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朱瞻基,上交土木堡副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朱元璋还是朱元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瞻基和李善长几乎是下意识的朝着门口的位置就看了过去。 朱元璋此时一身布衣,背着手走了进来。 身后还跟着耿炳文等勋贵。 朱元璋大剌剌的坐在李善长家的主位,眼神十分微妙的看着李善长道:“你说的那些咱都听见了!” “你说的都对,你一生兢兢业业!” “为了大明抛头颅撒热血!” “不曾有过一丝贪墨!” “坐在你这个位置上,还能如此保持本心的宰相,咱没见过,从没见过。” “你说的也对!” “你对得起任何人。” 李善长此时干脆也不装了,十分洒脱的笑了笑道:“那皇上觉得自己对得起大家伙吗?” “对得起将自己身家性命都卖给皇上的这些老兄弟吗?” “史书昭昭!” “煌煌天日!” “皇上今日还是当年那个毫州城的朱大帅吗?” “皇上还是应天府那个义薄云天的吴王吗?” “皇上今日只要对着老夫!” “对着这帮兄弟说一句!” “你还是当年那个上位!” “还是淮西兄弟们的大哥!” “李善长今日宁死呼!” 接着他眼睛通红,伸手举起来自己手中的拐杖道:“你敢说吗?” “谬尔独夫!” “你敢说吗?” 朱元璋此时罕见的没有暴怒。 而是深深的叹气。 接着有些自嘲的朝着李善长笑了笑道:“李先生,你记得当年投奔咱的场景吗?” 李善长顿时有些不解,身形都一晃! 朱元璋没有理会众人,而是自顾自的开口。 “当年碰见李先生的场面,咱还是记忆犹新。” “毫州珹外,那一片荒废的麦子地里!” “李先生也不是如今的韩国公,不是如今权倾朝野的宰相!” “当年的你蓬头垢面!” “手中抱着的是五斤的麦子!” “咱跟你攀谈半个时辰,你始终都死死的抓着你自己怀中的那半袋麦子!” “因为那时候半袋麦子是能活命的!” “当年你记得你跟咱是咋说的吗?” “你说你跟着咱,不为名利,不为财富,就是想要改变这个狗日的世道,能让天下跟咱们一样的穷苦人都能吃上一口饱饭!” “不再颠沛流离!” “你忘了吗?” 李善长此时眼眶也红了。 接着朱元璋站起来深呼吸了一口气,面对这些跟着南征北战一生的老兄弟,最后都死在自己手上的老兄弟,他的心中也是五味陈杂! 他伸手指着一旁的吉安侯陆仲亨道:“陆仲亨,咱当年是在路边将你捡回来的,你是活不下出来逃荒的,你家中父母兄弟都死了!” “那十多年你每战必先!” “你还救过咱的命!” “咱没忘!” 接着转身朝着蓝玉皱眉道:“蓝小二!” “你是咱的义子!” “你是以勇猛著称!” “当年陈友谅兵进应天,你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要主战的!” “上位!” 蓝玉此时也红了眼睛。 朱元璋则是叹气继续朝着一边伸手道:“长兴候耿炳文,当年为咱驻守西南,防范张士诚,足足几年都不曾有一地失守!” “说你是咱大明第一善守的将军,绝对没人敢说第二!” “还有你!” “永嘉侯朱亮祖,你也是屡立战功,你们都是咱淮西的子弟兵!” “还有你们!” “你们每一个人受了多少伤,那一道伤口是那一战留下的,咱都记得,咱这辈子都不敢忘!” 下面的武将们都低头。 明显的被说中了心窝子。 李善长一时间也有些迟疑。 可是这时朱元璋却是画风突变。 他表情突然都变得狰狞了起来,满脸都是杀气。 恶狠狠的看着下面的众人。 “史书记载,咱一个个要了你们的脑袋!” “咱看了之后不觉得意外!” “陆仲亨,耿炳文,朱亮祖,蓝玉,” 他一个个名字的念了下去。 “你们出身都和咱一样,咱是和尚要饭出身,你蓝玉是流民出身,你耿炳文当年是杀猪的,你陆仲亨当年是水贼!” “你们为咱立下了赫赫战功!” “咱也封你们公,侯,和你们做了亲家!” “咱想你们总能安安心心的活着了吧?” “可是你们呢?” “你们都做了什么?” “你们还记得当年咱们起兵是为了啥吗?” “自己吃饱,让自己的父母吃饱,让那些跟咱一样的穷人都吃饱!” “可是如今呢?” “伯爵不够,公爵不够,权倾天下不够!” 下面的勋贵们脸色都变了。 砰! 朱元璋这时狠狠的将自己的拳头砸在了桌子上。 “咱这个位置给你们坐够不够?” 哗啦啦! 一群人都朝着朱元璋跪了下来。 “末将惶恐!” “末将惶恐!” 朱元璋则是脸色狰狞,狠狠的握着自己的拳头。 包含杀气的开口。 “贪墨军饷,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为了一己之私利!”. “枉死在你们手中的人有多少?” “你们睁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的看看!” “你们现在的样子和当年欺压你们的元人官员有何不同?” “咱告诉你们!” “要是再来一遍!” “咱还是杀!” “谁不法咱杀谁,杀你们,杀贪官,杀不法,!” “要是咱有一天变成你们日后的样子!” “你们日后也能来杀咱!” 接着他顿了顿! 声音肃然! “刚才李先生说,问咱敢说对的起你们吗?” “咱告诉你们!” “咱敢!” 接着他微微眯着眼睛道:“你们有谁敢站出来告诉咱,你们问心无愧吗?” “咱告诉你们!” “咱敢!” 接着背着手走了出去。 腰杆依旧是那么的笔直。 只不过身形有些萧索。 留下了面面相觑的众人。 李善长此时一个人站在最前面,手里拿起来指着朱元璋的那根拐杖不知何时放了下来。 大殿内十分的沉默。 朱瞻基这时微微叹气。 来到了中间。 沉声开口。 “皇上口谕!” 哗啦啦! 众人回过神全部都朝着朱瞻基跪了下来。 “圣躬安!” “圣躬安!” 朱瞻基微微点头道:“朕安!” “皇上口谕,过去未来虚无缥缈,自古无有按未有之事定罪者!” “尔等当实心任事!” “前事勾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