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崛起于腾飞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7章 民营企业标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冰雪装点下的哈城美轮美奂。 置身其中,真有一种处在白色冰雪童话世界中的神奇感觉。 这种感觉很好,除了有些冻手冻脚。 本来还想在哈城好好玩几天,毕竟这半年来跑来跑去,在哈城待了挺长时间,但是要说好好转转,贺燿还真没有。 不过,当看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的时候,贺燿咋么咋么嘴,这么挤,不玩也罢。 躲在酒店里边打麻将不香吗? “三万!贺燿,你都来哈城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也没见你买处房什么的?” 袁仪美一边整理着牌,一边对正在和路晓琼打拳皇的贺燿说道。 原本袁仪美的麻将水平,只能说是菜鸡。 不过在路晓瑶长期不断的锻炼下,现在也能称得上是各种高手了。 最起码也能坐在牌桌上和人家打的有来有回,不至于是纯虐。 路晓琼眼见自己的大门就要被贺燿的草薙京一套带走,眼珠子一转,胳膊肘碰了碰贺燿的胳膊,说:“喂,姐夫,人家袁姐姐叫你呢!” 贺燿胳膊一歪,手一滑,最后一招没连上,让路晓琼侥幸逃过一劫。 无语地翻个白眼,说:“打游戏能不能不要耍赖皮?” 路晓琼可爱地吐吐舌头,说:“哎呀,我还小嘛,你就不能让让我?” 嘴上说着,手上可没闲着,一个天地反,将贺燿那可怜的草薙京抓在手里,使劲玩弄。 随着屏幕一白,贺燿饮恨退场。 “还有谁!” 路晓琼兴奋地跳了起来。 她自认为自己是拳皇的个中高手,但是想在自己这个变态姐夫的手上赢一把那是真的难。 她有时候就奇怪了,难道就没有这个变态不会的东西吗? 路晓瑶看着如同两个活宝一般的人儿,无奈地说:“行了,你俩别闹了。 仪美问你为什么不在哈城买点儿房产什么的你没听见啊!” 贺燿一脸茫然地说:“问了吗?我没听见啊!不过你这话问的属实有些多余。 我手底下那么多房地产公司,我再跑到人家别的楼盘上边买房置地,人家会怎么看我? 怎么看我手下的那些房地产公司? 是不是那就意味着我青光系的房子不如其他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好? 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嘛!” 袁仪美不服气地说:“你手底下是有房地产公司,但是你也不可能在全世界都建有房子吧! 比如你明天想去漂亮国定居,你还非得让你的公司去漂亮国开发个楼盘啊!” 张芸呵呵一乐,说:“你还真别说,这种事啊,他干得出来!” “啊?” 袁仪美表情古怪地看着张芸,再看看路晓瑶。 这话听着怎么也不像是真的。 路晓瑶非常诚恳地看着袁仪美说:“这话绝对是真的。” 贺燿接茬道:“漂亮国我指的是不会去的,我还想多活两年,看看我们家的那两个宝能不能成龙变虎。 哈城嘛,倒是简单。 我们已经和万茂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未来五年内在关外合作开发不少于三十个楼盘,十五个文旅项目,十个商贸综合体。 最快的一个工程年后应该就会动工。” “等一下,碰,不是,我听说这个万茂集团的背景也很深厚,尤其是在关外,这里算得上是他的大本营了,怎么可能让你们掺和进来?” 袁仪美说:“这事我倒是有点儿耳闻。 这次他们青光系在关外闹出来的动静可不小。 一来,搞火了哈城的旅游。关外老工业基地振兴喊了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现在收效甚微,并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关外发展的路线。 现在旅游业的爆火让这些变成了可能。 关外很大,旅游业在整个经济当中的占比偏低,也做不成绝对的支柱产业,但是只要这一步迈出去,振兴就在路上。 能留下人才会有希望。 再者,他们还提供了另外一个想法。 关外相比关内气候条件特殊,有很多影视剧其实都需要来这里取景拍摄。 但是在这边,成规模的影视城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能不能成还不敢肯定,不过这确实是一条可圈可点的思路。 还有,漂亮国刚刚经历了次贷危机,经济疲软,不得不向华夏进口大量的廉价的初代工业品以刺激经济的复苏。 贺燿也搞外贸,心里应该清楚,这些东西其实根本不挣什么钱,甚至亏钱。 但是上边的意思是,就是要救漂亮国的市。 国内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割咱们的肉去喂那些漂亮国的秃鹰去。 其实还是那句话,以时间换空间。 原本咱们在国际上的形式很糟糕,面对各种各样的封锁,想要发展起来,不知道得用几个十年。 现在不一样了,是漂亮国有求于咱们,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漂亮国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对我们还是那么强硬。 直接的结果就是,咱们的国际环境将会空前改善。 现在,国家四万亿的一揽子计划已经施行了一段时间了,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拼尽全力,抓住这个窗口期,让国内的经济走上高速公路,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华夏在全世界的形象和影响力。 而想要更快的实现这一目标,搞封建割据是肯定不行的。 全国一盘棋,谁有能力谁上,谁有本事谁上,谁能让这事推动的更快谁上。 而显然,现在贺燿已经被认定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他上是必然的。 聪明的,想要跟着喝汤的,自然会选择合作。” 路晓瑶说:“胡了,坎五条,清一色一条龙。给钱给钱。 仪美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在我看来,一家独大的情况即便真的出现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不管是国家队也好还是民营资本队也好,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而在这两个队列当中,在各个行业,都会扶持三到五家巨头,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终的目的,第一,发展经济,先富带后富;第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靠一个人,一个企业去完成,尤其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一个很大的弊端便是,个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 现在有我哥在,叫青光系。 明天他离开了,也就只能叫青光集团。 国家不可能将宝押在一个人身上,因为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袁仪美:“那这么说来,你是不看好青光集团的发展了?” 路晓瑶:“正好相反,我非常看好青光集团的发展。 正因为他不会一家独大,不会因为一人,一个企业的得失而影响全局,他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成为真正的民营企业标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