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皇重生:人族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北海绞肉机(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奎将盖有人皇大印和内阁印鉴的通关诏书递给李靖之后,李靖大开关门迎接御林军。 但是张奎没有在陈塘关做任何停留。 军情如火。 大军穿关而过,直接北上崇城。 陈塘关总兵李靖也没有任何客套,只是站在关城上,看着兵强马壮的御林军,有些自怨自艾。 朝廷这几年发展太快了。 尤其是朝廷的军事实力。 之前自己跨入气穴境还沾沾自喜,现在看来,也就御林军中一名小卒的水平。 夫人怀孕也快两年了,还没有动静。 真是愁死个人。 而张奎一路赶到镇北王王宫所在的崇城时,崇城留守的王宫丞相跪倒在地,一边哭一边告诉他: 镇北王在北海前线,已经打了两个月了。 崇城守军现在已经是第三波填进去了。 崇城上下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都死绝了。 如果朝廷还不来,镇北王府只能动员健妇上前线。 整个北境被神秘力量封锁,向朝歌报信的信使、飞鹰都出不去。 最近一次,还是镇北王亲自下令,王府内卫三百人分三百个方向突围,向朝歌求援。 朝廷终于来援了! “丞相无须担心,六天前,陛下收到求援急报后,当天直接让末将带全部御林军支援镇北王。我御林军一路北上,情报司已经将消息通道打通,今后与朝廷的通讯不会再阻断了。” 张奎扶起王府丞相后,让大军就地休息,吃点东西,一个时辰后进军北海。 “将军,王府还有一些冬衣,老朽让人取出来,给将士们换上?” 丞相看到御林军的装备,有些担心。 “谢过丞相了,不必如此,这点严寒,还奈何不了御林军。” 御林军副将高兰英给丞相拱手行礼致谢,回绝了丞相的好意。 此时临近年关,整个北境大雪覆盖,崇城的最高气温是零下十度左右,夜间最低气温能低到零下三十度。 御林军出发得比较着急,随军军装还是刚刚换上的适应朝歌的冬装。 朝歌气温,最低也是零上三度。 好在御林军都是修为在身,吐纳天地灵气形成个人护盾能够抵挡寒冷, 更别说随身装备里每人都有大拇指大小的一块灵晶了。 简单休息了一下,此时已经是傍晚,温度也在急剧下降。 几阵大风吹起,天上又下起了大雪。 九万御林军,就这么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崇城留守官员目瞪口呆的表情下,向着北海方向,消失进了风雪之中。 “真乃当世第一强军!大王有救了。” 城门口的丞相喃喃自语,其余官员点头附和。 北海,殷商帝国最北端的城池。 也是当世人族距离北极最近的永久居住地。 一年之中,有七个月的时间处于零下,只是北海土地颜色深黑,异常肥沃,尤其是隆平壹号灵稻,在这里的产量更是做到了全境最高。 亩产十六担! 加上开荒令的鼓励,大量的人族背靠北海城向北一路开荒,种植灵稻。 这几年下来,北海已然成为了帝国重镇,将原本贫瘠的镇北王封地,变成了富庶的鱼米之乡。 然而今时今日的北海城已经见不到一个普通的农人了,所有百姓都撤退到了崇城。 寒冬腊月,大雪坚冰。 北海城已经是一座堆满了尸体的兵家战场! 张奎援军赶到北海城南门的时候,发现南门并没有任何防守。 应该是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北面防线。 进入城池,不见人烟。 越往北,房屋越是破烂。 街道上已经是没过小腿的积雪,散乱的砖瓦和折断的房梁也隐藏在一层白雪下。 高兰英打马上前,和张奎并行而走: “奎哥,该不会没有活人了吧!” “不要乱说,崇城既然还在,那说明镇北王肯定在这里坚守,否则北海到崇城一路,不可能如此太平。” 高兰英是张奎的结发妻子,夫妻二人一正一副共同执掌御林军。 这个任命也是殷受力排众议安排的。 “张、高先是夫妇,而后才成为孤的将军,御林军非可信之臣不可执掌,张、高既是可信之人,孤不应再有疑虑,夫妇同心,其利断金,行军旅之职责而无劳燕分飞之苦,此乃人间善事,诸臣工无须多虑。 天下百官、武将,孤今日可言明,孤之用人,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高二人感念陛下信任之恩,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将原本被戏称为“太平军”的御林军打造成为了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 随着大军继续前行,街面上的积雪渐渐便少,露出了青石板街面。 想来已经靠近镇北王大营,有人打扫积雪了。 “停——” 张奎向上举了举手,传令兵将命令传了下去。 “大军就地防御,斥候营,按丙字计划搜索前进!” 随着张奎的命令,三百多个斥候分为三队,向前方摸了过去。 张奎夫妇半年前刚从帝国远征军事学院结束了三个月的进修,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陛下和闻太师亲自编撰的两部兵法。 《步兵阵解》和《名将法典》 张奎更是以两个一百分的成绩成为当期毕业生中的文试第一名。 按《名将法典》的章法,大军行于野,斥候有甲乙丙丁四种作战方法。 斥候甲字法: 大军行于敌境,斥候侦查十二方,三人一组,一时一报,人归结信,不归则避,斥候未探,大军不行。 斥候乙字法: 大军战于前,斥候接敌,三十人一队,随敌而走,敌进我退,敌退我追,遇强则弱,遇弱则杀,探明敌情,杀敌次之。 斥候丙字法: 大军行于野,斥候靠前三里,百人为队,一查敌情,二援前线,一事一报,以明主将。 斥候丁字法: 大军扎营于野,斥候分于四方十里,五人结营,间隔百步,交替值夜,篝火为讯,一方火起则现敌,一方火灭则敌袭。 张奎和大军则原地等候斥候的回信。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十几个斥候护送着镇北王崇侯虎直奔张奎而来。 远远的就听到镇北王的大嗓门: “张将军! 你可算是来了!” “御林军总兵张奎,拜见镇北王!” 见到镇北王亲自到来,张奎夫妇连同亲军,纷纷单膝下拜,行见王爵之礼。 镇北王一把拉起张奎: “张将军客气,这到了北境,没有那么多礼节。我年长你几岁,就叫你一声弟弟了。”随即见到高兰英,主动拱手到: “弟妹首次登门,战场简陋,我这也没个红包...” 话未说完,直接解下随身佩刀,抽出半个刀身: “这刀随我征战多年,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今日就当作见面礼,送给弟妹。” 高兰英正要推辞,崇侯虎一把收刀入鞘,递了过去: “弟妹莫要推辞,这次承蒙陛下眷恋,御林军火速来援,救命之恩,岂是一把刀可以比的。” 高兰英看了看张奎,张奎点点头。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就用这把刀,为北境男儿复仇!” “这才是我人族巾帼嘛!哈哈哈。 前方三里乃是我镇北军大营,弟弟还请再走两步,我已让人烧好热汤,御林军弟兄们都喝喝,暖暖身子。 今晚这狼人不会来的,这么大的风雪,打不过来。” 丑时三刻,御林军入镇北军大营。 十营九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