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从小饭馆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小老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今天的小院里,停放着两辆三轮车,一辆上挂着“不吃会后悔的小龙虾”招牌,而另一辆三轮车上则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米冬解释道:“时间不够,我已经跟文具店的老板说过了,新招牌大概还要一天才能做好。” 从昨晚决定要做一百斤龙虾,到今天,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借来另一辆三轮车准备好出摊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尽善尽美。 仗着个头高些,徐长乐故作老成的摸了摸米冬的头顶,“没事,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嗯嗯。” 米冬乖巧的点了点头。 这倒是让徐长乐有些不适应了,他小心翼翼的盯着米冬偷看了好几眼,直到被米冬一个“恶狠狠”的眼神瞪过来这才消停。 休息完的众人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做出摊前最后的准备。 趁着还有时间,徐长乐帮杨翠翠三人把龙虾分别盛到几个不锈钢大桶里,然后再搬上三轮车并进行固定。 忽然,苏清荷盯住了那个“开业五折,小份五元,大份八元!!!”的横幅。 她扯了扯正在往三轮车上搬些零零碎碎的徐长乐,“小徐,这个玩意还要吗?” 徐长乐回头看了一眼,神秘一笑。 这可是后世很多做餐饮的老套路。 “要,当然要,以后这个横幅,咱们就一直挂下去!” “什么?” “一直挂下去?” 低头忙活的杨翠翠和米冬听到这话,也好奇的抬起头来,杨翠翠问道,“不是因为开业,所以才打五折么?” 徐长乐笑道,“如果小龙虾变成小份十元,大份十六,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买吗?” 这…… 徐长乐的问题瞬间让三个女人陷入了沉思中。 “来,刚好今天你们问到了,趁着这个机会,我就给你们讲讲我小徐的生意经。” “咱们的小龙虾生意,为什么很火爆?” 苏清荷悄悄的举起手,“因为很好吃!” 米冬在一旁补充道,“价格……也比较便宜?” 好吃不贵,这四个字,是餐饮行业想要赚钱最大的秘诀,如果换一个高雅些的词汇,那就是……物美价廉! 老百姓是最难糊弄的一群人,东西好不好,价格贵不贵,人家买的时候不说,心里一笔笔算的可清楚了。 徐长乐难得摆出了一副郑重的神色,强调道,“你们不要小看这个招牌。” “如果我直接告诉大家,定价就是五元八元,总会有抠搜的人,他就是觉得咱们卖的贵,虽然他也会买,但是心里会不舒服。” “可是,我们打出五折的口号,顾客的心理就不一样了,他们在买龙虾的时候不会觉得贵,反而是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嘶~~~ 想通了其中的诀窍,苏清荷看向徐长乐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奇光异彩,心中不禁感慨,这小子,年纪轻轻哪里来的这些鬼脑筋? 真是,活该人家能做生意! 经验老道的杨翠翠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有回头客问,咱家为什么一直都是打折的,怎么说呢?” 徐长乐哈哈一笑,指着自己问米冬,“我是谁?” 嗯? 米冬一脸茫然的看着徐长乐,眼神中满是困惑,咋?大聪明突然傻掉了? 没有人接上脑回路的徐长乐,不得不自己解释道,“对外,我就是不吃会后悔小龙虾的老板,我说了要打五折?谁有意见?” “谁要是有意见,你们就告诉他。” “老板说了,生意好,他开心,乐意给大家打五折,哪位客人要是觉得五折不好,可以原价给,我们一定照单全收!” 还是步行街,还是那一片红棚大排档。 张德发,人称张胖子,清河县老张家公认最能吃、最会吃的男人,天还没黑,这位就已经守在大排档这翘首以待了。 今天的小张大排档里,足足坐了五桌人高马大的壮汉。 最次的一个,也是八十公斤级以上的重量选手。 这些人,都是张德发平日里吃饭喝酒结交下的朋友,嗯,俗称的酒肉朋友,都是那种有钱有闲,有家有业,平日里对吃比较爱好的中年男人。 最近实在闲的,张胖子一说有好吃的,一个电话就都给摇出来了。 因为来的太早,这些人就着花生毛豆都喝完一圈了,此刻一个个脸红脖子粗,上头。 有人等的心焦了,冲着张德发就笑骂道,“卧草,张胖子你说的龙虾摊还没来?靠不靠谱啊,再不来劳资都喝饱了!” “切~~” 张德发摸了摸自己的啤酒肚,嘴里叼着根牙签不屑一笑,“你尽管吃,等龙虾来了,闻到那味儿我保证你吐都吐出一点地方来。” 霎时间,大排档就热闹起来了,众人纷纷哄笑,说什么的都有。 “老张这话真吉尔的恶心,不过说真的,到时候真没地方装了,哥几个伸手给你抠一抠。” “我去,你t更恶心!滚滚滚!” “小龙虾而已,咱又不是没吃过,有张胖子说的这么悬乎么?要是不好吃,我今晚这花销都找张胖子报销。” … … 不多时,从街角的远处,顺着人行道,一辆三轮车缓缓骑了过来。 起初还没有人注意到,直到张德发一个回头,认出了米冬,这不就是昨晚龙虾摊的小女孩嘛。 再一看,除了这女孩,竟然没别人了? 张德发脸色一边,嗖的就窜出了大排档。 米冬刚从三轮车上下来,正在找稍微平缓一点的坡,准备把三轮车拉到石砖道上,突然,面前一阵带着酒气的风吹来。 抬头一看,是昨晚的第一个客人。 “小姑娘,你家长呢?今晚怎么就你一个人啊?”看到米冬准备拉车,张德发也没袖手旁观,他转到车把头的位置,两手一抬,三轮车就上去了。 米冬笑着给人道了谢,又解释了一番原因。 兵分两路,这就是米冬给杨翠翠和苏清荷出的主意。 清河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南边紧邻泸市,北边紧邻一众村镇,近些年,很多人口都在涌入这里,可以说,在小县城这个层级里,清河县足以用繁华两个字来形容。 经济好,老百姓手里的闲钱多,自然就有人愿意花钱。 除了步行街这一片,新华街、人民路、繁华路上,全部都有支着红色大棚的大排档,以及像牛皮癣一般的小吃摊。 步行街这一块,昨晚已经趟过了,生意很好做。 于是米冬就提议,今晚她一个人来步行街支起龙虾摊,而杨翠翠和苏清荷,则是搭伙去另一个地方卖小龙虾。 原本杨翠翠是想让苏清荷跟着米冬的,毕竟米冬还小。 但是,母亲担心女儿,女儿也心疼母亲啊,杨翠翠的文化程度不高,身体也不是很好,如果苏清荷跟了自己,杨翠翠又要算账,又要称龙虾,那就太累了。 最后,米冬让步的选择了稍微少些的龙虾,一个人来了步行街这里。 今晚她只带来了四十斤龙虾,相比昨晚的分量,也就多了那么十份八份。 其实不用她说,张德发朝着三轮车里打眼一瞧,就知道今晚的分量和昨晚差不离,张胖子有些郁闷。 “你们没有多做点吗?这点不够吃啊~~” “小老板,要不我和你打个商量,这两桶龙虾,你直接卖我吧!” 米冬:“???” 她不是第一次出来摆摊,但是她头一次遇到直接要包圆的客人。 这个…… 要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