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月照冰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5章 挺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新年头几天过去,京都城里又渐渐热闹起来。新的一年,大家也希望有个新的开始,好的开始。雪化之后,天气好转,前往城外寺庙祈福的人也渐渐增多。 沈归舟在王府窝了一段日子,感觉自己似乎很久都没有银两进账了,有了生存的危机感。再说,天天待在王府除了吃就是睡,久了也有点无聊,她便去了松夷山。 在那住了三日,抵不住老顾客的诚心,赚了近百两银子。 看到银子,她整个人精神了不少,选择性忘记和陈穆愉的三日之约,准备加住两日再回城。 娘家出事许久,秦王妃一直没有家中那位兄长的消息。过年前一日,秦王终于和他取得联系,他给她写了一封信,报考平安。 看到他的信,秦王妃心头积了许久的担忧,终于落地了些许。 除了她这种外嫁女外,辛家不少人都受到了她父亲的牵累,官府一直在追查她兄长的下落。 看到他在信中说,因为此事,他现在还不方便回来,她也没有强求了,给他去了回信。 可是,不知为何,这段日子,她心中又不安起来,担心他在外面出事。 这种不安,她还没有办法控制。 大家都说寒华寺的菩萨灵验,见天气转好,她也让人准备了一番,前往了寒华寺,想替这位兄长求个平安。 出门的时候,她准备和秦王说一声,才知道秦王出门了。 问了他身边伺候的人,他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更不知道他出门所为何事。 秦王妃突然发觉,最近这段日子,秦王好像变了。 以前,有什么事他都会和她商谈,最近这种情况,好像变少了。 有的时候,他明显有事,她问他,他还敷衍了过去。 他是看她因为娘家之事郁郁寡欢,不想再让其他事烦扰她吗? 这个认知让她有点内疚,这段日子,她因为娘家的事,的确是忽略了他。 这种时候,她不仅没能帮助她,还让他为她操心,实在是不该。 出城的时候,大理寺的人还在城门口查找凶手。 秦王妃的马车也被简单盘问了一下,秦王妃知道了大理寺卿遇刺的事情。 这事挺让人吃惊的,不过,和秦王妃也没太多关系,马车也很快被放行,她也没多想。 秦王妃这次祈福是满满的诚意,带了不少贡果上山,到了寒华寺,她还捐了不少香油钱。 据说,寒华寺不仅菩萨灵验,签也很准。 她拜了菩萨后,便也替兄长求了一签,询问凶吉。 哪知,拿给旁边解签的师傅一看,下下签。 她有点心慌,又求了一签。 一解,还是下下签。 旁边侍女反应快,连忙安慰她,这里的签定然不准,引来周边其他信徒的注视。 秦王妃觉得侍女说得有道理,只是心里想的全是那两支下下签。 下山的时候,她有点后悔今日来这寒华寺。 路过竹林时,她骤然想起,那位俞夫人以前时不时会来这山里摆摊算卦,找她算过卦的人都说,她的卦比寒华寺的签还准。 她忽然也想找她卜一卦。 先前上山时,她并没有在歇脚的亭子那看到她。 下山,还是没有见到她。 看来她今日运气不佳,她不在这竹林之中。 这段日子,也没有知道沈归舟住在哪里,这里偶遇不到她,秦王妃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她。 她倒是知道秦王可以联系到沈归舟,但是她又觉得,这段日子,他为她和她父亲的事,操了不少心,她若为一卦让他帮忙联系人,似乎有点不合适。 在心里哀叹一声,准备作罢。 无意间撇头,看到稍远去的上空燃起了炊烟。 那个方向是……俞夫人的那座小院。 她在这里! 这炊烟,让秦王妃转了脚步。 刚到远门口,看到沈归舟躺在院中的躺椅上睡觉。 今日虽无雪无雨,却有微风。这大冬天的,她睡在那里也不怕冷。 沈归舟没有睡着,只是在闭目养神,今日已经赚了二十两银子的她,听到敲门声,也懒得睁眼,翻了个身,背对着门外,道:“今日不卜卦了。” 秦王妃阻止了侍女,朝里唤道:“俞夫人。” 沈归舟眼皮动了一下,扭头望向门口。 雪夕在厨房做饭,沈归舟将秦王妃迎进屋,自己去准备了茶水。 秦王妃是个善谈的人,两人已经有一段日子未见,能聊的话题也不少,她主动问起她的近况。 两人寒暄了一会,秦王妃主动提起了今日来寒华寺上香的事,其后表明自己想找她卜一卦。 话一出口,想起沈归舟之前和她说过,不给相熟之人卜卦,忙补充说明她是想替家中兄长卜一下凶吉。 她言辞恳切,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有那么些交情,沈归舟看着她眉宇间的忧郁,破例给她卜了一卦。 卦象出来,沈归舟望了她一眼,没有立即说结果。 