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婚超极甜:七零兵哥哄我生二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4章 参观新房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隔壁院子里,站着的赫然就是安喜晴,此刻她正在摘菜。 李欣玥对她,还真不了解,也从来没有过交集。 于是…… “怎么啦?这人很难相处吗?” 钱三妮再次看了院中的安喜晴一眼,压低了声音:“你不知道她啊?” 李欣玥摇了摇头:“不是太了解,我没去打听过这人。” “你啊,真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钱三妮一脸责备:“你问嫂子吧,她比我清楚,这个可难相处了。” 徐红琴本来站在另一边看,听到这话,她过来了。 “这人很高傲,对级别低、农村出来的家属,从来不正眼看的。” 高傲没事,只要不害人。 人的个性,李欣玥从来不去在乎,反正好相处就多来往、不好相处就少来往。 只是个邻居而已…… “随她吧,反正我又不是没朋友,非跟她来往不可。” “走走走,我们看楼下去。” 那是。 不好交往那就少交往呗。 一样的米谷养千十百样的人,军嫂也是人,又不是神,个个都能性格好、素质高! 徐红琴与钱三妮都深以为然。 下了楼,先去厨房看了看。 厨房同样也做了水泥碗柜与台子。 到处都刷得雪白、地面也做得平整,灶角的柴火更是整整齐齐,整面墙都堆满了。 在案台的另一边,有个煤炉子,不是买的那种,而是砌的。 它的四周竟然做了水箱,这样的话,以后冬天就不愁没热水用了! 这个厨房,李欣玥实在是喜欢极了。 这里,自是不能与她在现代的大平层、落地窗相比。 但比起营干楼的家属房,真的是强太多了! 徐红琴和钱三妮一路看、一路羡慕、一路感叹,但她们真的不嫉妒。 姐妹的命好,她们也替她高兴。 看过之后,徐红琴做了个总结。 “新叶,你这个衣柜和煤灶真的不错,等有空我也找营房科去。” 李欣玥轻笑道:“嫂子,若是喜欢就做。” “一个柜子就几块钱的青砖和水泥,比做木头衣柜便宜多了。” “这煤炉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加了个水箱而已 t.。” 确实是。 又便宜、又实用,也不知道这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衣服一排排的挂,手一伸就找到了,多方便啊! 徐红琴孩子多,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衣服也就多了。 衣服一多,到处乱塞,要穿的时候却找不到。 钱三妮更喜欢那煤炉:“我都要做,这些想法是真的好!” “这煤炉,我最喜欢了!想想到了冬天,这煤炉就爽啊!” 哈哈哈。 三姐妹都笑了。 参观完屋里,再参观屋外。 前院没什么特色,就是几棵树,一个洗衣台,家家户户都差不多。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左手的墙根下砌了一个水泥池。 从后院出去就是一个小树林,树林的后面有口水井。 要用井水很方便。 钱三妮问这个池子干什么用。 李欣玥笑答:“养鱼啊。” 钱三妮张张嘴:“养鱼?这么小的池子,怎么养?这能养大?” 不用养大,只养活几天就行了。 陈铭川说山塘鱼很多,有空带她去抓鱼。 抓来的鱼,一时半会吃不完,就放这。t. 而且陈铭川还说,那里当初放了很多鱼苗,从来没有人去捕捞过。 他去抓过很多次,每次都能抓几十条。 其实,鱼根本不用抓,她会做一种捕鱼用的饵料。 只要把这饵料往水里一撒,加上她小小的意念催动,撒网就行。 只是现在不好说…… “临时养养而已。” “等天一热,我老公说带我去抓鱼,他水性极好的。” 陈铭川的水性,那是全师闻名的! A师是一级战备师,以军事素养过硬全军闻名。 为了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应变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每年的六月,师里都会安排为期一个月的海训。 每年海训结束前,还会以营连为单位进行集体赛与个人赛。 集体赛大家还能争一争。 但这个人赛,如果有陈铭川与肖楠在,永远没有人敢说第一第二! 钱三妮闻言,满脸羡慕:“新叶,你这福气呀是我们羡慕不来的。” “说真心话,也只有你才配得上我们的兵王!” 李欣玥笑眯眯:“你就夸吧!搞得你家王浩从来都抓不住几条鱼似的!” “你夸我,还不如说我好吃来得真实!” 哈哈哈~~~ 三个女人同时大笑。 看完前院,李欣玥转身:“走走走,看后院去。” 前院差别不大,水池过去就是两棵桂花树。 这两株桂花树是很早种的,已经不小了,两树之间装了一个秋千。 这秋千也是以前人家装的,前房东家有孩子。 陈铭川只不过让人给重新粉刷了一下,然后在秋千下种了草皮。 除此之外,基本上没什么特色了。 后院就不一样了。 一半菜地、一半休闲区,用竹篱笆分开。 菜地的菜已经长开了,绿绿葱葱。 黄瓜、豆角、四季豆都已扎好了架子。 韭菜、小葱、薄荷、茴香,应有尽有。 休闲区用红砖铺地,果树下有一张石桌,配上几把竹椅子,秋天好晒太阳。 靠厨房的墙边做了个棚子,棚子里的柴火码得如同砌好的砖块。 这么多柴火,不得烧半年? 靠着邻居家的墙外,栽了好几种果树! 越看越羡慕,钱三妮与徐红琴都说,以后非来蹭水果不可! 李欣玥对这两人相当了解,她们都是不占便宜的人,这么说是代表开心。 参观完,三人说说笑笑出了首长院。 首长院的家属都有工作,大多数在市里上班,唯少数文化不高的,就安排在军人服务社。 一路上,她们都没有碰上人。 钱三妮回去继续上班,李欣玥与徐红琴回了家。 参观回来没一会,陈铭川就下班了。 “今天去看过新房子了吗?” 李欣玥点点头:“看了,一楼那间卧室做手工房真的很合适。” 柜子里好放弄好的药材,空的地方很好摆放缝纫机与案板。 离改革开放还有好几年,国营的服装厂衣服款式又老丑,自己的衣服自己做。 陈铭川就是按自家媳妇的喜欢装修的,听了这话,他很开心。 “我订制了新大床,棕绑的。” “还在镇上藤椅厂找人去订了一套藤椅茶桌,休息天我弄辆大卡车去拉回来。” 还订了大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