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村长我能召唤小行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章 两条轨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与此同时,远居村内。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名为“彗星”的实验室落成了。 位置就在小慧家附近。 在去往斜谷的第一哨卡与第二哨卡之间。 这里曾经是一个山里煤矿,名为“青山煤矿”。 后来挖完,便回填了。 几十年来都封闭着。 直到彗星计划启动,才由斜谷的工程部队,全力疏通,并迅速构建。 矿车进进出出,直升机起起落落。 废旧矿井内,通风井,线路和管道全面铺设。 终于把第一期工程完成。 小慧则在完工前,走完了自己身份转换的流程。 主要是对奶奶的解释。 国家派了一个十人小组,作为小慧的助手,也算半个保镖。 都是军队科研机构的人才。 而对外则宣称,这十个人是小慧的全职老师,让她到军事学院的实验中学上课。 至于地址,就在“彗星实验室”的地面入口。 一个新搭建的模块化组装的三层小楼,也是用来打掩护和哨卡警戒的。 这么突兀的一个中学出现。 别说周家奶奶,村里的人一开始都纳闷,这学院还没开始招生,还在筹建,怎么实验中学就开课了? 还只有小慧一个学生。 周家奶奶得到的答案是。 国家通过这次超长夏令营,发现小慧的才能很不错,为了让小慧能更上一层楼,专门派人来辅导。 奶奶听完有点疑惑,直问:“能考大学不?” 教育部的领导用力点头:“以小慧的聪明啊,明年就能考大学了,这不是让人来专门辅导嘛,早几年读大学,早几年成才。” 周家奶奶又找小慧确认,这才放下心来。 几天忙碌,小慧终于摆脱了初中的禁锢,浑身轻松,也等来了“彗星”实验室的开放。 她立即就去看了。 地下一百米的巨大的空间里,安置着强大的制冷设备。 有星河级超级计算机入驻,还有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之类的实验室各一间。 大量物资堆放在仓库里,这些都是根据小慧提前写好的清单,从全国运过来的。 这里还有强大的带宽,以应付全国数据的流入流出。 造价斐然的同时,工程量之大也是叹为观止。 之所以会如此投入,是因为小慧在面见国家领导层的时候,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彗星实验室,得以最快迅速上马。 不过,这也仅仅是小慧自己要求的实验室配置,算是核心研究区。 后续还可以再扩展。 而真正的大型实验和研究验证,则是整个东国的所有机构。 毕竟一个村子可容不下所有。 彗星实验室,也被定义为科学界“大脑”一般的存在。 这就要求,小慧偶尔要出现在远程的高级研究会议中。 为了安全起见,小慧都是以代号“彗星”为名。 形象则是小慧自己选的,一只耷拉着眼皮的兔子。 虽然一开始,各个机构的研究者,对于一个名为“彗星”的兔子,参加如此高级的研究会议很是纳闷。 但几句话下来,兔子耷拉眼皮的形象,就让他们终身难忘了。 这简直就是人形计算机,面对所有课题,任何领域,上到天文,下到沙漠,再到材料研究,和量子计算…… 任何问题,任何回答都天衣无缝。 而且,还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还有验证方法,思想实验等。 声音是一个成熟的女性,语调却带着一点稚气。 让会场的所有专家,各学科的领头人,都怀疑是不是国内的ai突破了。 这其实是个机器人。 而小慧的感觉则完全相反。 “他们太慢了,说个事儿半天没反应。”小慧在乾老身边抱怨。 “而且换一个问题就要换一个人,那些人还一个个都要自我介绍,满嘴客气话,磨磨唧唧,弯弯绕绕,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的猜想,简直浪费时间。” 乾老有些出神,因为那空荡荡的盆地,和遥不见人的白昊…… “还是老师你最好,我跟他们聊不上来。”小慧撅着嘴,看着实验数据。 乾老拉回神思,浅浅微笑,眼底却难掩失落:“人情也是一门学科,团结更是一种力量,一个人可以捅破天,一万个人处理得好,便可以捅破一万片天空。” 小慧耸耸肩:“是,老师……” 实验室落成的第七天,小慧就完成了对一种名为赤晶的奇异晶体的研究。 当然也结合了先前其他实验室的研究报告。 小慧的研究则更加进一步。 她发现赤晶不仅能提供电能,还能提供一种无形的力场。 这种力场,似乎有很强的秩序性,让来往的电磁信号,变得平和,从而达到抗干扰的效果。 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的赤晶,就能提供半径一米的抗干扰力场。 小慧试验后,认为这种力场,就算遇上脉冲弹,也能很好地保护电子设备。 小慧将这一切告知了乾老。 老人很开心,也很欣慰。 两人又一起在“彗星实验室”,设计了赤晶转换为电能的原型机。 这是一种球状磁场的约束模型,用电力点刺赤晶,让赤晶解析出庞大电能,然后将电能稳定转出的装置。 材料则由全国各地秘密制作,秘密送来。 看着小西瓜一样的装置。 小慧完全结合了国内全产业链的现状,用全部国产的东西,设计和组装了这个球形装置。 虽然有更好的材料,效果会更加出色。 但乾老一开始就坚持要全部国产化。 小慧也做到了,而且也明白乾老的用意,并插着腰自信道:“国内还不够的东西,我自己来补足就是,不过前期成本会高一些。” 乾老呵呵点头:“能做出来就好。” 这赤晶转换的装置,东西小慧功劳最大,乾老让她给取个名。 小慧看着自己做出的第一个东西,欣喜着,取名为“赤心”。 乾老欣慰笑着,直说:“好好!” 七天后,小慧在十个助理的协助下,将“赤心”原型机,运用到了超算中心的电力接口上。 效果很好,电量供应稳定,而且能量澎湃。 小慧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当晚就将自己这几个月来,一直构想的一个思想实验,设计出来,交给乾老。 是一种仿生程序。 “仿生?”乾老微微皱眉。 “我感觉人力还是太慢,未来肯定需要更强大的人工智能,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小慧如是说着。 “那你这个仿生程序是?”乾老看出点苗头,但又不敢确定。 小慧解释道:“如果我们能像动物演化一样,在数字环境里培养出一种智能体,类似从单细胞到复杂生命形式,那不就可以剥离很多没必要的臆想,更直接的获取人工智能体吗?” “我们有超算,一瞬间就能完成千百年的迭代量。”小慧指着超算中心。 “嗯!”乾老眉头展开,也来了兴致:“设置好规则,让足够多的简单程序,在设定的数字环境下自我演化,然后培养出一个近似智慧生物的程序。” “对,这就是我的想法,我们可以不断累积和修改,让它不停迭代和我自学习,那样我们会得到一个真正的初级人工智能体。” “可以,我支持。”乾老从旁鼓励。 小慧埋头编写底层程序代码。 其中也大量引用了国内已有的代码序列,以最大程度节省时间。 乾老在旁看着,一开始还能跟上,一分钟后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强大的记忆力,让小慧完全不需要回看程序代码,也不需要来回检查代码的运行,所有代码一气呵成,瀑布般往上飞流。 乾老靠着轮椅,默默看着这个瓷娃娃样可爱的背影在逆光的屏幕里十指翻飞。 世界的未来或许有两条轨迹,一条在白昊那边,一条便在眼前吧。 只是白昊依旧渺无音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