秦王妃心抬了起来,想到了那两支下下签,“……如何?” 沈归舟稍作迟疑,回答了她,“卦象显示,不是很好。” 秦王妃将她这话在脑中自动解读,不是很好,那就是……大凶! 她定了定心神,紧张询问:“他可平安?” 沈归舟看着她瞬间变化的神色,没有做声。 她的沉默,让秦王妃心直接揪了起来。 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 秦王妃端起茶喝了一口,手不受控制地抖了一下,茶差点溢出来。 怕将茶杯打翻,她又将茶杯放下。 她小声呢喃,“不会的。” 过年前,他还给她寄了信,报了平安,一定不会有事的。 沈归舟听清了,对她这种不信任的行为,也没生气。 听秦王妃刚才说她这位兄长去南方游学多日,她好心补充了一句,“王妃要找的人,早已不在南方。” 秦王妃刚觉得沈归舟是在胡说八道,听到这话,猝然抬头。 不在南方! 怎么可能。 她这兄长这几年一直都在南方游学。 “那他在哪?” “北边。” 秦王妃错愕,沈归舟也看出了她的怀疑,将卜卦的用具收了起来,没有多说什么。 恰好,雪夕过来告知饭做好了,沈归舟客气问了一句秦王妃要不要在这里用个便饭。 秦王妃慢慢醒神,心里被她所说搅弄得乱糟糟的,还有话想问,又不敢问。 她婉拒了她的邀请,没再叨扰,提出了告辞。 沈归舟也不意外,没有收她的银子,将她送出了门。 秦王妃这个客人的突然光顾,让沈归舟改了主意,吃完饭就收拾东西回城躲清闲去了。 高柯进宫求见天楚帝之前,柴向刚好向天楚帝上禀了一件事。 近段日子,有人在私下议论,前段日子工部的贪污风波,另有玄机。 工部的银两缺口,实际上并没有查出的那么大,是晋王在户部的账册上动了手脚。 天楚帝听完后,眉头微微蹙起,吩咐柴向,将流言的源头找出来。 此事刚说完,高柯求见。 邓伯行遇刺,天楚帝也有些诧异,问了高柯详细情况。 可是这个详细的情况,高柯暂时也不是很清楚。 他只能凭经验猜测,这是仇杀。 邓伯行刚来京都不久,升任大理寺卿也没多少日子,并没听说他近日有得罪过什么人。 除非实在办案的过程中得罪了人。 但是,他来京都这小半年,总共也没办几件案子,这些案件中也没涉及什么穷凶恶极的人。 他此话一出,天楚帝关注到了他那句没办几件案子。 停下来后,高柯自己也骤然反应了过来,自己这个话有失妥当,想补救来不及,干脆闭上了嘴,低头作思考状。 天子脚下,刺杀朝廷大员,这是对皇权的挑衅。大理寺卿上任没几日就遭遇了刺杀,传出去了对朝廷的影响也很不好。 天楚帝垂眸深思了一会,也没有再细说此事,吩咐高柯,大理寺须尽快破案,缉拿凶手。 丞相府内,王石听到邓伯行遇刺的消息,震惊没有比秦王少。 不过,官场多年,见过不少风浪的他,还是比秦王稳重些。听完汇报后,立即吩咐人继续出去打听情况。 得知自己派往邓府的人一直没回来后,又让人去暗中寻找此人,弄清昨晚的真相,绝不能让他落入官府手中。 秦王过来,得知他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心中愈是焦虑。 王石将他劝回府后,又增派了人手去寻找那人,并差了人去了高柯府上。 秦王回到府中,面上情绪尚可,内心还是有些不安。 还未等到高柯的消息,下属来报,大理寺抓到凶手了。 凶手就是丞相府昨晚派出去的人。 大理寺在全城戒严的效果显著,凶手在城里躲了大半日,终是被逼得无路可去,撞到了大理寺的人手上。 大理寺卿在京都遇刺,对大理寺的人来说,跟他们大理寺的牌匾被人砸了没什么两样。 这大过年的,这玩意还让他们所有人忙活了一个早上加一个上午,看到他,大家心里火更大了。 抓人的时候,他还拒捕,大理寺的人当场将他揍得不轻。 将人带回去时,去邓伯行府上问询事情经过的人也回来了,邓伯行醒了,不过,他自己也不清楚好端端的为何会有人去刺杀他。 如此,这人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大理寺的人耐着性子,问他为何要刺杀邓伯行。 他不回。 问讯的几个人,对视一眼,懒得再问第二遍,又将他招呼了一顿。 最后,那人自己都似乎嗅到了公报私仇的味道。 半个时辰后,他熬不住了,承认了自己就是昨晚邓府的那个刺客,交代了事情经过。 可这个事情,说起来,他也觉得自己挺冤的。 他去邓府,起初只是想拿点钱财,并没有想要刺杀邓伯行。 但是,后来邓伯行发现了他,他为了脱身,才不小心刺伤了他。 实际上,他也没想伤他,他掏匕首只是为了自保,想吓唬吓唬他,哪曾想到,那邓伯行也不害怕,硬是拦着他不让他走。 形势所迫之下,他们动了手。交手的过程中,他不小心刺伤了邓伯行。 他更没想到,他会伤得那么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