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7章 借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面对曹嵩的话,曹操和曹昂父子二人并没有任何反对。 他们能理解曹嵩话里的意思,作为都是自己后代,曹嵩是不想他们兄弟相斗,另外一个就是给曹家保留一支血脉。 路途疲劳,曹嵩被人带了下去休息。 “你如何看待你祖父的话?”曹操点燃一支烟,这些年,他早已经习惯了,考虑问题时抽上一支。 “父王,祖父的话有一定道理,不过,眼下魏国没法改革。”曹昂想了想说道。 “你是担心群臣阻力还是自己失去权力?”曹操仿佛一眼就看透曹昂一般。 “二者都有吧!如果曹家没有绝对的权力,未来魏国百姓会如何对待我们?”这一点,一直是曹昂所担心的。 正所谓人心都在变,现在的魏国,曹家地位无人可比,整个国家一百多万人口,都是以自己为尊。 如果真正走华夏道路,让普通百姓明白了是非曲直,那么自己曹家该当如何? 这些也许是曹昂不敢放弃权力的原因。 曹操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继续在抽烟。 良久,曹操抬起头看向曹昂,“孤这辈子,也许就这样也没有多大影响,可是你们呢? 尤其是赵国正在改革,如果他们的改变成功以后,必然会对周边国家造成冲击,这种冲击我们真的挡得住?” “挡不住,不过,只要周边国家团结起来,华夏最多也只能经济封锁我们。” 曹操点了点头,“你或许说得对。.M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干旱就差点要了大家的命。 如果面对华夏长期封锁围堵真的能顶住吗?” 曹操十分清楚,只要不主动惹怒华夏,周边王权国家团结一致,华夏攻打自己的可能性并不高。 但是,如果华夏经济贸易对自己封锁,魏国顶得住吗?对此,他是心存怀疑的。 曹嵩躺在床上,毫无睡意,他怎么会看不出,曹昂采用的是拖字诀,曹昂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亲人之间产生裂痕,而曹嵩也理解,但是心中依然担心。 华夏这些年发展他看得清清楚楚,这让曹嵩彻底陷入了思考……。 有了华夏出售粮食和粮食出借,这让周边受灾的国家基本上能平稳度过大旱。 仲国西境 “朝廷为了解决今年干旱问题,用了最大的力量给华夏施压,才从华夏借来粮食,不过,需要支付利钱。 三年之内需要归还,借的粮食按照三倍归还。”台上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口说道。 台下数百人,穿着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看着台上的人。 “乡长的意思是,我们借100斤粮食,到时需要还300斤?”一位老者眉头紧蹙,鼓起勇气问道。 “哎!此事都是因为华夏,面对灾难他们非但不帮助我们,还趁火打劫。 为了给大家筹备到粮食,大王已经尽了最大能力。”乡长显得十分悲痛。 原本朝廷将各种费用和两成税收加在一起,百姓五年需要多支付1.2倍,然而,层层加下来,就变成多支付2倍,总的需要还3倍粮食。 在场的不少人提起华夏拳头紧握,也许他们这辈子一个华夏人也未见过,但是,不影响他们仇恨华夏。 “乡长,华夏属实可恶,居然收取我们这么多利钱。” “就是,华夏不倒,天理难容。” “华夏就是一个恶魔。” “不是华夏压榨我们,我们何来粮食问题?” 长时间对华夏的仇恨,在这一刻开始爆发,人群之中,无数人眼睛红了。 “这次借来的粮食有限,一个人最多借100斤(现代50斤)。” 乡长的话音落下,却迟迟没人行动。 并不是因为借的粮食太少,而是因为利钱太高。 仲国百姓建国时,每个人分了一亩土地的私田,其余的全是官员和大家族的田地,他们需要从他们手里租来耕种,扣除赋税、租子,天气好,大家基本能吃上几顿饱饭,遇到干旱,吃饭就存在问题了。 然而,现在一个人需要还三倍粮食,如果借300斤,到时需要还900斤粮食,如何还得上? “乡长,有土豆红薯吗?我们借土豆红薯。” “是啊!” “就是。” 在百姓看来,土豆红薯产量高一些,容易还上。 仲国的农业政策十分严格,每家每户种多少土豆红薯都有严格限制,原因很简单:都种土豆红薯,百姓倒是能填饱肚子,但是官员、大家族可不喜欢吃土豆红薯,他们喜欢吃白米饭,喜欢吃细粮,更不要说王室。 这就造成了,仲国要求良田不允许种土豆红薯,荒山大部分都是地主官员和朝廷的,他们只能租荒山进行少量开荒种土豆红薯。 “华夏可恶,他们不愿意借红薯土豆给我们,他们只借给我们麦子、大米。 你们恐怕不知道,大王下令,禁止酿酒。 大王一天都只吃一顿饭,他下令,不吃肉食。” “可恶!” “如果有战争,我第一个和华夏拼命。” “就是,华夏也太可恶了。” “难道因为我们过得比他们好,他们心存羡慕?趁着我们受灾故意为难我们?” “大王为了我们这些人,也是受苦了。” “有这样的大王,是我们的福气。” “乡长,我借粮食,不过,我家五口人,我只能借100斤。” 有人跳出来开始借粮食。 “这点够吃?” “嘿嘿…仲国上下受灾,我们应该共同度过难关。 有100斤粮食,挖些树皮草根将就对付一下。” 乡长激动的说道,“你们都是仲国的榜样,有你们,仲国何愁不强大?” “我也借!” “我借!” 就这样,在百姓感恩戴德的声音之中,大家高高兴兴借了粮食。 “爹,华夏怎么会这样对待我们?” “二狗,华夏隔我们这么远,为何要对付我们? 这不过是他们的把戏。” “为何今天大家提起华夏就骂呢?” “能不骂吗?不骂就有人举报你。” “爹,你这种想法要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