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村长我能召唤小行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我的手已饥渴难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之所以不让白昊立即开始,因为斜谷盆地还有运输队,还有那么多工人,需要几个小时撤离。 郝建国也还要联系相关人员,等清空场地后,来到这里。 灵息数量提前达标了,这是他没想到的。 看来远居村这几天人气很高哇,都超出了大家的预计。 本以为最少要四天,这才三天。 很好,来的越早越好。 他立即联系关键人员。 电话那头接通,郝建国将早就准备好的话术说了出去。 其实他提前两天,就给对方打好了口风。 让对方这几天留出时间,来见证一个重要的时刻。 当然,郝建国没有直接说白昊召唤的事情,那不会有人信的,还会以为他精神失常了。 所以,他只说这是攸关国家的最紧要的事情。 他们必须来一趟。 于是,时间约定好,来人也保证提前到场。 郝建国又打了几通电话。 终于安排妥当,他立即出门,迈入深夜。 等他来到斜谷盆地,车队已经渐渐远去。 他做着最后的检查,和秘书小刘一起,将零星滞留的人员,驱赶离开。 转悠了两遍,已经没人了,两人在一棵老桂树下休息着。 “镇长,这次我们得离远点。”秘书小刘兴奋着,提醒着。 “当然,这么大个东西砸下来,那可是很危险的。”郝建国喝着手里的瓶装水。 “对了,天亮后,咱们还得赶回去一趟,”小刘翻着工作日志,“市里又来人了,说是上次煤炭调查被无故取消,这次必须开会讨论。” “这哪里有空啊?”郝建国摆摆手,“先别管,眼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市里的人,还是要给面子的吧,未来您自己的工作也好开展……” “哎,先忙完白昊的事情再说。”郝建国起身,又开始在盆地里转悠。 生怕遗漏了人在附近。 看杂草无声,万籁俱静,郝建国心道,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奇迹出现了。 早上五点半,白昊、王一寿、赵医生三人已经来到了斜谷隘口。 周家奶奶这次没来,主动要求看住村里进山的路口。 说是怕自己受不住,吓晕过去。 山风雨露,花草未醒。 周围山上的大矿灯没有关停,全力照射在盆地中央,那片殷红的铁矿上。 郝建国支开运输队和相关人员的方法是,让他们休假一天。 这样既不引起怀疑,也能保留周围的射灯,方便他连夜肃清闲杂人等。 从凌晨一点多来到这里,郝建国和秘书小刘已经在盆地转了三圈。 确定没人了,才疲惫地走上斜谷隘口。 白昊三人正在路边石块上坐着,向下斜谷下方眺望。 “镇长,没人吧?”王一寿起身迎接。 “没,”郝建国喘着粗气,“没人了,下面都没问题。” 白昊伸着懒腰:“我就说没人,我一看就知道没人。” “这可不能瞎吹牛,没下去看过,万一下面有人,那就不得了了。”王一寿警示着。 这要是有不知情的人在,一召唤,不把人砸死,也得把人吓死。 跟在后面的秘书小刘手脚发软,赶忙找了块石头坐下:“这坡也太陡了,累死我了。” 几人闲谈间,盆地北面开来一辆小车。 王一寿眼尖,赶忙指着那车喊道:“不好,来人了,得赶紧轰走。” 郝建国一摆手,望着那辆小车:“是我叫来的。” 大家一愣,旋即记起,郝建国说白昊下次召唤的时候,必须有关键人员在场。 看来这就是关键人员了。 “他们是?”秘书小刘也不知道是谁。 这几天跟着镇长,配合给远居村塞人,忙得焦头烂额。 也不知道镇长什么时候联系了谁。 带着好奇和期待,小刘伸长脖子望着那个摇摇晃晃开过来的小车。 “现在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郝建国指着小车,“那是国安战线上的人。” “国安?”王一寿和秘书小刘都一惊。 但很快释然,如果要直通中央,这条线确实是最优的。 很快,那辆小车开到了斜谷下方,有些艰难的爬着坡。 好半晌,小车终于来到隘口。 郝建国赶忙上前,让车再往隘口后面开一段,停到背山的地方。 说是山后才安全,车子不会坏。 车里两个人有些纳闷,这车停的好好的,怎会会坏? 停好后,下车。 两人都是便服,紧了紧外套,走向镇长郝建国。 “郝建国同志,你这神神秘秘的,可别是让我们来陪你看日出啊。”两个国安的人员,半开玩笑着。 “哪能呢?绝对的大事。”郝建国伸出手。 国安两人都礼貌地和他握了下。 前几天,国安线上,郝建国与他们的领导联系上了,说是要找最值得信赖的人,来处理一个大事件。 于是,他俩就被安排与郝建国接触。 只是这寂寂无名的高溪镇,这完全落寞的远居村,能有什么大事? 难不成还有境外势力,来这里搞破坏? 可破坏个什么东西呢? 这里连煤都没了,更没有什么军事设施、科技产业。 就是个十八线的小地方,能有什么大事? 从省里下来,在这高溪镇待了两天,其他没看出来,倒是听到些风言风语。 说是,这个镇长腐败了。 具体不是他们来管。 不过这次郝建国让他们过来,也刚好接触下,毕竟都是国家公职部门,或许能为反腐帮上点忙。 两人与郝建国寒暄了几句后,看向他身后的四人。 郝建国迅速介绍着。 国安的两人一一点头。 除了秘书,其他就是一个是村长,一个是村医,还有一个年轻的无业游民。 这几个人,是要干什么? 村民,村医,村长,秘书,镇长这个组合,有点玄妙哇。 两人经验丰富,思维活跃。 立马联想到了一好一坏,两种可能。 好的可能是,这些村民和基层官员,发现了威胁国家安全的事情,而且等下就会在这里发生。 他们是来举报和指证的。 坏的可能是,眼前这些人,就是出问题的人。 只是故意让国安介入,混淆视听。 当年沿海省份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一整个村子出了集体恶性事件,所有村民和基层官员都参与其中。 其中就是有一个医生,起了关键作用。 因为那个医生懂得制药和化学,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高智商高学历的犯罪者。 后来,他们事情做大瞒不住了,怕没法收拾,就故意设局,让国安线上的人来搅混水。 那都是一些精明到令人心惊的人,上层差点就着了道。 眼前这几个人,俨然就是一条完整的地方权利树。 恰好也有个医生。 怎么看都有点那个意思啊。 而且那个医生,还显得很不自在。 一副眼镜推了又推,不时还拉下镜框,裸眼来看人。 这是正常眼睛,戴上了高度眼镜后,眼睛不适带来的反射性反应。 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医生,眼睛根本不近视,却还是要戴上一副眼睛,来遮掩自己。 肯定有问题。 两个国安的人员一对眼,走向赵医生。 刚要问话,旁边那个年轻人大大咧咧地问道:“咱们可以开始了吗?我的手已饥渴难耐~” 两人转头,看着那个年轻人,他像个憨憨,做着自以为酷炫的动作。 “开始吧,再等怕有人要来了。”郝建国在一旁亢奋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