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1:开局忽悠高考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南征结婚(2)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街上最富的人家,办喜事才割了二十斤肉。 南家竟然割了半扇。 这得花多少钱啊。 这还不算,听说,还买了二十个鸡。 队里塘里的鱼,听说捞了几十条。 还有人说,这几天,很多人去南家卖鸡蛋,听说是准备喜蛋的。 至于豆腐,摆满了一间屋子。 有的人家就悄悄商量,要不要给南家送礼。 他们本来没有什么来往,现在再去送礼,会不会吃亏。 毕竟,南家可是有三杆枪呢。 结婚送礼。 生孩子也要送礼。 这可是不少。 可是,如果不送礼,南家外面有人,以后想找人家帮忙,咋张嘴呢? 不就是五毛钱的礼钱,多吃几口肉,就能吃够本了。 再说,去吃酒席,虽然一般来说都是一个人,但南家这样有钱,去两个人不过分吧? 这样来算的话,好像也不会吃亏。 南北家本来准备了八桌酒席,谁知道到了晚上,他们队的人,左邻右舍,甚至是大队长,支书全都来了。 礼钱一般是五毛。 关系好一点的是一块。 再亲一点,是一块五,两块。 至于说三块地,难得一见。 当然,也有三毛,两毛的,肯定是少数。 大家来送礼的时候,看到南家准备的宴席,谁都知道南家会赔钱。 等到半夜拢好,一算人数,竟然达到了二十桌。 如果按照其他人家备的料,他们家买的猪肉,鸡子,鱼肯定是够了。 而且是只多不少。 但南北不想那样。 他这一次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心里认定,南家有实力。 他南北是个人物。 这个印象,一定要给大家竖起来。 所以,南北连夜去食品站,找到站长,送了一盒烟,让他们杀了一头猪。 南北一咬牙,干脆买了个囫囵猪。 不就是一百多元钱嘛。 明天,可着劲地上肉菜,让来的客人,都吃饱,吃好。 因为是喜宴,肯定有想不起来的客人。 他们算了是二十桌,本来是多备三桌就可以了,南北建议多备十桌。 不行人就坐少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迎亲队伍就走了。 只要钱到位,一切都顺利。 八点钟的时候,新媳妇娶了回来。 南北看着喜气洋洋的一家人,忍不住悄悄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杜家庄,南北只通知姥爷,三舅。 大舅和二舅一家,坚决不去。 自己亲姐姐的命都不管不顾,这样的亲戚为什么还要。 杜鹃也没有想到,自己小儿子去叫客的时候,会跳过他的大舅,二舅。 不到十点,亲戚们就来了。 本来南国做为老东家,许多事情要他做主,但因为南北在家,谁有事情,就找南北商量,倒把南国闲了下来。 所以,南国就在大门口迎接客人。 东西两院,中间有一道门,为的是自己人走着方便。 南北就在大哥的院子里,安排事情。 然后,就听到了汽车喇叭响。 南国一路小跑过来,冲着南北喊道:“南北,你快去看看,是谁来了,我不认识啊。” 南北心想,他们家的亲戚,也没有坐得起车的啊。 出门一看,大门口站着三个人。 南北感到意外,他们怎么来了。 他急忙迎了上去。 “叔叔,阿姨,严新,你们真是稀客啊。” 严德清说道:“过来感谢你呢,正好我们三口,也过来喝一杯喜酒,没妨碍吧?” 南北急忙说道:“不妨碍,不妨碍。叔,你们请进。” 进了院子,严德清到礼桌前,随了二十元。 把写礼单的大队长,吓得问了几遍,才敢落笔。 随后,几个人找了一个房间坐下。 原来,严新这一世,依旧考了个全县高考状元。 而且分数很高,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本来已经开学了,他也去学校报到了,又请假回来,专门过来感谢南北。 南北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能够上门感谢,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毕竟,自己做的是生意。 人家根本没必要来感谢自己。 几个人闲聊了一会,有人过来找南北。 南北只好让他们一家子先坐,自己晚点过来向他们敬酒。 南北出去,才知道又过来了一辆吉普车。 他走到外面一看,是赵峰和一个中年人。 不用问,也是来表示感谢的。 果然,中年人是一初中的校长。 今年一初中大获成功,获得了县里的表彰。 赵峰是代表自己,也代表赵军一家来的。 原来赵军考得也很好,本来说好回来找南北的,谁知道他姥爷生了重病,就去姥爷家了。 开学都是从他姥爷家走的。 赵峰随了二十元。 他带他哥哥也随了二十元。 大队长田云这回手是不抖了,工工整整的写下了两个人的名字。 南北明白一初中校长的意思,他说等回了县城以后再商量。 随后,把两个人迎到了严家那一桌。 他们彼此还是认识的。 南北陪着坐了一会,有人过来喊南北,又来了一辆吉普车。 南北怀着好奇,出去一看,原来是刘金有。 身边还站着一个女孩子。 不用问,肯定是刘金有的女儿。 果然,一看到南北,刘金有就让女孩子对自己表示感谢,喊小叔。 南北都有点懵逼了。 自己也没有比对方大几岁,喊哥哥不香吗? 可是,谁让自己喊刘金有哥呢。 女孩子叫刘亭。 有点不聪明。 因为刘金有让她喊小叔叔,她就真的喊南北小叔叔。 一点都不知道反抗。 刘金有也随了二十元。 大队长田云已经能够做到熟视无睹了。 自然,他们也与严家,赵峰他们坐在了一起。 有人悄悄地说道:“你们看,哪一桌都是有钱人,一桌人的礼钱,就有这么多!” 那人比了一个八字。 看样子,南家真的是起来了。 南北是坐不住的。 很快又有人把他喊走了。 这一次,问题有点严重。 因为现在来的客人,八人一桌,已经超过了三十五桌。 而此时,才十一点半。 中午的时候,正上人。 “南北,要不让支书说一声,一家两个人的,回去一个。” 说话的是他大伯。 “伯,这不合适。” 南北说道。 “怎么不合适,以前谁家举办宴席,都是一个人去,他们来两个,本来就不合规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