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章 朱棣崩溃,扛着宝船去黄金州来得及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此时此刻,朱元璋心里满是无穷暴怒! 该死该杀的士绅豪族,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土地兼并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把华夏工艺,私授于海外异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不是资敌,什么是资敌? 他气得咬牙切齿,拳头紧握,面色幽冷地怒道:“神器岂可私用?” “连华夏工艺都敢私授海外异族……” “看来,咱朱元璋是杀士族杀的少了,没把他们杀得深入骨髓而惧我大明天子之威!” “郭恒案、空印案!” “一连两大案而坏朝廷施政于民,咱杀了几万人,难道他们不怕咱再来一个东南士族大案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这一刻,朱元璋再也不复家中爷爷之长辈仁慈状,而是浑身充满了昔年征伐天下、再造乾坤的滚滚杀气! 迎面滚滚杀势而来,饶是朱寿甚至是独御北平十年的燕王朱棣,也被压得额头冷汗直冒! 太子朱标面色大凛! 多久了? 打从空印案之后,父皇便不曾掀起过如此天大之杀心! 纵是此后的胡惟庸案,父皇也一如往常,最多最多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罢了! 可如今,竟然如此大动肝火? 他面色变幻了几下,忍不住硬着头皮迈步上前,劝慰道:“爹!” “莫气、莫气啊!” “妙锦可在府上养胎呢,您这身上的杀气,若是吓到自己的重孙子,以至于妙锦动了胎气,可就不妙了啊!” “您老还想不想禅位让贤,安心哄重孙子了?” 胎气? 重孙子? 闻言,朱元璋终于微微收敛怒容,甩了下袖袍,骂骂咧咧地道:“一帮杀千刀的王八蛋,害得咱这个岁数都要发一通火!” “咱当年怎么没把东南士族全给砍了!” 说到这,他脸色缓和几下,这才看向了朱寿,笑呵呵地道:“寿儿!” “你接着说,士绅豪族若可离岸铸币之后,又当如何?” 朱寿回过神来,长叹一口气,道:“还可如何?” “定是把诸多华夏工艺,全倾囊相授给海外异族了!” “您老想想,我大明本土人用不了,偏偏海外异族毫无铸造甚至是航海之道!” “要知道,海外异族航运极差,横渡个地中海,都能阴沟翻船!” “在这种无米之炊之下,士绅们会怎么办呢?” “他们一定会偷偷派工匠过去,对海外异族进行工艺孵化,亲手教授异族怎么造船、航海,好帮他们铸造私币!” “到了那时候,我华夏便又会掀起当年盛唐遣唐使留下的祸根!” 说罢,心里止不住涌起一个念头。 西方诸国之工艺,从何而来? 古希腊、古落马之文艺复兴? 屁! 说白了,皆是传于华夏! 要知道,在元廷西征之前,西方诸国都不知火药为何物! 至于他们的测绘、航海之工艺,更是差得离谱! 如果深读西方诸国于十三、十四世纪的历史,便会发现这帮小国一直处于掠夺内耗之中,文明和工艺发展几乎停滞! 就这,指望他们复兴出个鸡毛东西? 尤其是大明覆灭之后,永乐大典遗失,其中之工艺,更是帮了西方诸国站在华夏的肩膀上,再次发展工艺! 放在了后世,无数工艺证明了工艺不可能跳跃式迸发! 换而言之,西方诸国之所以口口声声说一切工艺皆来自于文艺复兴,只字不提华夏,不过是给自己的盗寇之举,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甚至,西方诸国也借此糊弄普罗大众,设下文化陷阱,进一步抹杀阉割华夏百姓之自信心! 劫掠华夏工艺之精髓,张冠狗戴、沐猴而冠,这就是西方文化复兴的真相! 可偏偏,后世无数人崇洋媚外,狗叫西方为文明之中心! 呵,狗跪久了,站都不会站了! 而此时此刻,朱元璋听完之后,顿时眉头紧皱,道:“工艺孵化?” “这不是手把手教出一条会咬人的恶犬吗?” “他们哪来的自负,觉得自己亲手养出的狗,不会反咬自己一口?” 闻言,太子朱标却是琢磨出了话里的意思,长长一叹,道:“爹!” “您被如今的思路诓进去了!” “您老想想,如今之大明,乃是万国之首,这帮混账肯定觉得我华夏工艺哪怕过了几百年,也会一直远超万国……” “那又何惧之有呢?” 朱元璋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西方诸国,连个正经八百的火器都没有……” “华夏工艺远胜万国,这不是天经地义之事?” “怎么会……” 话还没说完,朱寿便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老头子!” “您老说的没错,倘若我华夏工艺始终在革新,纵是再给西方诸国几百年,累死他们也钻研不明白咱们早就淘汰掉的东西!” “可问题在于……” “万一我大明国祚不存,孙儿命老师刘三吾编纂的永乐大典遗失,流失海外……” “接任的王朝再断绝火器等工艺之革新,宣扬弓马刀剑为镇天下之利器,闭其关、锁其国……” 说到这,他一字一句地道:“您说,西方诸国不会趁此机会,赶紧把永乐大典占为己有,拼了命消化上头记载的工艺,好反过来对付我华夏吗?” 话音落下,朱元璋瞬间大震! 啥玩意? 大典遗失? 接任之王朝,还敢闭关锁国? 放着足以威压万国的火器,不用也不革新,玩什么弓马啊? 这不是胡闹吗?! 他越想越不敢置信,忍不住恼火地道:“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用劣不用良,这不是脑xx病?” “我汉家天下,怎么可能出如此混账之王朝、愚蠢之帝王?!” 对于便宜爷爷的大动肝火,朱寿瞬间沉默了。 是啊! 您老说得对! 可问题在于,于史书之上,接任大明而治理华夏的也不是我汉家出身的帝王啊! 正要开口说话,太子朱标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忽然反应了过来,挥手断然说道:“等等!” “永乐大典遗失?” “怎么是永乐?” “如今刘三吾编纂的不是洪武大典吗?” 话音落下,一旁的燕王朱棣脸色瞬间凝固了。 卧槽! 这也能坑本王一手? 本王现在扛着宝船跑路去黄金州,还来得及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