现在你都能教训朕了” 老皇帝跟自己的大太监开着玩笑。 “最近怎么没有看到赵卿家的奏折” “哎呦,圣上,奴才正要问您呢,奏折刚送来” “拿来朕看看” “喳” “尊敬的圣上:君行在这里有礼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年未见,圣上身体可好。 最近下官的娘又要给下官说媒,下官真是无语。下官只想为国效力,对男欢女爱没有兴趣。… 对了,还有一件事,下官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圣上猜是什么呢?! 下官发现了棉花,您一定不知道这是什么吧。下官给您做了一件棉衣,圣上穿上就知道了。 我希望明年咱们的战士们都不惧寒冬……” “这小子,说话一直这么好玩,王公公,他说给我做了一件衣服,衣服呢” “圣上试试” 老皇帝穿着轻薄的棉衣,由走出政务殿,衣服虽然薄,但是很保暖。 穿着它批阅奏折,都热出一身汗,都用不到汤婆子。 “赵爱卿,真好啊,不止百姓,连咱们的士兵们都放在心上” “给你,赵君行还给你做了一件” “哎呦,赵大人真是有心了,还惦记我这个死太监” “哈哈哈,你这张嘴呀” 每次石曦的奏折呈上来,老皇帝的心情总会变得更好,皇帝心情好,下面人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石曦让百姓们都种上了一些棉花,这东西在东北长得还真不错,棉花喜光。 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冬季,相信将士们不会惧怕寒冷了,棉衣棉裤,棉鞋全都给安排上。 而石曦献上去的水泥方子,终于被用来修建堤坝,希望开春发大水的话,可以拦得住洪水,不让百姓们流离失所。 而与此同时,老皇帝也下发了圣旨,要求每一个地方官都要修建官道,铺上水泥。 轩国每一天都是日新月异,变化多端。 开春了,白雪融化,绿芽探头,树木也穿上了新衣。大地回春,又到了播种的季节。 安临县百姓个个喜气洋洋,自从石曦上任安临县的县令,百姓们的生活好过了很多。 不止如此,孤有所依,老有所靠。百姓们不仅吃得饱穿的暖,就连孩子们,都能上学堂。 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 “县令大人,来买菜呀,我这里的菜新鲜” “我的新鲜” “赵大人,不要钱,您拿回去吃吧” 石曦有时候也会去逛逛街,看到想买的也会买一点。 刚开始,大家都很拘谨。 但是现在,百姓们都像石曦问好,这还是怕官员,不敢跟官员打交道的古代嘛。 石曦很开心,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如果赵母少给他说媒,就更好啦。 “不必不必,多少钱,可不能不收钱” “大人,那您就给我两文钱好了” “两文哪够,这么多菜,是不是以为我不知道菜钱” “哪能啊,大人” 石曦买了一点大白菜,辣椒,豆腐之类的,就急匆匆回家,有时候他也会抽时间给赵母做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