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匈奴骑兵蜂拥而至。三人相视会意,皆知此战难免。
“惟有拼死一搏!”孟淮山大喝一声,率先迎敌。
杨凌与徐福紧随其后,三人背倚相抗。激战之中各展绝学,然匈奴兵多将勇,久战之下渐感压力。
“如此消耗绝非良策!”徐福格开敌刃急道,“须得设法突围!”
杨凌同样意识到形势危急。他环顾四周战况,忽然灵光一闪:“徐兄、孟兄,随我来!”
说罢便朝某个方向疾冲而去。徐福与孟淮山虽不明所以,却毫不犹豫紧随其后。匈奴骑兵见状立即催马狂追。
就在追兵即将赶上之际,杨凌倏然止步转身,广袖迎风挥出。霎时劲风呼啸,一道雄浑气浪排山倒海般涌向敌军,将匈奴铁骑冲得人仰马翻。
“这竟是真气外放!”孟淮山瞠目结舌,“未曾想杨先生武功造诣如此超凡!”
徐福亦满目钦羡:“先生真乃深藏若虚!”
杨凌淡然拂袖:“不过应急之策。此刻仍未脱险,须速离此地另寻安身之处。”
三人继续疾行,谨慎避开各处巡逻路线。经整夜奔波,终于在破晓时分抵达中原边界。
“总算重返故土!”孟淮山望着熟悉山河,难掩激动。
徐福与杨凌相视释然。此番西域历险虽几经生死,却也不虚此行。既求得稀世仙药,又结识孟淮山这等挚友。
“是啊,终于归来。”杨凌遥望天际感慨万千,“此行多亏二位鼎力相助。若仅我独行,断难成事。”
在松山县歇脚时,听闻百姓盛传后山隐居着得道真仙,二人不禁相视而笑,眼中俱是探究之色。虽西域之行收获颇丰,然对修仙问道仍心怀向往。
“先生以为,这位真仙可确有其人?”徐福探问。
杨凌沉吟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既民间传颂甚广,想必事出有因。不如前往探访。”
孟淮山也兴致勃勃凑近:“江湖漂泊多年,还未曾得见真仙。此番定要随二位同往开眼。”
于是三人决议前往后山寻仙。穿过县城行至山脚,但见峰峦迭翠云烟缥缈,确似仙境所在。
沿山径逶迤而上,偶遇采药山民。问及真仙踪迹时,乡民皆神秘低语:“真仙便居山顶茅庐,然欲见得仙颜,需讲求缘分。”
历经艰难攀登,终抵山巅。只见简陋茅屋隐现云雾间,屋前灵草萋萋暗香浮动。然庐内空寂,唯石桌石凳静置。
“奇怪,真仙何在?”孟淮山四顾茫然。
徐福亦显失落:“莫非果真仙缘未至?”
正欲离去,忽闻清越嗓音自身后传来:“三位远客既至,何不品茗再行?”
转身但见一位白袍老者自屋后转出,手持长笛仙风道骨,俨然世外高人。
“阁下便是真仙?”杨凌上前执礼相问。
老者莞尔:“真仙之称实不敢当。不过山野闲人而已。三位若不弃,请入内饮茶。”
三人欣然应邀入庐。
老者烹茶相待,继而与三人品茗论道。言谈间涉及天地玄黄、阴阳变化、道法自然诸般奥义,令在座众人如沐春风,灵台清明。
不觉日影西斜,暮色渐浓。
三人起身辞行,由衷感谢老者盛情款待与妙理点拨。
老者送至门前,慈颜含笑:“三位皆是有缘人。今日一别,重逢何期。惟愿诸位早证大道,得遂心愿。”
下山途中,三人心怀感念。虽未得见真仙显圣,然此番经历犹如心灵涤荡,于日后修行人生皆具深意。
目送三人远去,老者微微颔首,飘然归庐。
徐福等人方离后山,忽得急报:扶苏亲率十万黑甲精兵追袭而至。
“什么?扶苏竟亲自领兵来追?”杨凌震惊不已。虽知扶苏素来疑忌此行,却未料其如此兴师动众。
徐福眉峰深锁:“行踪既露,当速谋应对之策。”
孟淮山深吸寒气:“十万精锐非同小可,需即刻寻得安全所在暂避锋芒。”
杨凌摇头:“避无可避,当思解决之道。”
正商议间,远处尘烟滚滚,黑甲军铁蹄震天。扶苏端坐乌骓马背,戎装凛冽目光如刀。
“徐福、杨凌,果然在此!”扶苏厉声怒喝,“尔等胆敢叛离朝廷私逃西域,今日定教尔等伏诛!”
徐福踏步向前,朗声应答:“公子明鉴,我等从未背叛朝廷。奉旨寻访仙药,拳拳之心可昭日月。”
扶苏冷笑:“巧言令色!若真求得仙药,何以迟迟不归复命?分明作贼心虚!”
杨凌亦上前陈情:“启禀公子,西域途中偶得重大机密,需面圣亲禀。恳请公子容我等觐见圣颜。”
扶苏丝毫不为所动,厉声喝道:“休要在此妖言惑众!尔等分明图谋不轨!众将士听令,速将逆贼擒拿!”
随着扶苏令下,黑压压的军阵如潮水般涌来。徐福、杨凌与孟淮山交换眼神,皆知此战已在所难免。
“今日便与他们决一死战!”孟淮山怒喝一声,率先挥剑迎敌。剑光闪动间,数名黑甲兵应声倒地。
徐福与杨凌紧随其后,与敌军展开激烈交锋。虽武艺超群,但面对重重围困,仍渐感力不从心。
扶苏观战之际面露得色,正以为胜券在握,忽闻侧翼传来震天蹄声。但见一队铁骑如利刃般切入战场。
“是蒙恬将军!”徐福喜出望外,“蒙将军前来接应了!”
蒙恬率领的精锐骑兵势如破竹,顷刻间撕裂敌军阵型。与三人会合后,齐头并进直取扶苏。
扶苏见状骇然失色,未料蒙恬竟会突然现身。心知大势已去,急令撤军。
在黑甲军溃散之际,扶苏仅率亲卫狼狈遁走。望着远去的尘烟,三人如释重负。
此次化险为夷,全仗蒙恬及时驰援。
稍作整顿后,众人决议继续前往周山。这处传说中的秘境深藏中原腹地,山势险要,终年云雾缭绕。
行进在茂密林间,只觉周遭弥漫着诡异气息。林梢雀鸟啁啾不绝,较寻常山林尤为密集,仿佛在传递着某种讯息。
“此间气氛确实非同寻常。”杨凌蹙眉警示,“诸位务必谨慎行事。”
孟淮山颔首称是:“这些飞禽也透着古怪,似乎始终在注视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