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朱瞻基,上交土木堡副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那一座大大的京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瞻基在原地想着朱棣见着朱元璋之后的画面! 嘴角忍不住的开始抽抽! 也忍不住的苦笑了起来! 这要怎么跟朱棣说? 朱棣一生五征漠北,五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迁都北平,疏通运河,一辈子战战兢兢的不曾有一天的时间是懈怠的! 为的什么? 不就是为了向朱元璋证明自己比那个黄口小儿朱允炆强出去不知道多少! 要比他更加适合做这个皇帝吗? 这已经变成了朱棣的心魔! 可是真的要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要告诉朱棣,爷爷,好消息啊,你马上就要见到高祖爷了,你可以证明自己了,可以向他证明你要比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了? 那朱元璋是该生气呢? 还是该生气呢? 朱瞻基想着这些忍不住的苦笑了起来! 再次闭上了眼睛! “进来吧!” 哗啦! 门口的太医们这才都进来一窝蜂的开始处置朱瞻基身上的刀伤! “三宝!” “奴婢在!” “诏令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内阁杨荣,内阁于谦,云麾卫之指挥使张樊,白袍军主将陈庆之,锦衣卫指挥使陈夕来见!” “奴婢遵命!” 朱瞻基接着再次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 太医们也忙乎完了! 朱瞻基重新换上了一身湛蓝色的衣衫,脸色煞白的坐在椅子上! 这时杨士奇等人也来了! “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 朱瞻基轻轻的挥手道:“长话短说!” “杨士奇!” “微臣在!” “如今虽说瓦剌大军该俘虏的已经俘虏了,该杀的已经杀了!” “但是事情还不曾结束!” “永乐朝大军还在大同宣化和敌军对峙!” “我们这里来的不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最后俘虏也指认了!” “主帅未死,大军犹在!” “事情还不曾结束!” “几件事!” 杨士奇急忙躬身道:“请殿下示!” 朱瞻基微微点头道:“传檄天下,瓦剌大军溃败,五十万大军倾覆,此战战国传檄天下!” “集中瓦剌俘虏,三日之后京师献捷!” “也让百姓们都看看!” “这些畜生也是人” “微臣遵命!” 朱瞻基再次轻轻的点头道:“兵部于谦!” “微臣在!” “永乐朝战事依旧吃紧!” “即刻起传孤手令!” “十日!” “孤就给你十日的时间!” “山东,河北,备倭军调集十五万!” “调集大同,宣化散落关宁铁骑三部合计八万骑兵!” “到京师集中,驰援永乐朝!” “微臣遵命!” 朱瞻基深呼吸了一口气道:“户部夏元吉!” “微臣在!” “孤看了今年的奏报,南方的赋税都还不曾运送上来!” “南方,应天,福建等地粮仓内的全部储蓄,一律调往京师!” “微臣遵命!” “礼部杨荣!” “微臣在!” “京师一战,此战虽大胜,但折损我大明军军卒十万有余!” 接着他狠狠的拍了拍自己面前的桌子! 砰! 眼神中闪过一抹杀气! “一战损失十万余,我大明开国至今不曾有过!” “这是大明的耻辱!” “是我朱家的耻辱!” “诸位当铭记今日!” 众人都齐刷刷的朝着朱瞻基拜了下去!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朱瞻基深呼吸了一口气道:“礼部,士卒抚恤三倍,立功将士的赏赐,必须要如数下发!” “谁要是敢在此事上伸手,夷三族!” “微臣遵命!” “张樊!” “微臣在!” “此战云麾卫损失惨重,本王许你扩充云麾卫,在各地备倭军中抽调能战精锐五万成军!” “以此为基点,扩军十万!” “末将遵命!” 朱瞻基说完了之后将自己的目光朝着一旁的陈庆之看了过去! “白袍军此战损失惨重!” “三千营剩余士卒划归白袍军!” “你负责重建白袍军,规制一万!” “末将遵命!” “杨士奇!” “微臣在,传旨,各地藩王,各地不论文武,三品以上者,十日内京师觐见,逾期不到者,格杀勿论!” “微臣遵命!” 朱瞻基有些疲惫的挥手道:“京师解围,必定有大批难民涌来,京师往外三百里,每十里设施粥点,不可饿死百姓一人!” “微臣遵命!” 接着朱瞻基站起来脸色狠辣道:“派出五城兵马司,清扫战场,大明士卒厚葬,敌军首级全部割下!” 接着伸手指着城外! 就在城门外三十里! “给孤用他们的人头,立起一座大大的京观!” “殿下不可!” 杨士奇急忙走了出来! “殿下,此战已胜,如今行径实在是又失天和啊!” “微臣复议!” “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朱瞻基则是冷淡的看着几人道:“他们屠杀我大明子民之时,将我们唤作是两脚羊时,可知有伤天和?” “这...” 杨士奇一时语塞! 朱瞻基则是淡淡的挥手道:“此事就这么办,孤就是要告诉天下啊!” “惶惶大明,日月灼昭!” “贼寇安敢持兵仗凌我者!” “必戮!” 众人听完了朱瞻基的话之后都呆呆的立在了原地! 一时间说不出来话! “都下去做事吧!” 接着自顾自的转身就离开了! 留下了面面相觑的众人! 朱瞻基的一番话直击他们的内心! 可谓振聋发聩! 他们对朱瞻基的敬畏之心更加强烈! 文华殿内! 朱瞻基十分疲惫的靠着床头闭着眼睛,但是始终都无法入睡! 战事是胜了! 但是好像还没胜! 京师以北之处到处都是难民,要救,要管! 扩军要扩! 永乐朝的后勤还要保障! 如今朝廷蒙此大难,人心浮动,不少人有了许多不该有的心思! 可谓是内忧外患!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 银子! 到处都需要银子! 很多很多的银子! 一个王朝的命运,数千万子民百姓的的命运,都沉沉的压在了此刻年仅十七岁的朱瞻基身上! 内忧外患,刀兵过境! 人心浮动,家国凋零! 千难万难! 此刻唯有新君最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