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皇子高爔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8章 来人,砍了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镇守太监马得春此番告状之行,铩羽而归。 大败不说,自己的靠山、顶头上司、御马监少监海寿也被贬去宣府镇边。 所幸宣德皇帝并没有处置他,而是催他回旧港卫履职。虽说不是一抹到底,完全失去恩宠,但像海寿这样的大靠山都倒了,他要想再回京师就难了。 然而,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 海公公早就将“朱希很可能就是原来的四王爷朱高爔”的事告诉了他,万不得已之时,这便是护身符。 再说,圣上不是还让自己押送军饷吗?这说明圣上还是相信内臣啊! 他又有了“信心”,认为自己凭着这两样“法宝”又可以拿捏高希了。 是以,船只一到港,他就将五十万两饷银扣押四十五万两,宣称需要分批到港,全然不顾应募的军士和移民已经陆续到港,就等着发放银子了。 他坐在自己镇守监军的公事房里,喝着茶水,就等着看朱希的笑话,内心暗爽:“来求我呀,来求我呀!” 求仁得仁,果然有人来了。 嘭,公事房的门被踢开了,指挥同知田二带着人闯了起来。 “你们好大胆,这里是旧港卫镇守监军的行辕,你们...你们...啊哟哟...” 田二才不和他废话,手下军士将其双手反剪,三五下就捆成了粽子。 “你们几个将此阉货送到码头上去,交给指挥使大人处置。你们这些人跟着老子将这里搜个底朝天,务必将饷银全搜出来,即刻送到码头。” “是。” “你们...你们反了天...啊...” 田二的手下嫌马得春叫得人心烦,随手抓了一块破布塞进了他嘴里。 马得春显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高希什么时候按常理出过牌,什么时候怕过他这个监军太监。 码头上发放安家银、年饷银的事,并不顺利。 五万两银子肯定不够发,高希只能让手下装模作样、慢条斯理地审查各类应募文书,以拖延发放银两的速度。 先时应募者们以为朝廷食言,不发银两,后来开始发放了,便安静下来。 现在一看,发放速度如此之缓慢,便以为是官员们故意刁难,队伍遂又骚动起来。 可即便如此有意拖延,五万两银子也没撑太久,眼看就要见底。 这时,田二的手下押着五花大绑的马得春公公到了。 “诸位,且听朱某说话。” “这位被绑着的马得春公公,就是这次的军饷押解官。” “兵部行文明明有五十万两银子,可这位马得春公公只给了本将军五万两。是以发放缓慢......” 高希话未说完,就被众人愤怒谩骂马得春的声音淹没了。 “原来如此,这黑了良心的阉货!” “圣上给我们的银子,他也敢动。” “好家伙,五十万饷银,只交待了五万两,这胃口...” “太可恶了,打死他!” ...... 马得春的嘴被塞着,“嗯嗯啊啊”摇头晃脑想说话。 高希示意,手下将他嘴中的破布扯掉,他立即扯着公鸭嗓子嚷道:“冤枉,冤枉啊,谁说我要私吞军饷?王八蛋,王八蛋!” 说心里话,不想私吞军饷肯定是假话,肆意勒索、侵吞官银的事,明朝的中官们可没少做。 从太宗时派往交阯的太监,直到明末派往各地的监军,为祸日盛,无不如是。 他们胆子大得很,到了明末崇祯年,眼看大厦将倾,他们也不放手,贪墨依旧变本加厉。 明朝覆亡的总根子虽然在家天下的帝国制度中,在一个又一个昏庸帝王的乱政中,却也少不了这些中官贪婪与无耻的加持。 现在的马得春,只不过因为面对汹汹人群,只能违心说话,否则众人当场动手打他,高希也不管,那他这条烂命肯定交待当场。 “五十万两军饷并非一次运到,后续分批送到。说我私吞的,站出来,有何凭据?” 他越说越激动,又将予头指向高希:“朱大人,这恐怕又是你的主意吧?告诉你,我再怎么说,也是钦命的旧港卫镇守太监,你如此无凭无据地污蔑我,待我回了京,定要叫你好看。” “哈哈哈,”高希笑着近前,几乎贴着马得春的耳朵说道:“马公公,你已经不是第一回要我好看了。海公公在圣上面前说我滥用武力、伤及百姓,还说本将军是独夫酷吏,鼓动圣上砍我的头。这里面有你的一份功劳吧?” “朱希,你想官报私仇,恐怕没这么容易!” 马公公扭头看高希,脸上还有些不屑,这倒让高希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时,田二带着人来了,后面抬着二三十个大木箱。 田二报道:“回禀将军,从镇守太监马得春公事房、住所等处搜出带有官印封条的木箱二十八只,清点得官银四十万两。” “马公公,你说分批到,这被你私藏的四十万两饷银如何解释?” “呃...” “缺了的那五万两银子呢,去了哪里?” “我早说了,饷银分批到,数额不足当数正常。这五万两银子,或许还在海上,往这里运呢!” 马得春这谎扯得脸不红心不跳。 “马公公,你当真不怕死?”高希更加诧异,“来人...” “朱大人,你靠近些,我有话与你说。” 高希近前,倒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些什么,到底是什么让马公公如此有恃无恐。 “朱大人,你是不是又要请尚方宝剑?我看,你我还是各退一步为好...” “退?如何退?” “五万两银子,你我二一添作五如何?” “我若不允呢?” “那你就别怪我说出大人的真实身份,来个鱼死网破。” “真实身份?说来听听。” “大人真健忘。先帝在时,与四王爷手足之情甚笃。太宗要立四王爷为储,四王爷执意不从,真是史上难见的奇景。不想先帝驾鹤,名震一时的四王爷也莫名奇妙地死在了南京孝陵的大火中。丧礼之简朴,令人匪夷所思,当今圣上也再不提及这位四叔,朝廷文书居然再不见和这位四王爷有关的片言只语。” “更妙的是,不出两年,旧港卫这里却出了一位朱希大人,自称我大明海外巡察使。可据我所知,我大明从未有海外巡察使这么个官。” “奇怪的是,朝中官员几乎无人知道这位朱希大人的背景,吏部亦无档案可考,内阁诸臣亦无人异议,发出中旨传奉授官。” “我观大人面相...” 说着,他便装腔作势打量了朱希几眼,“嗯...倒有几分四王爷的风采。” 高希侧耳倾听,面不改色。 直等马得春说完,才下令:“来人,砍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