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皇子高爔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0章 狡兔三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可是,这些瓦剌骑兵真的不习惯,因为天字营根本就没有列阵,而是躲在了各种工事和掩体后面放枪。 这是一场本可避免的“单向屠杀”! 我将近代手枪和步枪提前了数百年,到底是对还是错? 高希仰天长叹。 可是在战争形态由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演进的过程中,落后的一方往往会痴迷地于自己的人数或精神力量,以为依靠人多、自我催眠式的“敌军必败、我军威猛”的精神力量,就一定能战胜对手。 现在的马哈木就是这样,他还沉浸在蒙古骑兵所向无敌的迷梦中。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攻打天津和北京,据有关统计,无耻的八国联军总人数只有约为两万人。 而义和团和清军加起来,人数多达二十余万。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而更令人悲伤的是战损对比。 无耻的八国联军一共只死了635人,而义和团、清军还有大清百姓加在一起,战死的人数却高达几十万人。 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历史的规律和真理。 马哈木不信! 那些英勇的瓦剌骑兵向着天字营的阵地一往无前地冲了过去,场面悲壮。 天字营的军士扣动扳机,从工事和掩体后放枪,年轻的瓦剌骑兵不断地倒下、倒下、倒下...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看到敌军的模样,也没有机会放箭射伤对方。 被子弹击中的马儿,在跌倒、翻滚...... 靠着五路包抄和人数的优势,终于有零星的瓦剌骑兵冲进了天字营的工事和掩体后方,挥刀猛砍。 有天字营的军士被砍伤、砍死,但这些零星的瓦剌骑兵立即就被手枪击毙。 “大汗,赶快撤军吧!” “大汗,停止进攻吧!” ...... 不断有瓦剌军中的甲士向马哈木哀求。 马哈木铁青着脸,一言不发,紧闭双唇,咬肌突起。 亲自冲阵未果、受了轻伤的把秃孛罗回来了。 “大汗,我们打不过高希的神机营,赶快撤回来吧!” “两万大军,攻不破一千人的明军,还要退兵,你们还是不是瓦剌的勇士?”马哈木固执已见地怒吼。 把秃孛罗不干了,他一转身,对自己部落的传令兵说道:“传令,斡亦剌部骑军,撤回!” 传令兵赶紧去了。 “把秃孛罗!”马哈木死死地盯着他,双眼血红,“你这是反叛!” “大汗,我不能让我的勇士白白地去送死。你如果不珍惜斡亦剌部的勇士,你便不是我的大汗、不是斡亦剌部的大汗!哼!” 斡亦剌部临阵退兵,这令瓦剌军一边的士气雪崩。 除了斡亦剌部的军士快速撤退,马哈木指挥的绰罗斯部等几个部落的骑兵,也开始主动后撤。 甚至不断有小股的瓦剌骑兵举起了白旗,临阵倒戈,投奔明军。 于是羊群效应显现,那些原本就被高希这几天的“攻心术”感动的瓦剌兵,也跟着举白旗的骑兵,一起奔向明军那边。 “谁敢撤,立斩不赦!谁敢撤,立斩不赦......” 马哈木声嘶力竭地叫嚣着,但是大势已去,士气雪崩,阵形自然跟着崩溃,还怎么打! 这一仗,瓦剌军的战损率是多少呢?五成! 战死一半,这是用年轻的瓦剌士兵的血和生命,为最高统帅马哈木的固执已见买单。 马哈木要庆幸,对阵的只是神机营新练的天字营的一千军士,没有和骑兵配合作战,否则阵形一旦崩溃,骑兵顺势掩杀,瓦剌一方的战损率就不是五成了,七成、八成都是有可能的。 “太平呢?他的骑军在哪里?”马哈木怒吼。 “土尔扈特部台吉太平的骑军...没来...”一个士兵应道。 “什么?这个混蛋!” “他听说大明有了威力无比的火器,就半路折返了。” “太平,混蛋!只想着保住自己的部落。”马哈木几乎愤怒得有点癫狂了。 “大汗...不好了...”一个传递消息的骑兵,大喊着冲了过来。 马哈木强作镇定,内心却在打鼓,今天坏消息太多了,一个接一个,无休无止的“不好了”。 紧张与焦虑,让他的声音都变了调:“什么事?” “出了什么事?”把秃孛罗也过来了。 到了马哈木跟前,慌张的骑兵失去控制,滚落马下。 “大汗,不好了。一支明军已经越过赛音山达,正在向忽兰忽失温快速挺进。” “什么?啊!”马哈木大叫一声,只觉得血气上涌,两眼一黑,翻落马下。 “大汗,大汗...” 众人七手八脚,一通捣鼓,马哈木终于又醒了过来。 “快,快,撤军,赶快回师!” 马哈木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必须引兵快速回防。 忽兰忽失温,就是马哈木的老巢。 忽兰忽失温的西边不远,是和林(也叫“哈拉和林”)。 在元帝被明太祖朱元璋驱离中原后,北元政权就在此落脚,以和林为首都。 和林地处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森林繁茂、水草丰美,它不仅地理价值突出,也是蒙古部族政治与权力的象征。 瓦剌部和鞑靼部为此,对哈林争夺多年。 现在这块地方,正是被马哈木所占居。 忽兰忽失温的东边是克鲁伦河,这个地方更关键,因为马哈木囤扎大军于此。 忽兰忽失温等于是马哈木的大后方,马匹、粮食、茶叶、铁器、瓷器、丝绸等各种储备物资,还有大量聚居于此的部众,都在这里。 他只顾着要进攻大明边境,没想到明军却抄了他的后路,直取他的老巢,他能不紧张吗? 无论明军是攻克忽兰忽失温,还是攻取马哈木在克鲁伦河畔的军营,瓦剌部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他想不明白,是哪一支明军敢这么冒险,千里孤军奔袭,单独深入大漠腹地。 “速去打探,到底是哪一支明军?” “是。” 马哈木再也无心恋战,瓦剌军兵败如山倒。 匆匆退去的瓦剌军,甚至连阵亡同袍的尸体都没来得及带走。 芦草沟的黄昏,荒草连天。 微风吹过战场,将血腥和凄凉弥散开去。 尸横遍野...... 高希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而远去的瓦剌军,正渐渐消失在血色残阳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