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洛神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0章 司马懿出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百九十章司马懿出兵 司马懿说:“死守襄平,坐以待毙!乃下计也!” 曹睿点头道:“哦……如此说来,依爱卿你的判断,公孙渊他会用什么计策来 对抗大军呢?” “回陛下!以微臣看来,公孙渊一定会认为朝廷孤军远征,难以持久。而拟 订先占据辽水相抗衡,而后死守襄平!此乃中下之计!” 曹睿点头道:“这么说来,卿家对形势早已经是成竹在胸了!请问司马爱卿, 这次远征东辽,往返需要多长时间?” 司马懿略微沉吟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征东时间为去一百天;回一百天; 打仗一百天,休息六十天,一年的时间足矣!” 曹睿惊异地睁大了眼睛问:“那么,请问爱卿,需要多少兵力? 司马懿说:“四万!” 曹睿疑惑地问:“爱卿你说,究竟是四……万?还是四十万?” “回陛下,臣说这次东征讨伐公孙渊只需要四万兵马足矣!” 曹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司马爱卿,四……万?” “是的!” “四万兵马……够么?” “回陛下!足足有余!”司马懿说。 曹睿欣慰地点头说:“依爱卿说来,此次东征只需要四万军队,一年的时间?” “是的,四万军队,一年的时间足够了!” 曹睿听了司马懿一番话后,心中非常高兴道:“好!太好了!卿可即日点兵出征!一年以后,朕必定到郊外迎接你凯旋归来的司马大将军!” “谢陛下!” “爱卿还有什么要求么?须知朕是真的不忍心让爱卿你再度辛苦远征呢!” 司马懿说:“能够得到陛下的如此信任,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曹睿听了高兴地问:“那么……爱卿准备何日起兵?” “哦……十天吧!十天后起程东征!” “好!” 正在带兵修缮转兵洞的司马师在大冢前看到远处一军士来到面前翻身下马道:“禀将军!” 司马师见了惊喜地问:“哦?是王将军?你来干什么?你是从宛城来的吗?” “启禀少将军!末将奉大将军之命特来传书!” “传书?” 王将军从怀中拿出书信道:“这是司马大将军的亲笔书信!” 司马师接过父亲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看后道:“哦……” “将军,你准备何时动身?”王将军问。 司马师说:“现在,马上!” “好!咱们现在就走!” 司马师和望将军一同上马,飞奔京城。 书房中,司马懿正在和将官们研究军情。.net 司马师进来道:“孩儿参见父亲!” 司马懿道:“罢了!一旁坐下!” 司马师在房间里找了个坐位坐了下来。 司马懿继续道:“大家按照计划各自做好准备!七天的时间足够了!七日后出发东征!都听清楚了吗?” “回大将军话!听清楚了——” “好!各自准备去吧!” 将军们起身道:“遵命!告辞!” 人们走后,司马师问:“父亲……这是……” 司马懿说:“公孙渊反叛,割据辽东,自立为燕王!并且屡屡侵犯中原!皇帝陛下命我东征讨伐!” 司马师问:“什么时候出发?” “日期就定在七天以后!” “哦……这就要……东征啊……” 司马懿点头道:“对!东征!” “好!这一下好了!” “你说什么?什么叫好了?” “回……父亲!孩儿是说……这一下又有仗打了!” 司马懿望着远方说道:“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所以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不能麻痹轻敌!” “是!孩儿记下了!” “好!快做准备去吧!” “遵命!” 魏明皇曹睿在上朝,司马懿以下的满朝文武分列两旁。 曹睿道:“众位卿家!公孙渊割据辽东,自立为燕王!且屡屡侵犯中原,骚扰百姓!掳掠财物!朕决定派大将军司马懿担当东征大将军!七日后出兵东征!各位卿家都要全力服务战事!以保全胜!” 众大臣齐声说:“谨尊皇帝陛下旨意!全力支持司马大将军东征!” 七日后京城洛阳外,魏明帝曹睿带领着满朝文武在为司马懿送行。全身披挂整齐的大将军司马懿骑马来到曹睿面前翻身下马道:“陛下!” 曹睿端起酒杯道:“来!司马爱卿今日出征!朕代表魏国文武百官敬酒三杯,以壮行色!” “谢陛下!” 曹睿说:“祝大将军此去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早日凯旋而归!” 大家齐道:“祝大将军此去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早日凯旋而归!” 司马懿一连饮干了三杯酒道:“谢陛下!谢诸位!仲达告辞!”说完翻身上马道:“出发——” 司马师挥手向全军将士:“出发——”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 河洛上空,洛神宓妃在云头上观看…… 司马大军正在渡河,站立船头的司马懿望着起伏逶迤的邙山和远处水天一色的滔滔大河,忍不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股自信,一股豪迈在胸中油然而生。 司马师、司马昭一起来到船头,分立于司马懿的两侧。 司马懿感觉到了儿子的气息,他望着黄河北岸隐隐的村落,眼中流露出了无限的向往与期盼道:“过了黄河,就有一点到家了的感觉。” “到家?”司马昭问。 司马懿点头道:“唉……一别乡音不记年,惟见鬓边白发添呀!” 司马师叫:“父亲!” “嗯?” “我们这一次路过招贤村,您是否打算停留两天呢?”司马师问。 司马懿疑惑地问:“招贤村?” 司马师说:“是呀父亲,您是知道的,咱们村已经由原来的孝敬里改成招贤村了!” 司马懿问:“什么时候改的?” “回父亲,就是……武王时期,咱们在村里设立招贤馆招募新兵,丞相见了说这个村子屡出贤良人氏,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