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1:开局忽悠高考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提亲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22提亲 文化局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意外发现失踪的三个少女,从而破了一个答案。 凶徒竟然是县公安局胡局长的儿子。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下子传遍了大街小巷。 中原省,阳城地区,和唐县三级公检法司,联合办案,一举拿下了公安局胡局长,副局长周措等五六个领导。 整个县公安局的领导班子,一下子逮捕了一大半。 按上级的说法,这是塌方式的腐败。 随后,从中原省公安厅空降来一个公安局长,刘金有升为第一副局长。 很多人都说,刘金有走了狗屎运。 再后来,在有关领导的关注下,胡林,胡大山,周措三人被判处了死刑。 等县城里的事情传到南北耳朵的时候,已经是星期四了。 提了几天的心,南北终于放下来了。 这一世,他救了许许多多无辜的人,哪怕会有意外,他也认了。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再有三天,就要放麦假了,一共十天,学生们要回生产队帮忙收麦。 南北要去找校长,今年的麦假,能不能不放。 毕竟,这些学生,基础差的厉害。 哪怕一个题型讲了几遍,做了几次,许多学生还是弄不懂。 他打算在这十天,好好的卷一把。 而且,他知道,从今年开始,县里的师范学校,就要开始正式招生了,毕业包分配,直接就是正式老师。 后来统称小师范。 这个时候,小师范可是香的很,毕业就是吃公家饭,拿工资,当正式老师,一直到九八年,都是毕业包分配的。 所以,南北想突击一下,让学生们多考上几个师范,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杨校长听了南北的话,虽然很高兴,可是也并没有立刻答应。 放麦假,是为了保障小麦大丰收,是上面的决定,他一个校长,没有权力决定。 “南北啊,我向上面反应一下,看看能不能批准。” 杨校长说道。 “行,杨校长,我在县里的时候,听到个小道消息,说是咱们县要建一个师范学校,今年开始招生,毕业包分配,出来就是老师。 我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其他学校不知道,咱们先走一步,说不定能考上几个呢。” 南北说道。 “师范学校又重新招生了?” 杨校长问道。 唐县师范,五十年代就有了,这次应该是重新招生了。 “我听说是的,杨校长,咱们就是初三学生不放假,就这几十个人,对农业发展,也影响不了多少。 实在不行,可以让学生的父母加班加点来弥补啊。” 杨校长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尽力而为吧。” 看老头如此为难,南北说道:“老头,要不然这样,咱们规定班级前二十名学生必须留下来为国家学习,其他的自愿。 来了欢迎,不来也不批评。 麦假不讲新课,也不影响其他学生,你看怎么样?” 杨校长说道:“这个主意好。不过,真有那成绩好的不愿意来,咱们也不能勉强。” 南北只好同意。 这件事情,其实大队有很大的决定权。 杨校长跑去找大队支书和新的大队长,两个人一听是南北提的建议,几个人一商量,同意了。 上一任大队长马有本,就是因为找南北的茬,被免职的。 还有马保,想对南北下黑手,结果被打的差一点成了残废。 他们大队干部,现在是谁也不想得罪南北,谁也不敢得罪南北。 大队同意了,上面的教管站就没有反对。 消息传出以后,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同意,也有十几个学生表示要回去抢收小麦,挣工分。 其中一个女生,还在班级前三名呢。 南北做了两次工作,都不同意,只好做罢。 大哥的南征的婚事,李媒婆拿了鸡蛋,也到底没有办成。 麦假期间,南北也只是上半天课,下午给他们印两套试题考试。 往往是到三四点的时候,考试结束,离家近的,可以回去,远的在学校查漏补缺,继续学习。 从早到晚,都只有他和杨校长。 其他老师都回去了。 这天中午吃罢饭,南北拿着已经印好的试卷,跑去给了杨校长,让他下午监督学生考试,他有事要出去一趟。 杨校长当然同意了。 试卷是南北印的,也没有找他要钱,学生也没有提。 看来,是要自己出了。 他不过是帮帮忙而已。 南北骑着自行车,提着两斤糖,一斤红糖,一斤自己卖的糖果。 这份东西,可是不便宜了。 南北谁也没说,直接到了大康庄,打听了一下,直奔康老歪家。 南北因为要上课,所以家里吃饭较早,他到康老歪家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要说穷,康老歪家也不富裕,比南北家好不了多少。 也是孩子一大堆,穷的叮当响。 “老歪叔在吗?” 南北站到院墙外面喊道。 “谁啊?” 康老歪一家正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吃饭,看到南北,不认识,不过手里提的两样东西,他是知道的,肯定是红糖。 “我,叔,辛家店南国家的老三,我叫南北。” 康老歪一听,马上想起来是什么事情了,一脸的不愿意。 不过,南北手里提着东西,他舍不得往外面撵。 “进来吧,有什么事情吗?” 康老歪一边走,一边伸手去接南北手里的东西:“你看,来了就来了,拿什么东西。” 南北笑了笑,把东西递给了康老歪。 “叔,也没什么东西,随便在家里拿的。” 他说的随便,康老歪心里却活动开了。 “婶子好,康芳姐好!” 南北微笑着与大家打招呼。 康老歪心里一跳,果然是冲着他家康芳来的。. 唉,本来要把大女儿康芳说给辛家店大队长的儿子马保的,谁知道出了叉子。 不过,南国家的太穷了,以后肯定帮补不了娘家。 所以,李媒婆来了几次,都被他拒绝了。 没想到,南国家的小子,自己跑过来了。 不对,李媒婆说的,不是南家老大吗?这老三来干什么? 康芳给南北搬了小凳子,不解的看着南北。 李媒婆来的几次,她也都在家,知道是给她与南征做媒,不知道南北来干什么。 南北刚坐下,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叔,婶,芳姐,我是替我大哥南征来提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