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1章 陈纪的建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此时的陈群,有对未来的期待,也要惶恐。 不过,此时有这种想法的何止他们二人,无数的太守都在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 按照华夏宪法,三百五十七个太守都有资格角逐华夏大统领这一职务的资格。 刘恢离去已成为定局,这就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 不过,他们更加清楚,想要赢得这一职务,绝非易事。 目前来说,对于大家最主要的就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增加自己的曝光率。 恢都城的刘恢和大家不一样,他并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对于刘恢而言,他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四年后能交给大家一个更上一层楼的华夏。 今天,刘恢特意来到郑玄的住处,因为他知道,郑玄他们一群退休后的老人喜欢在一起闲聊。 大家没有想到,今天居然在这里碰到了刘恢。 大家打完招呼后,纷纷坐了下来。 刘恢给在场的人一人发了一支烟。 陈纪调侃道,“大统领这根烟恐怕不会白抽?” “哈哈哈……”一群人被陈纪的话逗笑了。 刘恢笑呵呵的说道,“今天前来,的确有事向各位前辈讨教。” “大统领,有事无妨直说,我们这群人虽然离开了原来工作,但是,我们依然领着退休金,应当尽力。”荀爽半开玩笑的说道。 刘恢点了点头,“各位前辈都是国学大师,你们对于教育发展也做了很多。 现在有人提出,一些无用的知识应该删减,应当增加一些适用性的内容。 不知各位怎么看?” 刘恢话音落下,众人就明白了刘恢的来意。 最近,不少人抱怨,有些科目学了以后没什么用,因为有些科目都不考试,例如:华夏最新开的科学小知识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一些日常简单试验和自然现象。 然而,华夏小学升初中时,这类知识并未加入考试科目之中。 这种事情不能怪家长和学生,所有的人都是趋利的,你考试都不用,这不是浪费时间和浪费纳税人的钱吗? 卢植率先说道,“此事文教院是什么意见?” 刘恢看着众人,“实不相瞒,我还没有和玄德院长(刘备)、管副院长(管宁)谈过,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 众人看向刘恢,不管刘恢出于什么目的,他们从刘恢嘴里感受到了尊重,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自己还有价值。 “大统领,以老夫浅见,我们其实可以考虑把一些知识合并考试。 我小孙子在读小学四年级,考试科目太多了。”陈纪在华夏,逐渐变成一个直肠之人。 “元放公以为,该当如何改?”刘恢可是清楚,历史上的陈纪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的学问对如今华夏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是,他的见识和眼光是不用怀疑的。 陈纪想了想,“汉语、数学必然是独立主课,这一点不必多说。 另外的,可以归纳为科学,里面可以涵盖最基础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知识。 把华夏历史、世界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合并成一个科目,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科。 体育课程这些可以不变,其他美术等课程也可以不变。” 在华夏,每天有半小时体育课,刘恢十分看重这一点,他不想学生全部变成一群虚胖的胖子,遇到下雨,就将体育课变为室内体育活动。 美术、音乐、朗诵、乐器等会根据每个人的爱好,每周六下午统一两节课程集中学习。 刘恢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心中对陈纪的想法颇为赞同。 刘恢看向其他人,“各位前辈的意见呢?” 阎忠开口说道,“元放建议不错,这样一来,小学主要修四门课程,各种知识都有占比或可一试。” 郑玄紧跟着说道,“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让大家以为历史这些课程不重要?” “不然,历史是学习华夏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最主要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 这类知识直到中学、大学都还要不断学习,已经够了。”杨彪开口说道。 “逻辑学呢?”司马防问道。 “小学主要是训练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到了中学才会加入主科当中。”刘虞回答道。 蔡邕说道,“中学课程呢?” 刘恢看到众人投过来的目光,说道,“中学不在今天议论之中,暂时不变。” 陈珪说道,“大统领,此事恐怕要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才行。” 刘恢赞同的点了点头。 一直没有说话的曹嵩说道,“这样一来,小孩会不会压力太大了?” “压力肯定有,不至于太大,我看过小学教材,科学和社会学也是到了四年级才会学,之前的一二三年级,主要是学习汉语和数学。”司马徽急忙解释道。 “这事恐怕一时半会儿很难定下来。”庞德公清楚,这样一来,教材都需要重新编写。 刘恢笑了笑,他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看着刘恢离开的背影,荀爽说道,“康成,大统领好像没有表态?” “慈明,你应该了解他,一直以来,他都不会轻易表态。”郑玄说道。 “没办法,以他的位置还真不能随便表态,这事还得先文教院拿出方案出来讨论。 不过,元放的想法我倒是赞同。”曹嵩理解刘恢做法,如果一个平民百姓随便说,影响很有限,刘恢如果随便说,影响就大了。 出门以后的刘恢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大统领府邸,而是让司机和典韦去文教院。 “大统领,你这有好长时间没过来了?”看着刘恢进来,刘备有些埋怨,刘恢是典型撒手老板。 “玄德院长,我如果长期过来,恐怕下院王劲院长他们就找我麻烦了。” “此话怎讲?”刘备有些疑惑的看向刘恢。 “按照条例,我是无权干涉你们日常工作,你说我经常过来,下院会不会怀疑我们之间有猫腻? 何况,文教院有你和管副院长二人,我十分放心。” 刘恢的话刘备是相信的,刘恢基本从来不伸手管文教院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