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5章 基础研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二十多年的发展,华夏看上去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如何永久吸引人才来到华夏,这是刘恢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华夏需要更多的投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投资并不是最重要的,想要华夏永远保持竞争力,那么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进一步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教育必然在不少国家普及起来。 这样一来,人才竞争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环。 华夏未来如果没有很好土壤的话,非但不能吸引人才,有可能还会流失大量人才。 虽然现在的华夏逐步在摒弃传统勾心斗角的思想,但,这种几千年下来的东西,不是今天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接下来摆在刘恢和整个团队面前的,就是如何建立一套完善体系,让科技工作者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十多年来,大家发现一个共识,那就是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最喜欢的地方是实验室,不是酒桌上。 华夏现在的科研从科学院逐渐往各个大学下沉。 以前是为了快速成果,让成果变现,让百姓能迅速摆脱贫穷。 而如今的华夏,所有的人吃饱无虞,因此,理论研究就更加重要。 理论研究相当于地基,应用技术相当于在地基上盖楼。 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地基。 华夏大学的科研成果如何转换成商品落地,这些年华夏上下一直在思考探索。 如果研究无法落地,研究的价值在哪儿?再好的科技也是服务于人类的。 因此,华夏的大学科研成果转换常见主要有两种办法: 一、基于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 基于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是指大学将有市场前景的成果进行商业化,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形式实现成果转化。 二、专利保护与商业化。 专利保护与商业化则是大学将专利技术转让给公司进行商业化开发,或者自行建立公司实现成果转化。 在华夏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信息不对称等。 由于大学和公司之间的目标和利益不同,双方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沟通和协作上的困难。 此外,由于科技成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公司和技术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公司在选择科技成果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华夏想要保障持续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华夏就必须用一套完善的法律治理体系来保障这一切。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 基础研究的根本使命是探索未知的科学规律,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其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的持续支撑,就难以产生原始创新突破,以及形成系统的核心技术体系。 这二十多年,华夏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基础研究依然薄弱。 刘恢认为,科学技术在满足华夏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需求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目前态势来看,未来和平依然是世界主流。 和平时期,华夏国家想要保证持续竞争力,科研就显得十分重要,技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基础理论作为支撑。 刘恢的初步设想是,华夏应该设立一个科学基金会,专门用于对基础研究进行资助,资助时不区分研究机构的类型,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机构都有权获得资助,科学基金会的钱主要依托于社会捐赠。 政府要建立一个基金池专门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资助,这个基金池,应该固定在华夏一年国税收入的多少?也就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固定比例,比如0.5%。 同时要鼓励各个行业研究成立独立的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行业进一步深入研究。 地方财政拿出一定的钱用于地方高校资助。 同时,华夏应该建立重点国家实验室,专门用于基础研究,这些国家实验室将是政府重点资助的对象。 这么多研究机构,资助肯定不可能一致。 那就必须设立一个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根据研究进度、成果、价值进行评估资助等级(也就是钱的多少),这个机构肯定不能属于华夏政府,只能属于下院监管。 在华夏,特别重视一点,那就是运动员、裁判员必须分开,否则必然会出现黑哨,并且会出现普遍性黑哨。 华夏研究长期来看要具备多个特征: 研究系统是分散的、多元化的,有各种各样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资助机构。 研究系统具有竞争性,要求研究人员和组织为资金、人才、职位、出版物和其他奖励而竞争。 研究系统由精英组成管理,通过同行评议进行质量控制,给予具备竞争力的申请人以资助。 研究事业要允许风险存在,直面研究可能失败的前景。 刘恢比大多数人都清楚,华夏的政治制度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华夏想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就必须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前提就是宽松的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并不是说一句鼓励的话就行,首先就是政府不能过多干涉,政府更像出资人,但是不能行政干预科研机构的日常业务。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成功一定有回报,才能让大家感觉公平,如果一帮科学家幸幸苦苦做出的研究成果,被什么都不做的人拿走,谁还会愿意搞科研?恐怕更多的人想的是让自己如何变成能拿走别人成果的人。 这种风气一旦出现,那就会是大问题。.M 因此,评议不应该是和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人,应该是竞争的同行,大家利益相冲。 数天后,刘恢发表了一篇文章。 整篇文章刘恢就谈了一个主题,如何让华夏能保持持续的科技创新。 文章一出,整个华夏议论纷纷。 华夏这些年正是受益于科技发展才有今天,这让无数人感同身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