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皇子高爔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7章 什么,你要朕掏一万两银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进了花厅坐下,伯爷夫人出来见过公主,并奉上香茶。 “公主尝尝,这是新得的大红袍。” “伯母,我又不什么客人,如此客气作甚。”咸宁公主和金琬琰交好,少时两个姑娘,无论是在宫里,还是惠安伯府,常相往来,故而咸宁到了伯府,一点也不拘束。 “公主说哪里话,君臣之道还是要守的。” “琬琰呢?怎么不出来见我,还我去请她?”公主调侃道。 “公主说哪里话,这丫头...”伯爷夫人看了一眼高希,“...今天害羞呢!公主慢用。”说完,她收了茶盘就下去了。 伯爷夫人到了隔壁,看到女儿琬琰正透过纱窗往花厅里目不转睛地看着。 “琬琰,偷看什么!想看出去看,正大光明。”伯爷夫人笑骂着。 “娘...”琬琰见是娘进来了,脸又红了。 “我家琬琰,从小舞刀弄枪,假小子一般,最近怎么了,动不动就红脸。呵呵...” “娘...你说什么呢!” “外面那个高希,圣上既然已经赐婚,他没有不娶你的道理,他还敢抗旨不成。这小子还真是长得好,又是状元、翰林院修撰,这学问也不会差。啊...你还别说,你们爷俩,还都挺有眼光。” 伯爷夫人趁着刚才给公主奉茶,已经偷偷将未来女婿高希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人高马大、身形伟岸,形容举止也很得体,确实一表人才。 这样的女婿哪里去找,她看了心里也乐,倒将之前大骂高希“不识抬举”一事扔到爪哇国去了。 这时,庭院中传来了打板子的声音,接着就是数板子的声音,还是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汉王的家奴不懂事,到皇家工地滋事,冲撞了我和琬琰。现下父皇已经申斥了我二哥,大哥便叫高大人将这帮恶奴送到府上,给世伯和琬琰出气。”咸宁公主说道。 “谢陛下、谢太子隆恩。”金玉站起来谢了恩,方才坐下。 “伯爷,小臣高希...” “圣上都赐了婚了,还叫伯爷吗?该叫泰山大人才是。”咸宁公主说道。 “...”高希有些尴尬,不知如何应对。 其实,带着这帮人来惠安伯府受罚,本不需要高希带着人亲自来,但是咸宁公主听说了,便亲自出马,还偏要高希一起来。 高希想了想,倒想起一件事来,便随着公主一起来了。 “哈哈哈,叫什么不重要,随意随意,高大人不要拘谨才好。”金玉生性豪爽,并不拘泥于这些小节。 有当今圣上的赐婚诏书在,难道还怕少了这一声“泰山大人”吗? “伯爷,小臣今日冒昧登门,一是要向琬琰致谢,那日若非她舍身相救,小臣就算侥幸不死,也得弄一个重伤。” 高希说完,平安已经叫几个随从将几个粗布包扎得严严实实的大家伙搬了进来。 拆开一看,原来是两对沙发,一对大、一对小,还各配了一个精致的茶几。 那对小沙发看起来是新款,居然是粉色的,颇为讨喜。 “啊呀,这不是沙发吗?前几日陛见圣驾,在宫里见过,蒙圣上赐坐,真是太舒服了。我着人去锦绣买,可惜人太多,要排队等。哈哈,好,这礼我收下了。”金玉十分高兴。 若高希的见面礼是金银,估计金玉也不在乎,伯府可不缺金银。 “咦,这粉色的沙发...”咸宁是女人,一眼便被那对可爱的粉色沙发吸引住了。 “公主,这是新款,还没有上市呢!我这是专门带来给琬琰的。” 纱窗后的伯爷夫人听到了高希这话,笑着握了两下女儿的手。 金琬琰听到高希称她为“琬琰”,内心十分甜蜜,没想到那对粉色的小沙发是送给她的,那份无言的感动自是无以言表。 “高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听小女说了,是你一直护着她,你才受了伤,否则凭高大人的武艺,门外那帮恶奴岂会是你的对手?”金玉说道。 “伯爷,小臣冒昧,另有一事相求。” “你说。” “遵陛下圣旨,小臣不日将前往神机营任职。此去神机营,小臣需要请一个人,乃是一个工匠,可否请伯爷出面相请。” “这有何难,我答应你就是。是何人啊?” “金火匠栗景诚。” “金火匠,一个匠人?栗景诚?没听说过啊!” “小臣也没有见过此人,不过此人冶铸铁艺高超,应该是在山西府阳城县下的小城镇上。臣人微言轻,若伯爷能修书一封,并派一可靠之人前往相请,那要比小臣去请强多了。”.. “你去神机营练兵就是了,要一个匠人做什么?你想要火器,请旨向军器局、兵杖局要就是了。” “工部军器局和内府兵仗局都是老爷,等他们造出我想要的火器,黄花菜都凉了。” “嗯,行,请这个匠人栗景诚的事,就交给我了。你如果缺匠人,由我出面向军器局要几个匠人也不成问题。” 金玉二话不说,答应帮这个未来的女婿。 “那高希在这里先谢过伯爷了。” “闹了半天,这小子来致谢是顺路的,求伯爷办事才是正事。”纱窗后的伯爷夫人又不高兴起来。 “娘,这说明他有志向,又为朝廷办事,圣上也重视他。难道你希望自己未来的女婿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吗?” “行了,你倒教训起为娘来了,这就帮着你未来的夫婿说话了?” “娘...” 一个负责行刑的军士跑了进来,单腿跑地、叉手抱拳:“公主殿下,十七个人犯,每个八十大板,已经行刑完毕。” “都还活着?”咸宁公主不咸不淡地问道。 “回禀公主殿下,那个秦三样熬不住,打了六十来下就嗯了气,其余人等都还活着。” “行了,死了的就拖去乱葬岗,活的着的就扔进刑部大牢,择日送去服徒刑吧!” “是。” 秦三样这样的底层人士,总以为仗着汉王主子的权势,便可以胡作非为。 殊不知自作孽、不可活,大祸临头之时,谁也救不了他! 多积福、多行善,才是保住小命、一生平安的不二法门。 可惜很多像秦三样的这样底层人士,却更会狐假虎威、肆意作恶,最终落得抛尸荒野的悲惨结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